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秦山核电站时指出:“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核电产业是高技术的战略产业。实践证明,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拿钱是买不来的。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这是发展核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6,(18):46-47
由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中国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成功,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能源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已开始掌握核电技术,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能自行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行管理核电站的国家。秦山核电站是一座丰碑,它记载了中国核电之路艰辛的历程、辉煌的业绩、发展的前景,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核工业二次创业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核电建设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核工业已经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动力装置,是在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从而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随着国家国防战略的转变,核工业实行“军民结合,以核为本,发展核电,多种经营”的方针,工作重点转向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以自行建设秦山核电站和引进技术合资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为标志,中国核工业进入了和平利用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是核电项目能否获得投资的核心要素,对整个核电行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为了促进核电高质量发展,电价机制既要满足外部要求,又要反映核电自身的诉求。本文回顾了我国核电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示了电价机制与发展阶段的关联,分析了核电标杆电价机制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论述了标杆电价政策出台前后各方面因素变化,重点结合影响核电成本和效益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完善电价机制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甚至"大力发展";发展的规模已由小批量建设阶段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新阶段。"核电春天"的悄然而至,为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在分析核电装备制造业特点的基础上,从产业共性技术的视角审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其突破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英明  王文娟 《价格月刊》2010,(3):40-42,50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已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转变到“积极发展”,甚至“大力发展”;发展的规模已由小批量建设阶段进入规模化、批量化发展的新阶段。“核电春天”的悄然而至,为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核电装备制造业特点、产业链构成及制约因素的分析,继而提出核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琦敏 《消费导刊》2012,(9):113-113,226
核电由于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和供应能力强等优点,日益被公众所接受,世界掀起了核电发展另一个高潮。核电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巨大,安全性要求高的特点,各国在发展核电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核电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如何筹措的问题。本主要探讨核电醒目的融资安排,为核电企业融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政府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促使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核电出口规模与市场范围也不断扩大.并且,我国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好评与青睐,为核电技术设备的出口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然而,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下,我国核电技术设备出口还存在融资成本高、技术发展不成熟和法律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此,文章运用相关事实案例与数据,具体分析了我国核电技术设备出口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政策环境来看,核电作为清洁和替代能源的地位进一步彰显,核电发展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目前国内多数核电集团为了更好地发展,都成立了专业化核电运营公司,本文对其专业化运营委托模式探讨,以促进核电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戴志蓉 《商》2013,(1):210-211
本文以核电设备供应商的管理缺陷为切入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合同执行能力,构建了核电设备供应商合同执行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体系,并达到信息化的实现。通过该评价方式和体系的工作实践应用,有效促进了核电设备供应合同的顺利执行,确保了核电设备质量和交货时间,不但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还对核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诸振华 《商》2013,(1):209-209,192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核电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核电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为此采取的措应对措施,通过对国外与国内核电企业采购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了核电企业采购成本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对核电企业采购成本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中国核电发展已确立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国产化”的路线。然而沿袭国外的版本设计,提高国产设备制造的比重……并没给中国核电产业自主研发带来顺利的未来。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度发展”后,中国核电建设已经迈进了“积极发展”阶段,但在掌握第二代核电技术后,秦山模式几乎被放弃。第三代核电技术又面临再次引进的问题。巨大的中国核电市场散发出的“磁场”吸引了各方淘金者。一时间,中国核电市场成了世界核电巨头们的博弈场。从2004年至今,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工作仍在酝酿中。期间,核电界内部围绕核电发展技术路线之争和如何锤炼出中国自主的核电技术的论战也越来越升温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核电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核电业面临的问题分别是安全问题、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技术选择、铀矿短缺、核电人才紧缺以及标准化问题等。这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关系着我国核电业的整体发展。必须快速得到解决。实现核电业发展,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强化政府核电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安全执法和监管,加大力度开展核电行业标准的研究工作,完善核电安全法律法规,为批量化发展核电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尽快完成《原子能法》的立法,及配套法规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核电项目建设逐渐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发展,基于公司的价值就在于其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核电建设的新发展也对如何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核电项目建设期的现金流量进行动态管理,为保证工程进度筹措足够的资金,确保核电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可靠,降低资金成本,关注利率和汇率变化,主动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使核电项目建设成本处于可控状态,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安全运行和高效生产是核能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安全运行是核电发展的基础,高效生产是核电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回顾核电技术的发展,分析核电站的安全管理与运行支持的现状,结合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核电站安全运行技术服务发展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路风 《商务周刊》2009,(2):28-53
中国核电用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三轮引进”之路:中国核电在1980年代的第一轮发展中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路线;1990年代,又经历了以纯粹购买电容为目的第二轮引进;虽然与引进并存的自主发展走T20年,它却被进入21世纪之后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计划彻底放弃了,2002年末至2003年初所确定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路线,再一次是依靠对外引进,而且是比前两轮引进更彻底的全盘引进。 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节能减排这个全球热点话题尤为关注,一个以清洁、高效,无污染的核能成为开发利用热点,核电产业全面复苏.在核电发展热潮推动下,核电设备制造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国家对核电发电空前关注.核电设备制造业受益于核电大发展,发展前景良好,在国家2008年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中,核电成为其中引人瞩目的一块,中央财政将投资8亿元用于凤电,核电设备改造.2020年前国内核电装备市场可达4000亿元,核电设备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就我国国产核电设备是市场前景做一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PPP融资模式在核电项目中的应用顺应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要求,是拓展核电项目融资渠道,解决核电大规模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文中笔者分析了核电项目中采用PPP融资模式的优点,认为PPP融资模式是一种较适合核电项目的.  相似文献   

19.
《商》2016,(3)
核电是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能源需求和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核电的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地变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变化;第二,核电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核电的主要经济风险;第四,核电与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减排效率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明核电市场发展容量的涵义与20年市场认可的核电有效容量;接着展望了远期核电达到总发电量17%这一世界水平的可能性,详细论证了我国全面小康水平核电可实现的容量;最后从核电结构容量、地区容量、环境与生态容量,论证了实现市场发展容量目标、内容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