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福州市高新区(即:福州市科技园区)创建于1988年,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成立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市科技园区一区三园,下辖马尾科技园、洪山科技园(含台西科技园)、仓山科技园。福州市高新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政府直接规划调控先成立了三个科技园再向国家科技部申报成立国家高新区的方式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林竹 《发展研究》1999,(2):14-15
福州市科技园区创办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下设马尾、洪山、仓山三个科技园。园区创办了“百亿电子城”、“实达科技城”和“福大新大陆科学国”以及“福州软件国”。累计兴办科技企业217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13家,超500万元企业27家;25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6项列入省火炬计划项目;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4.25亿元,出口总值4.032亿美元。1997年完成高新技…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 1、高科技产业的管理体制不畅。福州市的科技园区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的分管科技园的机构,但非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而福州市科委也是分管福州市包括高科技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政府部门。所建立的三个园分散在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内,由所在区政府直接操作运行。福州市还专门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办公室,管理机构重复,管理体制复杂,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使一些项目、产业出现趋同化重复建设,造成人财物浪费。 2、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  相似文献   

4.
针对福州市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福州高新科技园应创新科技园区管理体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速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营造良好的园区发展环境,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园区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区发展过热,财政投入不足和分散并存。 目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简称高新区)有53个,除西藏和青海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许多省市的高新区又向一区多园发展。如北京一区三园,天津一区四园,上海一区六园,同时地方级的高新区不断发展。目前地方省市一级批准建立的高新区已达60多个,大学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经济的出现,高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构成了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高新技术工业区、高新技术园、科技园发展迅猛,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区”、北卡罗来纳科学三角园、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以及我国各省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科技园等的出现都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吴建选 《江南论坛》2000,(12):10-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既为我国的科技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对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高瞻远瞩地谋划了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海上福州”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福州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福州市正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必须进一步明确持续推进“海上福州”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园区是促进地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介绍意大利科技园区的发展情况,梳理分析了科技园区的类型和管理模式,并重点以的里亚斯特科技园区为例,阐述其优势与特色,以及政府为该园区发展提供的财政、金融、硬件设施和创业支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对中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后一致打张江牌,形成一区六园的格局。这六个分园当中就包括了一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一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随着国际信息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苏南地区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以“七地五园”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高地。“七地”,是指江苏省政府今年5月命名的7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高新区、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科技园区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前期开发战略,是涉及物联网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科技园区发展、建设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传统的产业园区理论主要从产业经营角度,分析一般科技园形成的经济动因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较少有专门研究物联网科技园区建设管理方面的论文。主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科技园区建设的管理运作模式及其前期开发的战略定位,并以广州家电业物联网科技园区为个案进行了分析。其相关探索对区域经济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和科技园区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科技园区从深圳迈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回顾深圳科技工业园的设立与发展历程,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1980年代《第三次浪潮》催生中国大陆首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园曾进行认真的选址与规划,"特事特办"突破传统管理模式,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也拉开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幕。经过25年的发展,今日科技园区面积从3.2km2扩到大185km2",特事特办"、"院地合作"、"官、产、学、金"合作等模式极大促进了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学习的标杆。  相似文献   

14.
《江南论坛》2008,(8):I0001-I0001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单位,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项目,并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示范基地。按照“环保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循环经济园”的发展定位,以发展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大力引进环保科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集聚地。  相似文献   

15.
一、开发区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特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各类开发区的设立和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助推器,城市化的加速器。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开发区的功能从过去的“四个窗口”、“三为主”,进化为扩展老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孵化器。与此同时,众多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开始从“政策区”向“产业区”转换,在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月刊》2010,(5):105-105
近两年,江苏省江阴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现代化科技新城”的目标,突出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全力打造创新型经济领军板块。在实施过程中,开发区牢固确立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生态景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扬子江系列“一城六园”三创载体,  相似文献   

17.
《财经窗》2001,(7):28-29
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通过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以“崇尚高科技,亲近大自然”为经营理念,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如今已从三年前的荒山野岭变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城。目前,该园已有2个国家级医药实验室、21家企业入园建设,其中制药企业18家,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上交税收2500万元,预计今年可再增长一倍,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已正式将浏阳生物医药园列为全省医药“十五”规划发展的重点,长沙市也将之列为长沙高新科技产业“两区一带”的重点。最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也已初步确定浏阳生物医药园为其在中国的唯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讨论中关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要想把中关村科技园建设成创新中心,在轻重缓急上,有昨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第一,有利于科技小企业成长的商业环境第一,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第一。文章认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首都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等观点是认识上的误区,北京的经济发展应该是智力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举,智力制造业鼎力相助的格局。北京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智力服务业成为全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头脑  相似文献   

19.
闽江口北翼地处福建省会福州和闽东之间,主要指福州市所辖的连江和罗源两县构成的区域,由于区位独特,使之成为福州市内联浙南通道、北承长三角的“桥头堡”、福温融合的对接点。加强两地融合,有利于推动区内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实现区域间双赢共荣:由于闽江口北翼经济相对滞后,但又具有长期被忽视的港口等优越自然禀赋,具备重点突破的条件,加快两地融合,承接浙南产业转移,扩大区域经济腹地,既是该区域和福州市发展需要,也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措施,促进闽东在沿海地区连片繁荣中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成果转让、合作开发、人才培养、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七种模式。科技园模式、校企联盟和战略联盟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符合江苏省产业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应运用官产学研合作模式;要积极发展与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相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应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与规范科技中介体系;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强化税收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