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梁城涛本文所指的城区,是指我国特大城市的市辖区,比如上海市的区。自1985年上海市实行“明责放权”、“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以后,不到十年,城区经济迅速发展,与郊县经济一起,被视为上海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并被总结为上海市三年大变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3.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分重要的是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年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千方百计大幅度地增加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5.
一、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因素1 农民增收相对缓慢 ,农村消费低迷。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乡镇企业、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农村经济有了显著增长。但毋庸讳言 ,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 ,总体水平较低 ,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 ,2 0 0 1年度 ,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 0 0 8元 ,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0 5 6元的 39 7%。收入上的差距必然带来消费上的差距 ,据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1年 ,武胜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8%以上 ,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相对较小。2 市场发育不甚健… 相似文献
6.
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强弱是决定综合实力的关键。我省粮办工业以其规模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优势带动了整个粮食经济的发展,粮食工作能够始终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粮办工业功绩显赫。面对新世纪,我省粮办工业如何向更强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牢牢撑起粮食经济一片天,既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下面,结合国内外形势,就粮办工业如何立时代潮头、谋发展伟业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一个区域的功能定位不仅是这个区域经济个性差异的反映,更是这个区域综合经济水平的直接体现。要实现一个区域性的功能目标,必须要有本地区诸多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作支撑。“十五”期间,虹口区的功能定位是:建成繁繁华的商贸区、舒适文明的居住区,先进优质的文教区。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地处川南的人均仅拥有近0.9亩地的浅丘农业县-南溪县,该如何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着力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从而把南溪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强县,这是摆在41万南溪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10.
论城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载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各国现代化进程加快 ,城市 ,特别是中心城市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作为城市经济的子系统 ,城区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中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 ,不仅全国城区数量由 1995年的 70 6个增加至目前的 918个 ,而且城区的行政职能和功能也扩展到经济、财税、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城区是实现城市多种功能的载体。本文将主要阐述城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载体作用。城区首先是一个行政规划下的城市子区域 ,区级政府承担着管理职责 ,因而城区具有明显的行政性和区域性特点。同时 ,城区又是一个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1.
块状民营经济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块状经济的形成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块状民营经济明显具有经济集聚一扩散效应与社会集聚一扩散效应,能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因此发展块状民营经济应当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今后2 0年的发展 ,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且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强调了具体要求。要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先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因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农业大省四川尤其如此。十六大报告强调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根据初步的学习体会 ,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 ,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 …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的几点认识龚斌“八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山东虽然没有象广东那样赶上对外开放的头班车,但近几年山东的经济却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四川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域经济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正视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特色经济,支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四川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一、农业强省的内涵、标志及其指标体系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规模很大,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无论人均占有水平,农产品的质量档次还是农业的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结构布局,经济效益等等,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现状表明,“大而不强”是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农业强省的内涵及其标志 建设农业强省,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综合手段,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把农业建设成为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良、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大、产品质量优、综合效益高的发达的市场农业。农业强省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较高素质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给粮食工作大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巴中地区粮食系统紧紧围绕粮食部门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新跨越的课题,认真研讨,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粮食工作的启动点必须放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西部大开发,思想解放要先行。全区粮食干部职工要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思路上适应西部大开发,坚持思想大解放,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解放思想,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的思想基础;第二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围绕做好五篇文章和地委十项工作重点,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二十…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这几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比较突出,涌现出一批持续稳定发展的县,对全省农村起了带动和推动的作用。这些县的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首先是县级决策正确。同时,省里的正确领导,也为县级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山东省委、省府对县一级的领导的确下过一番功夫,形成了一套做法,同其它省、自治区相比,有 相似文献
19.
华坪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华坪工业始于解放初期,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从1991年开始,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到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5000万元,占工农业产值的69.9%;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10.3倍;工业企业上缴税收8418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8.5%。2004年人均GDP为5646万元,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21.1%、40.5%,38.4%,也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水平;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67%、19%、14%,处于准备期;城市化率为29%,也处于准备期。因此,华坪工业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农学会专家介绍,我国现有80.4万个行政村,100.6万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这说明我国在下个世纪初叶要实现富裕生活目标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加快村域经济的发展,而村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科教兴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