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发生在江苏省常熟段的常合高速公路"4.22"特大交通事故系旅游客车驾驶人严重疲劳驾驶、操作失当所致。驾驶人王某20日晚曾吸食毒品,22日晨发车前休息不足4小时,事故发生后其尿样检测结果呈阳性。这一事故旋即成为微博热门、网页头条,而后纸媒跟进,继"酒驾入刑"后,"毒驾"再一次冲击人们焦虑的神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所谓"毒驾",英文名"Drug Driving",即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简称。那么"毒驾"是否有必要入刑?如何入刑?笔者认为相对于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生活,法律无法实时调整,其滞后性将  相似文献   

2.
车管     
<正>问:机动车驾驶人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该如何处置?答: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或者处理交通事故时发现驾驶人有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要将嫌疑人移交属地派出所处理。经派出所毒品检测为阳性的,交通民警要对嫌疑人进行询问,对确认嫌疑人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依法处罚,并将处罚决定书、询问笔录和毒品检测报告的复印件转递到驾驶证核  相似文献   

3.
资讯     
为进一步加强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近日,公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措施的意见》,提出10项措施,部署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一步严格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强化客货运驾驶人动态监管:建立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库,排查客货运驾驶人安全驾驶情况,严格客货运驾驶人实际道路考试,严格客货运驾驶人培训监管,加强异地客货运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强化客货运机动车安全技术把关:  相似文献   

4.
司机吸食毒品后,由于受到毒素的伤害,首先使大脑失去指挥和控制能力,各器官也无法协调动作,驾车时必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1999年全德国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因司机吸食毒品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就占8%,其中有45人死亡,356人受伤。 随着吸毒人数不断增多,德国此类交通事故还在增加。为了保证交通安全,警方和缉毒部门已加强对司机的检查,凡发现驾车时反应不很敏感、身边有毒品及其制品、有吸毒工具、麻醉剂或含毒饮料、有酒味或醉酒状态,均视为违法驾车,予以罚款处罚。 检验某一人是否吸食毒品的主要方法就是检查血液和尿…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涉及机动车驾驶人以及交通运输企业的切身利益。公正、高效地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一直为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运输企业乃至全社会所热切期盼。公安部重新修订并于2009年1月1日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为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事故     
正问:近日,我步行横过公路被一辆大货车撞倒,导致我受伤住院,无钱手术。大货车司机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拒赔,请问我该怎么办?答:根据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管理》2010,(1):11-12
驾驶人的身体条件状况是影响安全驾驶行为的重要因素,因驾驶人身体状况不适应而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很难及时掌握,只有建立驾驶人身体条件自主申报制度,强化机动车驾驶人的义务和责任,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因驾驶人身体状况不适应而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正常言道"十次事故九次快",就是这简单的道理却仍需人们在一次次的交通事故中不断重复学习。2012年8月20日,重庆市渝北区驾驶人徐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乘载亲友13人(其中5名儿童,核载8人),由渝北区驶往合川区,行至省道110线22公里加600米下坡右转弯处,越过中心线与对向行驶的重型自卸货车正面相撞,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经调查,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遇大雨天气,在驾车右转弯时车辆越过道路中心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型自卸货车驾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漠的人受经济利益或侥幸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驾驶机动车时不顾行车安全而超速行驶,由此导致交通事故多发,应当引起机动车驾驶人的警惕。案例:7月11日12时许,大雨。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泉林村22岁青年朱某驾驶二轮摩托车载女友行驶至一村庄附近路段时,因车速过快,在躲避中,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自驾车长距离出行、营运车辆驾驶人超负荷工作现象增多,由于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且事故致死率非常高。据统计,2018年,山西全省共因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157起,导致57人死亡、192人受伤,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为22.89%,近乎全省同期交通事故致死率的两倍。如何能实时监控机动车驾驶人员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预警、管理疲劳的机动车驾驶人,成为公安交管部门、科技工作者和道路运输企业的奋斗目标。1981年,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指导下,一  相似文献   

11.
微发布     
<正>海南交警【启用社会考试监督员参与驾驶人考试】为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的监督,提升考试质量,保障考试安全,省交警总队从2015年5月1日起在全省启用机动车驾驶人社会考试监督员参与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目前,全省有149人经培训并取得省交警总队颁发的机动车驾驶人社会考试监督员资格。社会考试监督员可随车参与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驾驶人的身体条件状况是影响安全驾驶行为的重要因素,因驾驶人身体状况不适应而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很难及时掌握,只有建立驾驶人身体条件自主申报制度,强化机动车驾驶人的义务和责任,才能有效预防和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2017年12月8日8时许,李某驾驶货车行驶途中遇情况向右变更车道驶入非机动车道时,与其前方右侧同向行驶的电动二轮车相撞,随后碾压电动车驾驶人张某及车辆,造成张某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公安交管部门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驾驶的电动二轮车技术参数属于机动车范畴,张某持与准驾车型不符的驾驶  相似文献   

14.
车管     
问:哪些机动车驾驶人实习期结束应该接受教育考试? 答:新取得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人,实习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应当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应急处置等知识考试,并接受不少于半小时的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在实习期内累积记分达到6分以上(含)的,不参加教育考试。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对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规定主要有:一是适用范围较广。各州主要对下列行为予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酒后驾驶;吸毒后驾驶;使用伪造机动车号牌;营运车辆驾驶人未填写或未如实填写驾驶日志;在道路上追逐竞驶;交通肇事致人伤亡;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向有关部门报告;18个月内累计记分超过11分;未缴纳罚款或诉讼费用;驾驶未购买保险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等。二是在吊销期限上,根据违法或犯罪的次数而有所不同,最长可至终身吊销。三是在吊销内容上,均是剥夺该驾驶人的所有准驾资格。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驾驶证是准予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法定证件.为更好地满足机动车驾驶人管理的要求,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的式样也在不断变化.名称上,从汽车驾驶员执照、机动车驾驶执照到机动车驾驶证;形式上,从本式的到单页证卡或主页加副页;准驾车型从单一的汽车到17种车型……自1973年的100万驾驶人到2021年的4.81亿驾驶...  相似文献   

17.
值日警官     
正车管问:哪些机动车驾驶人实习期结束应该接受教育考试?答:新取得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人,实习期结束后三十日内应当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应急处置等知识考试,并接受不少于半小时的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在实习期内累积记分达到6分以上(含)的,不参加教育考试。  相似文献   

18.
正交自1996年《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公安部第28号令)首次提出对机动车驾驶证持证人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实行记分管理以来,我国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已有十八年。为进一步严格记分管理,2013年1月1日,《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23号)正式实施,共设置了52项记分项目,其中一次记12分11项,记6分14项,并对大中型客货车实行降级制度。不可否认,在驾驶人社会化管理薄弱、驾驶人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欠缺的严峻形势下,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是强化驾驶人管理、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增长迅速,绝大部分驾驶人是通过驾校学习后考证的。然而,部分驾校在对新驾驶人培训时,往往重视驾驶技能培训,忽视文明交通理念教育,导致部分新驾驶人文明交通理念和常识缺失。以南京为例,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一次通过率仅为54.6%,算上补考,通过率也只在7成左右。对此,江苏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在驾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驾校设立一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交警进驾校讲好一堂文明交通法治课、组织学员观看一部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学院考前组织一次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领取驾驶证前举行一场文明守法驾驶宣誓仪式。自2017年9月14日活动启动以来,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96年公安部第28号令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对机动车驾驶证持证人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实行累积记分管理以来,我国对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实行累积记分制度(下称"累积记分制")已有18年。在此期间,"累积记分制"在增强机动车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减少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也得到包括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