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银行信贷存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积压、浪费、挤占、挪用,以致流失,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回归性特点削弱。本文试就银行信贷资金流失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一、银行信贷资金流失情况 1.财政挤占、挪用,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1)表现在财政支出上,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本应由财政拨补或企业自补的企业生产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流动资金,绝大部分由银行贷款抵垫。国营企业政策性亏损部分,理应由财政负  相似文献   

2.
粮食企业贷款资金管理应加强莫潦岑溪县粮食局辖属5个公司、16个粮所,现有干部职1835人(其中在编人员661人、离退休174人),均在农业银行开立存、贷款结算户。近年来由于企业体制改革和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县粮食企业各项应收款、挤占挪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强信贷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注意防止企业虚盈实亏,任意扩大消费基金,挤占银行贷款。银行应配合财政及有关部门,协助企业建立成本和利润审核制度,由财政、银行和企业主管部门定期检查。在审核企业流动资金使用的同时,要审查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当前的信贷检查和针对目前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和资金周转缓慢的情况,我们对西林供销社系统的流动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发现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被挤占挪用的情况相当严重,数字惊人,现将我们调查的一些情况,以及今后如何管理好供销系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粮食商业企业过去资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每个独立核算的企业都有一部分贷款存在银行,并未参加商品周转;二是资金悬帐多;三是结算资金未及时清理,有的形成呆帐;四是个别企业挪用流动资金搞基建。县粮食局于1988年9月1日在县府、财政、银行大力支持下大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粮食收购贷款错位剖析黄松世,王建贺当前,粮食收购贷款被挤占挪用现象相当严重,为了有效地开展粮食购销工作、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营运,本文就田东县粮食企业资金运用情况及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一、粮食收购贷款被挤占挪用的原因(一)结算渠道不畅,贷款拖欠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粮棉收购企业挤占挪用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好,就保定地市情况看,粮棉收购企业挤占挪用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特点是数额大、增长速度快、且带有普遍性。清苑县被调查的47户企业,几乎全部有挤占挪用农副产品收购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相当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商品库存积压过多,银行逾期和呆滞贷款增加,企业之间拖欠货款问题严重。报载目前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债务链”已超过1000亿元。企业之间的“债务链”严重的阻碍了商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债务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多年来,我国抓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多,抓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少,多数企业不按规定增补流动资金,反而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许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把利润分光吃净,至使企业自有流动资金逐年下降。据知全国企业平均自有资金占有量由1983年的40%下降到1987的22%,也就是说这几年企业流动资金78%要靠借款。1988年下半年我国紧收银根,绝大多数企业要的贷款银行不能全部满足,企业间的货款承付就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我们对吉首市内衣厂等10家工业企业进行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对流动资金管理和运用重视不够。形成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水份,既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又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周转受到极大影响,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这10家工业企业1990年11月末国家及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为192.6万元,全部流动资金占用为3202.1万元,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为1885.6万元,而流动资金水份却高达1174.3万元,分别占国家与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全部流动资金占用和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610%、36.7%和62.3%。本文结合调查所得资料,对企业流动资金水份产生的根源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衡量贷款是否被借款人挤占挪用,应首先明确认定的标准,且认定标准应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其次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认定方法。在现有情况下,笔者认为“挤占挪用贷款”的认定标准有两条: 第一,是否转移了借款用途,这是认定贷款是否被挤占挪用的基本标准。国发(  相似文献   

11.
企业将银行加息计入成本或费用的核算办法不合理。例如,我县某公司,1981年逾期贷款11笔,金额达35万元,逾期最长达30天;挤占挪用贷款达18.7万元,挪用长达60天。银行罚息共近一千元,但由于企业将上述款项计入费用,只影响了利润的0.97%,因此,企业和职工根本不在乎,认为“划得来”。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财政性挤占银行信贷资金涉及面广、量大,是造成银行贷款大量增加、信贷资金周转减缓、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不仅表现在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透支,迫使中央银行多发票子,而且在经济生活中还有许多挤占渠道存在,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亏损财政不能及时拨补,占用了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按国营企业第一步利改税试行办法规定:凡属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实行计划补贴,经营性亏损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成企业限期扭亏,在规定期限内由财政部门适当核定亏损补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收支自身难以平衡等原因,及时弥补企业的亏损往往难以做到,大部分企业的亏损是靠挤占银行贷款“填补”。据统计,仅1990年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粮食和外贸企业亏损额就达8.92亿元,大部分是挤占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为促进国营大中型企业生产发展,增强活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银行增加资金投入,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的措施,使企业生产开始回升,销售增加,出现了好的态势。但从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益上看,还不尽人意,占用多、周转慢、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十分突出;反映到银行信贷上是贷款边投入边占压,逾期多,且有相当部分被挤占挪用。如何走出信贷投入的这一困境,扎扎实实地支持大中型企业搞活?我部采取的一个新对策是:在努力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所需资金供应的同时,通过加强必要的信贷监督,充分发挥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练好“内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银行信贷资金的属性是有偿占有性、周转性和增殖性。但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使得信贷资金沉淀量加大、周转减慢、效益下降。 一、表现形式 信贷资金财政化的表现形式,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把信贷资金作为财政资金使用。首先,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最低限度流动资金本应由财政拨补或企业自补,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贷款解决,使流动资金贷款短期变长期,长期变无限期。其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相应增加的铺底流动资金也由银行贷款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的企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金,有相当部分是来自银行的贷款,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的企业和老企业的更新改造,都离不开银行的贷款支持。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这些贷款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据了解。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对如何管好已借入的银行资金,普遍认识不足,造成一些企业挤占挪用银行资金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赵继臣 《新金融》1990,(3):21-23
近几年,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财政已不再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信贷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尽管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连年大幅度上升,企业却仍然感到资金紧张。这表明,现行的流动资金供应机制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银行应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有效贷款投放力度,以此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银行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下,应从多方面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从今年开始,国家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为此,银行一方面要及时发放与国债投资项目配套的固定资产贷款,另一方面要保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增加对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贷款.  相似文献   

18.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由于被挪用挤占,在收购旺季,无资金兑现,银行被迫用定期存单或转帐支票取代,收购部门被迫打白条应付农民,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种植粮棉的生产积极性。对此,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各级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收购农副产品资金要设立存、贷款专户。通过存贷款专户的资金应包括: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的工业企业,在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以后,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反浪费高潮。上海市委提出这次工业企业反浪费的五点要求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加速流动资金周转、节约基本建设开支和处理呆滞积压物资。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第五办公室最近会同财政局和银行草拟了一个流动资金管理办法,办法中提出上海所有的地方企业应在加速资金周转的前提下核定流动资金定额,所需定额资金按照中央工业的办法,由财政拨付70%,其余30%由银行办理定额贷款;一年以内不能处理的呆滞积压物资,由银行办理特种积压物资贷款,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20.
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分口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行之有效,必须坚持的。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放弃分口管理的原则,两类资金随便混用,弊病很大:信贷资金可以任意挪用于基建,基建战线越拉越长;正常生产所需资金受到影响,不利于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为更新改造、大修理等专用基金扩大开支开了方便之门;信贷资金用于不流动的物资上,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贷款的周转率就低,使用效果就差;企业用贷款上交未实现的税利的可能性增大,容易形成财政的虚假收入;财政不必再增拨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垫补即可;易于使企业用贷款来垫补亏损,不利于促进企业扭亏增盈;不利于企业节约使用资金,改善经营管理;基建拖欠贷款将无法清理,只好由银行去“擦屁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