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2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中心建设意见》)。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根据《两个中心建设意见》,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些对南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经验——以汉堡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物流科技》2010,33(1):18-20
汉堡做为典型的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其建设与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分析汉堡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条件,讨论了汉堡航运服务业及其服务特点,借鉴汉堡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经验,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真虹 《上海物流》2009,(6):16-19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29日《意见》的全文发表。《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锁定”两个体系:以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为目标,着力完善以“水水中转”为主要内容的港口集疏运体系;着力建设以航运金融保险和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为主要内容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迄今已12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外高桥港区已拥有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和4个支线集装箱泊位,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5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5.
航运金融服务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纽带,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上海航运服务和金融服务占据国内优势地位,但与国际知名航运金融中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对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作了有意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各地     
《物流时代》2011,(10):20-20
上海: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 “十二五”时期,上海航运、金融中心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日前透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实现面上积极推进、点上取得突破,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物流服务效率不断提高。黄融介绍说,浦东机场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吸引两大国际物流集成商入驻并建立地区级转运中心的机场,确立了“国际航运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7.
“两港”建设:即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推出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按照国务院的资料显示,金融向航运高端服务业迈进,全球船舶贷款、融资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形成不了气侯,主要是由于国内融资租赁  相似文献   

9.
张慧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6):151-153,114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目前为止,国际航运中心已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属于综合资源配置型航运中心,拥有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集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运作,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启动的。广阔的经济腹地、畅通的集疏渠道、繁荣的商贸经济以及自身的生产力水平,把上海推上了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角色。建设完成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类相关人才,毕竟,航运中心的软硬件资源都必须通过人才的力量相互衔接整合,才能得以发挥最好的效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国际航运中心的人才问题却较少受到关注,航运中心缺少什么人才,为什么会缺少,如何解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影  魏忠 《物流科技》2011,34(12):66-70
首先分析了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交易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航运交易信息基础设施——航运交易平台的要求和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最后指出了航运交易平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实施航运交易平台的具体步骤,以达到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兆安 《上海企业》2010,(10):42-4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金融、国际航运"两个中心"建设意味着:到2020年,要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也要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2.
吴燕子 《物流技术》2010,29(8):28-30,40
介绍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并以伦敦为例分析了航运中心的形成过程、基本模式及要素条件,阐述了广州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广州在航运辐射能力、服务功能、区域竞争、金融政策环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并以伦敦为例分析了航运中心的形成过程、基本模式及要素条件,阐述了广州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广州在航运辐射能力、服务功能、区域竞争、金融政策环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上海物流》2010,(1):31-31
2020年以前.上海将重点发展12个领域的服务贸易。运输服务贸易。 将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靠近国际主航线及长三角集疏运体系优势,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鼓励各地外贸集装箱在上海转运.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航运服务重要提供基地和国际重要物流枢纽。  相似文献   

15.
郭湖斌 《物流科技》2013,36(6):17-21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各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对其经济腹地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的港口城市。通过对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基本模式的分析,结合新加坡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经验和做法,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港口集疏运体系、航运金融服务、航运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港口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郭湖斌 《物流科技》2012,(10):29-32
在分析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四个基本特征,并对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不同类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到2000年国务院明确上海要建设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再到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在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近20年来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全力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实现了上海港的跨跃式发展。从上海进出口贸易、港口吞吐量、航运服务业等方面阐述目前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就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将金融中心的功能理解为金融产业的效能;上海要建国际航运中心,就理解航运中心就是海运物流和服务产业。这种将功能理解为效能的认识,就会直接影响上海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上海物流》2007,(1):31
伦敦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仅200多万箱,但凭借航运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仍使其成为无可争议的国际航运中心。对正在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对改善上海航运软环境意义重大。在去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需要探索航运融资方式创新,并支持航运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