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方建 《物流技术》2006,(6):103-105
探寻中国商业物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时,尽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购买力很低,商业并不景气,但当时在各大地区和一些省市的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系统还是建立了一些仓储公司或储运公司,从事商品的运输、储存。现在各省市比较大型的商业储运公司有许多便是那时创建的。后来,随着我国城乡物资交流的日益兴旺,社会商品流通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商业物流也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在商业、物资、粮食、外贸等流通部门又相继建立了一些储运公司、仓储公司,并附属于各专业公司、批发站成立了一些储运部、中转站、仓库等。从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互相联系、覆盖全国的商业物流网络,多年来为我国商业物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物流人物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9(5):109-109
洪水坤,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总经理,并任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企业分会副会长、中国物资流通学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 在他的领导下,通过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组织体制改造、业务重组、业态提升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使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成为国家重点物流企业,被授予“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称  相似文献   

3.
《物资流通研究》1995,(3):18-20
试论物资系统储运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辽宁省物资流通学会中青年学组物资系统储运企业,在全社会物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储运改革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必须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搞活储运企业,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更好地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仓储协会这几年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六次抽样调查,在没有建立国家物流统计制度的情况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功不可没。一、中国的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1995年,内贸部召开储运工作会,我代表部在会上作了一个主报告,题目叫《为储运业的社会化、现代化而奋斗》,当时提到商业、物资、粮食系统的仓库面积为1.8亿平方米,冷库容量380万吨,铁路专用线800多条,大小船只3100艘,货用汽车15万辆,各种储运机械2500台(套)。后来在1995年至1998年完成的《跨世纪中国流通发展战略》的国家级课题中,专门对仓储业做了研究,里边有个数字讲到商业、粮食、供销…  相似文献   

5.
物流人物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11(9):105-105
姜超峰,现任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姜超峰同志祖籍河南,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姜超  相似文献   

6.
物资储运企业生产的诸因素.决定了企业管理效益的好坏。目前物资储运企业管理效益的评价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出物资储运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物资储运企业管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物资储运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建立了物资储运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物资储运企业管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企业管理效益高低的办法,介绍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并进行了单个和多个企业管理效益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储运业对建设发达的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发达的储运业,就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所带来的物流量急剧增长的需要,没有发达的储运业就不可能形成有效运作的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储运业也不再是单纯把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传递给销售部门的用户的简单一环,它应该是服务生产,促进流通,服务用户,自我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储运业也不是生产部门或流通部门的附属行业,而是一个服务于生产和流通部门,反映消费需求,引导生产、增加商  相似文献   

8.
杨会军  夏禹  刘小江 《物流技术》2022,(1):131-133+141
陆军部队战备物资集装化储运是增强陆军部队运输投送能力,提高战备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系统分析陆军部队战备物资集装化储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集装化储运适应陆军部队战备物资保障需求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陆军部队战备物资集装化储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2000,(5)
内贸局采取措施支持西部大开发 内贸局要求各级内贸部门和企业积极配合“西气东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进行,主动了解工程计划和物资需求慰问情况,及时组织好钢材、建材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为生产厂商和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要抓好西部地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销售工作,为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在西部地区内贸企业中积极推进新型营销方式,内贸局将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积极发展物流配送,降低流通成本,做到货畅其流,同时注重发展特许经营,发挥其在建立流通网络体…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现阶段钢材流通发展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并总结和探讨了目前我国钢材供应链流通模式和常见问题,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目前钢材供应链流通体系的不足,进而进一步促进钢铁市场的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物资行业管理与物资流通协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物资行业管理与物资流通协会的几个问题沈宏达物资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的带头产业之一,是钢材、木材、机电设备、汽车、化轻、燃料、五金等多种专业物资流通行业企业的综合,也是含有流通批发业、流通配送行、流通加工业,流通运输业、流通包装业、流通仓储...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物资运输和仓储是分离的,储运企业的物资运输是条短腿。随着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物资流通必须现代化。所以,积极发展物资运输,以运促储,储运并举对于完善储运企业整体功能,发挥国营储运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实现物流的社会化、现代化、合理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渐兴起的提存与电脑撮合交易刘永庆(中国物资储运沈阳公司沈阳110005)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商品流通方式。那些市场经济已相当发达的国家,早已通过电脑互联网络形式把分散的商业网点组织起来,实行集中化管理和标准化经营.收到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仓储业与物流行业其他领域一样,经历了许多考验,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业各行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资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20年来,我社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出版方针、政策和主管主办单位的工作需要,先后编辑出版了商品流通、流通经济专著、教材以及科技类专业图书1300余种,为促进商品流通事业的发展,促进流通理论和流通技术的繁荣,促进流通系统职工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促进流通部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社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出版机构,一直把为本行业工作与发展服务视为己任。2001年4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  相似文献   

16.
钢材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一个主要指标,2006年,中国从钢铁产品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当今国际钢铁界普遍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除欧美外,包括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也纷纷对中国钢材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或调查.国家被迫出台了连续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本文通过对这政策的分析来考察对钢材出口产品结构降低能耗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三年,中国物资储运上海公司围绕年初确定的“瞄准市场,深化改革,把上海公司建成一个多功能的经济实体”的目标,认真贯彻总公司石家庄会议提出的“调整发展速度,拓宽储运发展路子,争取和用活政策,实干多创效益”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拓宽经营渠道,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主要经济指标都突破历史最好水平。总收入,全民企业完成1.0733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47%,比去年同期增加4384.9万元,增长69.1%,集体企业完成38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现状的分析,结合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探讨了作业成本法在造船企业物资储运中应用的必要性,同时构筑了基于作业成本法在造船企业物资储运中的成本控制体系,论述了计算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达到精确计算和真正控制造船企业物资储运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物流科技》2011,34(2):I0004-I0004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经贸与物流合作论坛上表示,我国金融物流业务十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六大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一季度物资形势概况 1.主要物资大幅增产,进口成倍增加,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工业产值增长22.4%,推动了物资消费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据对钢材、有色金属、建材和基础化工产品等16种主要物资的测算,1-3月国内消费增长16.5%,其中钢材增长34%,水泥增长33%,铜增长42.5%,使物资形势进一步趋紧。较高的需求刺激了主要物资大幅度增产。1-3月份,16种物资的产量平均增长13%。其中,钢材增长20.2%,水泥增长29.1%,铜材、铝材均增长20%左右,纯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