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凯 《中国金融》2013,(2):89-90
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以推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抓手,研究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重要途径与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代办债券还本付息方式不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指地方政府自行组织发行本  相似文献   

2.
市政债券的发行可以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市政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但是,统计数据失真、财政资金使用不透明及地方政府自身存在问题,会导致我国市政债券产生较大的信用风险,阻碍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通过加强法律规范、政府调控、制度约束和行业自律,可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市政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伟  邹玲 《海南金融》2007,(7):22-27,55
市政债券是城市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城市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政府公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债券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融资工具,在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功运用将有助于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腾飞创造良好的基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政府对市政建设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以企业债券形式发行市政债券存在着种种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现状,从市政债券的发行主体、担保、利率、流动性、利息征税和举债规模等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发行市政债券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满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资金需求,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计划,地方债开始在我国发行,地方债资金主要用途是被政府用于公益性项目,对社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随着我国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地方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然而,地方债资金使用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地方债的总体发展规模较大,资金使用程度较低,偿债压力过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本文针对于地方债的形成原因,了解地方债的发展趋势,根据地方债政府性债务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找出地方债的风险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债市券种结构的国际比较与调整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券种结构的现状;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较,指出券种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未来我国债券券种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即地方政府债券、商业性金融债券和非金融企业融资工具将是未来我国债券市场增长最快的券种,政府债券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仍会占据首要地位。资产支持证券近年内不太可能成为市场主力品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放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发达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有选择地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正当其时。本文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市政债券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密西西比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地方市政建设项目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密西西比州市政债券发行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市政债券市场应以企业债券的形式发行地方市政收入债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5年新预算法的施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前门"已被打开,数百只地方债券已经进入债券市场。但新预算法是否真的增强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一直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不存在折价或溢价,因此其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是衡量地方债券市场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新预算法作为虚拟变量与地方债发行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新预算法的施行确实影响了地方债券的发行利率。在对2015年前后发行的地方债券分别进行回归的情况下,对比地方债券特征变量与地方债发行人特征变量的显著性变化,发现除地方债券的发行量外,其他变量在两次回归中均显著,而地方债券发行量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对地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变为显著的正向,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程度在新预算法实施后有了一定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方债发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了我国地方债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现状,并从地方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地方债券的收益、风险与评级体系、地方债券的监管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债发行制度,指出我国的地方债发行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律制度,明晰政府责任,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加快建立一个优质、完善的地方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收紧、项目投资收益有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受到遏制以及举新债偿旧债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缓解地方债压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梳理了国内有关地方债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我国地方债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在总结和借鉴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融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发展市政债券市场和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