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在全部外出从业农民工中,30岁以下的占52.6%,而且在全部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外出从业的比重为43%。如果再考虑本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并假定其年龄构成与外出农民工类似,则3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有近80%已转移到非农产业。这~群体表现出一种“不论性别、不论受教育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抗 《国土经济》2008,(19):17-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政策规定:一户只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场所,农村住房又是一户农户最大的财产。然而在农村城镇化、产业工业化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逐步转化为“城镇边缘人”的同时,农村大量出现农地抛荒,村庄空心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村住房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隐形的宅基地流转现象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3.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本乡镇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5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3.2%。促进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二五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并存的进程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民工潮"汹涌而来,据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发布的主要数据显示,至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亿人.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总数在1.5亿以上,80%的农村家庭有人在外打工.然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却严重滞后于农民工的大幅度增长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将重点放在城镇,而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仍然徘徊在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5.
正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被认为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的第二次创业浪潮。与老一辈农民工默默缔造出城市繁华,又悄悄隐退到农村养老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然而骨血中对故土的难以割舍,让他们希望家乡也能建设得像城市一样漂亮。先进的管理理念、熟捻的工业技术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新生代农民工从打工者升级为小老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是社会对返乡创业者最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何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当今社会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青海省海东地区把握住全区总人口153万中,农村人口为135万人,农村劳动力74-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50万人的区情,  相似文献   

7.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我国农民工的数量,不同的部门都做过一些调查统计,总体上比较接近。以2004年为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市、区)对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抽样调查,推算出当年外出就业农民工约为1.1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8%。  相似文献   

8.
辜胜阻 《经济界》2009,(4):19-2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六个方面入手:加大农村社保投入,先保障社会救助金和医疗保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推进农村大病保险,实现农民工社保城乡一体化,理顺社保管理体制。使农村社保发挥“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占伟 《活力》2006,(11):43-44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至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1557万人,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5%,居全国首位,大约占全国农民工的十分之一。目前,农民工就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河南省、长三角和渤海地区,四个地区约吸纳河南农民工的93%,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住宿餐饮娱乐业,其中制造业吸纳50%,农民工就业企业近80%,是集体私营企业。另外,还有4万多农民工作为劳务输出在海外作业。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已较以前有了一定改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全省劳务输出的总收入不断增加,2005年达730亿元,同比增长19%,务工收入已占全省农民收入纯收入的40%。同时,许多务工有成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带来了资金、技术、市场和开放的观念。总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如何开发、如何引导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7,(6):8-9
广东是全国第一农民工流动就业大省。到2006年底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达2480万人,其中来自外省1800万人;本省尚有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万人,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的:首先,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农民工返乡潮对城市化的影响,最后对于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曹明 《企业活力》2011,(7):48-53
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河南农民工转移就业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总量大且增长速度快;农民工群体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新特点显现;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岗位、方式日趋稳定;河南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省内转移就业;农民工就业的行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新阶段。在"十二五"及中长期时间内,河南农村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转移就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将逐渐趋向平稳;转移流动就业的形式仍以流动型和定居型存在;"刘易斯拐点"的迹象即将显现;从长期看,到"十三五"末,河南农村劳动力供给将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第二阶段。劳动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将由结构性短缺发展到全面短缺。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劳动力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通过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收入,其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二是在本地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三是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根据三项来源比重的差异,可以把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的阶段,以及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将越来越取决于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渠道,是现阶段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及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深层次体制性矛盾。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郭翰超 《数据》2009,(9):61-63
2009年上半年农村消费市场增速快于城市,既有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消费的因素,还受农民工回流返乡增加了农村基本消费以及家电下乡、衣机下乡、汽车下乡政策带动。同时,农民工返乡流出城市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土豆效应”降低了城市消费增速。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已连续9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工作作出相关部署,国务院还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空巢"现象加剧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速度更显加速之势。从分析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的原因入手,提出了通过理顺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发展乡镇企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应对措施,意在通过提高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的同时,实现农村家庭养老与农村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农民工"现象,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其原因是与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转变为城市市民不同,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分两步走。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的思路:深刻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长期性;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压力;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鉴于此,也基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思考,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整体上归属农村社保体系,同时又符合农民工自身的特殊性,并与之迫切需要相符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突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歧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下,我国农民工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社会转型中的特殊群体,对我国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矛盾日益突显,其中由于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带来的城镇治安、环境问题,导致歧视问题严重化。文中从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待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