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各国关于利率平滑的研究在理论成果上十分丰富,这些理论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践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本文旨在对利率平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西方各国特别是美联储利率平滑操作的实践,从而提出要提高宏观调控意识的前瞻性等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3.
利率平滑: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平滑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也正逐渐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利率平滑操作是宏观经济均衡价格发现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降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稳定金融市场,减小经济调整成本,减少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增强货币政策可预测性。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和改善利率平滑操作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别从金融市场的角度以及微观主体对利率弹性的角度,通过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资本市场利率的关系;利率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利率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以及利率与企业投资的关系做了一些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文章通过对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总体描述以及各个传导环节的逐一分析,指出我国利率传导的有效性仍存在显著性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利率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不稳定性扩大机制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五大机制扩大金融不稳定性,即抛售机制、恶性循环机制、蔓延机制、预期机制以及再融资机制。并通过对美联储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对我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特别强调预期在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中的核心作用。在对有关经典预期理论进行探讨之后,借助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预期对货币政策操作结果的影响,认为公众预期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使得政策结果偏离目。标水平,而且在把“Brainard不确定性”纳入分析框架之后,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更大,即政策结果完全由预期决定,同时对预期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产出缺口的误差因素分析,认为端点问题是造成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实时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产出缺口实时测量的误差,使得中央银行不能及时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冲击,货币政策福利损失有所增大.为避免货币政策出现过大的系统性偏差,中央银行通常会降低对产出缺口测量值的反应系数来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5.
中央财政管理的国库资金是社会资金流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公开市场操作都影响重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库已成为连接财政和金融的窗口和桥梁,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近年来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对我国货币政策格局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水平、加强货币政策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机制,是完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阶段简要回顺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过程,然后分析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认为集中表现为国债市场存在的缺陷以及财政投融资体系小完善这两个方面,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两种政策协调配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总部企业为载体的总部经济运行,使得总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向往总部企业所在地集中,从而造成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信贷渠道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背景下,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的不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区域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从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四大影响出发(即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对银行体系的替代作用、在信贷资源占有上处于主导地位、综合融资低于贷款利率下限和委托贷款大幅增长并游离信贷规模之外等四大影响),阐述了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实施区域效应的影响,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影响-分析与预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u Xiaoming 《国际金融研究》2006,(3)
伯南克已于2006年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担任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本文分析伯南克的货币政策主张特征,比较这些主张与格林斯潘和其任内联储货币政策主张、决策风格的异同,并据此预期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