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节本增效等优点,尤其在一季的冬水田,增产优势尤为突出;我县从1996年引进这项技术,每年在海拔1000m以  相似文献   

2.
水稻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上升和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其单产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分析全球水稻单产演变规律及未来潜力,对指引我国及世界水稻生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运用计量模型预测分析全球水稻单产潜力,迄今为止鲜见报道。为此,本文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基于1961—2018年统计数据预测分析2023年前世界水稻单产。结果表明,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世界水稻平均单产将分别达4 800kg/hm^2、4 879kg/hm^2、4 958kg/hm^2、5 039kg/hm^2和5 121kg/hm^2,同期世界水稻最高(国家)单产将分别为10 499kg/hm^2、10 572kg/hm^2、10 660kg/hm^2、10 735kg/hm^2和10 823kg/hm^2,前者分别是后者的42.7%、46.5%、45.1%、46.9%和45.1%。该结果意味着,就未来世界水稻生产而言,单产提高尚有可观空间,总产提高应主要保持高产国家优势,同时改良中低产国家耕地。  相似文献   

3.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 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  相似文献   

4.
江津县石蟆区是一个田多土少,主产水稻的地区。区委、区公所针对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的状况,确立了把综合开发利用冬水田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走稻田多熟制的路子。对全区适宜种植双季稻、蓄留再生稻的5万多亩水田,逐年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5.
科技展望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的国家认证推广  相似文献   

6.
合川县是田多土少、人多地少,以丘陵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有稻田71万亩,长期以来,40余万亩冬水田只种一季中稻,既浪费宝贵的土地光热资源,又加剧了稻田的潜育化趋势,导致了深、冷、烂、毒,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效益提高。为挖掘稻田生产潜力,县委、县府把改造冬水田作为粮食上新台阶的突破性措施来抓,探索出一条改造冬水田,逐步实现“吨粮田”的新路子。合川县针对冬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收入少等情况和人口逐年增加,社会需粮日益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有粮食减少问题,吹响了向冬水田进军的号角,从提高稻田复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灌溉效益计算,是一个还处在探索中的课题,我们在进行建国四十年灌溉效益计算中,结合吉林省具体情况,经研究采用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 (一)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确定 1.水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吉林省建国以来已开发的水田灌溉面积,多数为旱田改水田,因此,对于吉林省水稻来说不是求水稻本身灌与不灌对比的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而是求灌区开发前的旱田作物改种水稻增产后的效益分摊系数。  相似文献   

8.
水稻施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可提高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小区试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的早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2.6~46kg,增产4.3%~9.1%,晚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1.3~28.9kg,增4.6%~6.1%,增产效果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全年可增加纯收入96元/667m2。  相似文献   

9.
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阳自1996年推广葛根种植以来,常年栽培面积在133.3hm^2以上,种植一直沿袭粗放管理的传统做法,亩栽600—800株.到第二年冬季采挖,667m^2鲜葛产量2500kg.年均产景1250kg,产量低,效益低。为此.2005年灌阳县农业局在观音阁、新街两乡推广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法,做到当年春季栽苗,当年冬季采收。采用这一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平均667m^2产量1800kg,比传统栽培法667m^2年均增加产量550kg,目前累计推广面积逾300hm^2。笔者往葛根生产基地中,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葛根速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忠县有冬水田20万亩,其中下湿冷浸田8万亩。由于冬水田,特别是下湿冷浸田,地下水位高,土地湿、冷、烂、串,障碍开发利用,影响水稻单产的  相似文献   

11.
安岳县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中,以科学的态度,分析该县的条件和历史经验,对冬水田的作用有了全面的认识,得出了"近期以冬水田为主,两季田不宜过大"的结论,进行了农田布局调整,恢复了一部分冬水田,改善了农田布局,促进了农业增产.冬水田多是客观条件决定的长期以来,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冬水田只种了一季,大半年空闲着,没有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落后的表现.但是,为什么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12.
陆川县马坡镇水稻种植以双季稻为主。近年来,春、秋季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加上水利设施严重失修,出现了不少的旱水田或半旱水田,继续在这些半旱水田种植水稻,需要经常抽水,出现了管理难、产量低、效益差、收益极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改种杂交玉米,利用免耕技术,一年种植三造,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很少需要抽水,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这项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半旱水田种植水稻效益低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陆川县马坡镇水稻种植以双季稻为主。近年来,春、秋季的旱情越来越严重,加上水利设施严重失修,出现了不少的旱水田或半旱水田,继续在这些半旱水田种植水稻,需要经常抽水,出现了管理难、产量低、效益差、收益极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改种杂交玉米,利用免耕技术,一年种植三造,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基本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很少需要抽水,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这项种植技术有效解决了半旱水田种植水稻效益低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潜力的分析预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后粮食单产发展可以概括成单产水平稳定上升(1949~1959)、持续低势攀爬(1960~1981)、持续高势提升(1982~1999)和滑坡调整徘徊(2000~2003)等4个阶段。粮食单产以年均72.69kg/hm^2的速度不断提高,潜在年提升能力在150kg/hm^2以上,当前我国的粮食单产水平是4500kg/hm^2。我国粮食单产仍将持续提高,但是,2004~2010年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粮食单产超常规的发展阶段。文章从品种更新换代、主要粮食作物、粮食主产区单产水平以及高产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角度,分别预测了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每年收割晚稻或单季中稻后,都有大量的冬水田闲置。利用这些水源条件较好的冬水田在空闲期蓄养成鱼,投入少、见效快,一般亩产成鱼(60-100)kg,增加收入600元左右。是冬春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涝渍型水田种植单秀水稻或连作稻产量低、效益差,改种茭白后增效显著,1999-2000年调查显示增效1036元/亩,增幅达304.7%;在茭白种植技术上抓住优质品种应用,温控早熟,季节空档等增效环节;并在种植规划、科技推广、市场营销、储藏加工等方面做好产业链的衔接延伸。  相似文献   

17.
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能够对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其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分析,能够为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冬水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及效益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国再生稻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再生稻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两晋至南北朝是其创始期;隋唐宋元是其初步发展期;明清是其持续发展期。(二)中国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仍然把再生稻的栽培作为增产稻谷的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同时将再生稻的生物学和栽培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科研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三)中国近些年来把开发冬水田培育再生稻作为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之一,由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示范,为南方地区开发冬水田培育再生稻奠定了科学技术的基础。(四)中国历史上栽培再生稻的优良传统,正在当代农业增产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合力!县是一个田多土少的丘陵大县,县委县府针对全县40万亩水田长期只种一季水稻,既浪费温光资源和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又低的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冬水田,在冬水田里大做文章,挖掘稻日的生产潜力,探索出一条稻田种蘑菇的新路子。近两年发展较袂,1987年全县推广稻田种菇11万平方米,总产3!万公斤,菇农收入64万元;1988年全县稻田种菇发展到近20万平方米,可产鲜菇600余吨,总产值可达150万元。县里采取的具体作法是:①提高巴想认识,积极发展室外蘑菇。②领导重视,统一规划落实。③科学种菇,提高效益。④开展技术承包,们动科技人员的生产积极性。⑤充…  相似文献   

20.
宋福滨  马生 《农村展望》1997,(4):32-32,36
方正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半山区农业县,全肥有耕地面积53万 亩,过去一直是以旱作农业为主,水田面积只有5万亩。1981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科学种稻的积极性,水田面积迅速扩大到30.71万亩,形成了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区域格局,实现了6:4的面积、8:2的产量、9:1的产值。我县粮食生产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国为我们坚持从水源情况出发,大胆探索水稻稀植节水灌溉技术,不断解决水田面积大发展中存在的渴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