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莎 《华商》2008,(21)
Translation is required a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a large number of translators are needed.Therefore,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fied translation personnel for the society.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ive a basic introduction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existing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and to offer some advices in hope of promot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菜肴享誉海外。因此,中式菜名的英译便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翻译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而是大量充斥着直译、乱译等弊病,严重阻碍了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的推广。有鉴于此,应在翻译时合理采用音译法、直译注释结合法、意译法等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菜肴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陈晶辉 《北方经贸》2011,(4):168-169
翻译生态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的研究必然与其他分支学科交叉与联系翻译生态学对于我们研究“人与生物圈”这个全球性的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行为就是要思考你所面临的对象“人”具有的特点,思考”人”对各种问题做出反映的方式.翻译行为与他们之间以及他们自己之间达成一种和谐关系,这样,翻译行为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在教学中,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本文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态角度研究教学中的翻译行为生态。  相似文献   

4.
国际翻译服务贸易与中国翻译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服务业是全球的大产业。国际翻译服务贸易具有高度自由化、技术和知识密集、贸易方式多样性等五个特点。中国翻译产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采取建立宏观引导机制,加强信息、资源和后勤网络的建设;鼓励建立对外贸易性翻译企业;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翻译服务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5.
奈达翻译定义被误译并盛行于翻译界,错误翻译定义的译丈将一种求似的翻译理论误读和误译为求等的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的本质是翻译求似不求等,其翻译定义中的信息是意义和风格。信息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原语显现原语信息,接收语则再现接收语信息。奈达翻译定义的最新译丈应为“翻译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用原语最相当的接收语再现接收语信息。”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对原文做适当的增删以及改动都是可行的。目前我国城市公示语在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公示语翻译中采取套译、仿译、简译、不译、创译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商标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阳 《商业研究》2006,(10):189-190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步意识到商标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商品将进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是商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更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此,如何创立世界级品牌,设计具有世界通行性的商标将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商标的命名和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从中英文商标的语言特点入手,具体研究商标翻译的方法和商标设计者或翻译者在设计及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引出更深一层的中西方不同文化差异在商标中的反映以及提出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一直存有争议的话题。然而,根据对可译性的理据和不可译论的错误根源的分析,少数暂时不可译的现象可定义为"难译"。从文化层面上看"难译"有转化为"可译"的条件,包括译者的创造性劳动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在1923年发表的<译者的任务>中指出,翻译的要务不是在于忠于原文而是在于原作经由翻译产生蜕变获得新生,这就是所谓原文的新生,是在译文的文化世界里所衍生出来的.笔者认为他的翻译观不仅是反传统的,而且还调和了传统翻译观中看似不能解决的冲突与矛盾,是一种和谐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国内企业的英文简介晦涩难懂、不能达意。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本文在分析、对比中英文企业简介的文本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一些中国知名家电企业网站的英译简介的语言性、文体性及文化性翻译问题进行分类分析,然后提出一些翻译策略,以期帮助译者提高企业简介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简析《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以译写结合的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并获得了成功。他打破了传统翻译形式规则,灵活运用节译、摘译、编译等翻译变体,使译写完美地结合。通过对《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变体进行分析,说明多样的翻译形式和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写能够相辅相成。林语堂先生这种英文创作形式不失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B) h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the crossing of national boundaries. In this Perspective, we argue that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domain, and language boundaries are equall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cross-border business. We integrate three kinds of translation (organizational transl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lation from Organization Studies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from Translation Studie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core IB phenomena and pose new research questions. We introduce the framework of a translation ecosystem for integrating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ng agents, the meso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units, and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the larger social and linguistic contexts that influence translation. This framework allows IB scholars to identify important but invisible boundaries in cross-border business. The translation ecosystem requires the kind of multi-level research tha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crucial for taking the field forward and offers the potential for making contributions both to IB and to translation research beyond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of IB.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科技词汇不断增加,使得英语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着重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的专业性、精确性,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及其翻译技巧,常用标志用语的翻译,并对大量实例翻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归纳出科技对英语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双语新闻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手机新闻文本所具有的真实性、精细性和简洁性等特点决定了其翻译方法应区别于一般的文本翻译。变译理论为手机新闻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其变译策略包括摘译、编译、改译和参译等。变译的目的是使译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真正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歌曲译配,要求译词既能准确传递原词的意义、神韵、风格,又能谐韵合乐,这几乎将译词与配乐的关系定性为矛与盾的关系。这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译配策略的指导。歌曲的基本译配策略包括:音译、谐音赋义、嵌套、绎译、转译、归化直译、归化意译和代偿功能等。歌曲译配的难度在于既要使译词保留原词的文学性,又要兼顾其音乐性,选择恰当译配策略实现“译”与“乐”的“双剑合璧”,才是歌曲译配的理想之途。  相似文献   

16.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翻译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因而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接受环境、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等都被深入研究和评价。他也因为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而饱受争议。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来看,林纾的"误译"和"不忠"往往是他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改写,是他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操控下,对原作做出的赋予其二次生命的调整,即是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所进行的改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科技词语的冲击,法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也就导致了现代法语翻译的变化。本文主要对现代法语翻译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现代法语翻译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韦努蒂的“异化”和“归化”理论是处理文化信息的主要翻译策略。“异化”有益于彰显源语言文化特色,但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商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情况下,应针对性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避免造成文化冲突.同时兼顾到商标所蕴含的源文化特色和目标消费者的兴趣,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Jef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性理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并以此为语用学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给力"的现象描述出发分析了零翻译现象,并从语言结构顺应,心理世界顺应和意识程度顺应的视角探讨了顺应论和零翻译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秀明  唐娜 《北方经贸》2012,(6):152+154
句子冗长是英译汉时常见的问题。有些句子不仅冗长,还伴随一定程度的语病;另有些句子虽然表面没有语病,但不符合汉语造句习惯。归根到底,句子冗长是一种翻译症,不利于教学规范,应引起广大英语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汉语语法和语言习惯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冗长的句子进行分析和改正,希望能给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