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日本实施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经验,认识特殊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和效果,从而为理解当前发达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提供参照。本文回顾了日本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历程及其影响,并从日本的经济现实探讨了影响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本文指出,应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产生的需求萎缩,常规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可能都难以奏效,但及时稳定金融市场将有助于经济的复苏。这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收入分配渠道的相关理论及典型事实出发,以美国1984-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基于利率与分配效应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采用政策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产生的向下偏误,衡量货币政策超出经济内生合理需求的宽松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MSVAR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重点讨论了宽松货币政策经由资产价格渠道对收入分配产生的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低利率、高资产价格和收入分配恶化之间的负反馈循环。本文研究为货币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为我国优化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促进经济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外汇储备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关系为: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顺差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使用1996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采用LSTVAR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和差异以及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增速较高的状态下,货币供应量调控的短期效果较为明显,而利率调控则具有长期的调控效果;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而言,相同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增速状态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相比在经济高增速状态下,利率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在经济增速放缓状态下的效应相对较弱,而货币供应量的负向冲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利用利率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控,效果将更好。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金融市场动荡、经济持续衰退,在短期性工具到期和短期利率没有下调空间的情况下,美、欧、英、日等国家先后实施了购买证券等非传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实施5年多,基于各国金融运行环境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不同实施效果产生差异.本文在对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比较的基础上,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来分析我国目前金融脱媒现象,同时研究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金融脱媒会导致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出现减弱,但是金融脱媒现象增强了资产价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及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总体上来说,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产生了削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结构调整型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来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部分,它研究国民经济的变动对货币数量的决定、研究货币数量变动后经济部门的各种调整适应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从而找出规律性,指导和评价货币政策的规定与操作。目前我国认为货币政策过紧或者过松的各种批评和主张已成为经济理论界经常争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