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从年内市场走势来看,第二季度是玉米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尤其在临储玉米拍卖之前存在区域性贸易机会,不过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临储玉米开始拍卖后,拍卖情况将主导玉米市场价格,若临储玉米到厂价格高于当前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那么后期玉米价格下降可能性不大。国内产区玉米粮源逐渐消耗,市场流通数量有限,这对其价格形  相似文献   

2.
截至4月30日,2013/2014年度东北临储玉米收购结束,收购总量达到6919万吨,这是继2008年实施玉米临储收购以来的数量之最。经过约五个月的临储收购,供给偏松带给东北玉米市场的压力得以缓解,价格由弱势转为稳中趋强。而华北地区由于没有临储收购,相对于前几年的上涨势头,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14,(3):43-45
一、2014年1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 (一)玉米市场 1.东北临储收购快速增加,农户玉米售粮进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4,(1):31-34
一、2013年11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 (一)临储玉米托市收购启动 1.临储玉米托市收购启动,"组合拳"助力东北市场2013年临时存储玉米托市收购政策"组合拳"力度明显强于往年,对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产生有力的支撑,也有效解决了东北地区库容不足以及收储企业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经济》2014,(2):41-44
一、2013年12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 (一)玉米市场 1.临储收购政策效果显著,东北地区玉米售粮进度较快东北地区农户售粮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同期水平。春节之前东北地区农户售粮进度过半,售出玉米主要为临储所承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东北玉米市场概况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3月底,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累计收购数量已突破6000万吨,达到6315万吨,约占该地区玉米总产量的68%,再创临储收购的新纪录。去年截至5月31日临储收购期结束时,其收购总量仅为3083万吨。可见,今年临储库存远超预期。另据了解,吉林省的玉米收购总量也已超过3000万吨(含外省流入),同比增加1055万吨,增幅超过54%,其中临储收购数量达到2593万吨。  相似文献   

7.
玉米市场     
<正>2014年国内玉米市场呈现:产量过剩创纪录、临储收购创纪录、价格上涨创纪录的局面。2015年,国内玉米供应仍居历史高位,市场需求仍无明显改善,大量玉米继续流向收储企业,市场有重演2014年行情的趋势。临储收购或重演上年疯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7076.1千公顷,产量达到21567.3万吨,仅次于上年的21774万吨,为历史第二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全面进入临储"拍卖季",其价格在北有临储玉米拍卖、南有进口谷物替代的格局影响下,整体走势略显偏弱。同时,与去年相比,临储玉米"去库存"进度缓慢,市场需求缺乏亮点,市场信心指数同步下降。国际市场方面,多空因素并存,其价格先抑后扬,且与国内玉米价差不断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4月份我国临储玉米"试探性"提前拍卖接近尾声,5月份开始国内玉米市场迎来以"临储拍卖"供货为主的转折。当临储玉米拍卖从数量、范围上全面迎来高峰,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又将如何?同时,国家究竟是延续"控盘"拍卖还是以"泄库"为导向同样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据市场消息,截至2月20日,东北三省一区已累计收购2015年产玉米8382万吨。虽然距4月30日临储收购结束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但目前玉米收购量已经超过了上一年度的收购总量,临储收购量再创新高已成定局。2015年产玉米临储收购量屡创新高,使得东北地区新玉米流通供应量不断减少,国内新玉米价格随之止跌回稳。大连玉米1605合约价格已从去年11月的1820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内玉米再获丰收,市场价格和库存压力不断增大,供应环境整体偏松。东北产区自10月初新粮收购开秤以来,玉米收购价格一直处于弱势。11月中下旬吉林、黑龙江多地暴雪以及松源地震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给秋粮收购和存储工作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伴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春风,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和各项细则的相继出台,中储粮在东北的临储收购全面展开,东北玉米收购价格走势或显现拐点。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演绎了经典的"政策市"行情。前四个月,受国家临时储备玉米收购拉动,国内玉米市场由低位大幅反弹。其后不久,随着临储收购结束,小麦产区加紧售粮为小麦收购腾仓回收资金,玉米价格略有走弱。  相似文献   

13.
正截止到4月25日,临储收购总量为12340万吨,周内收购数量达442万吨,新增收购数量令临储在收尾之际的影响有所加大。2015年我国玉米总产量2.245亿吨,仅东北三省一区就收购了1.234亿吨。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临储玉米收购价格是当前市场最高价,临储收购结束之后东北玉米回调风险较大,建议手中尚有余粮的农民,在2016年4月30日前,及时卖粮,  相似文献   

14.
正国内玉米市场"年味"尚未完全散去,市场购销恢复相对缓慢,其中东北产区农户售粮尚未完全恢复,深加工企业零星收购。而华北产区节后农户及贸易商售粮较为积极,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出现下调。南北港口购销清淡,玉米价格稳中有涨。随着元宵节过去,我国玉米市场将陆续恢复正常贸易,年后又传闻临储超期玉米低价出库,后期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两年来,在国内玉米生产连年丰收和消费增速减缓的双重压力下,临储玉米收购数量逐年攀升。2014/2015年度临储收购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28.76万吨,约占当年东北地区玉米总产量的88.29%。最近三年玉米临储收购量更是高达18330.96万吨,而截至6月12日临储玉米实际成交量不到临储收购总量的18%,且部分玉米储存已超过三年,不但使用价值降低,还存在严重的坏粮隐患,威胁到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13,(5):28-32
一、3月份粮食市场运行状况(一)临储收购大规模启动,国内玉米止跌趋稳1.临储托市收购放量,承接农户卖粮高峰3月份,主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下跌,东北部分地区市场价格仍然低于托市价格,特别是黑龙江省玉米质量差、水分大、需求低,农户售粮集中,市场价格偏低,哈尔滨地区贸易企业30%水分玉米收购价格1580-1620元/吨,标准水分收购价格1900-1990元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一季度,我国临储玉米收购再次成为市场上的一道"风景线",在临储收购节奏不断加快下的背景下,东北玉米率先触底并一度上涨,华北粮价受供需基本面因素影响先抑后扬,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波动相对频繁,春节过后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扬行情。纵观2015年一季度,除临储玉米收购表现强劲外,在国内玉米下游消费下滑、廉价进口谷物集中到港的不利条件下,对优质玉米未来供应缺口的担忧、春节后用粮企业补库需求以及北方港口优质粮源大量集中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玉米种植效益8年来首次低于大豆2013年以来,由于美国玉米产量的激增一度拖累美国玉米价格不断下挫,但是远期来看美国玉米的种植利润已经开始低于大豆,今年年初令美国玉米存在反弹的可能性,但上一年度现货压力仍存在。国产新玉米低价上市补贴政策再度活跃采购临储与运费补贴正式开始,东北临储玉米转入开始,截止去年年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略显分化,具体来看:由于临储玉米收购政策正式启动在望,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初显底部抬升趋势。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而南北港口及销区玉米市场则继续承压。国际市场方面,临池大豆飙升带来比价提振,加之美国玉米出口需求强劲,促使其价格上涨。但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加上美元汇率依然强劲,则限制了其价格上涨空间。国内市场(一)收购情况1.东北产区:12月份以来,受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末出台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负面影响。玉米临储政策必然走向终结,代之而行的是"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收储政策改革。新的玉米收储政策虽为初始状态,但也开始释放某些效应,包括农民收入的显著下降、市场结构的不适应、改革方案的粗放以及为下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等。国家应加快完善改革方案并不断创新农民增收思路,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玉米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