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二轮救市是否能够刺激楼市尚不明朗。近期,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实施"认贷步认房"的政策。以松绑限购为特征的第一轮救市,经过近3个月的发展,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三亚等6城市仍在坚守,但从市场数据来看,本轮救市基本失效。  相似文献   

2.
时隔不到一个月,南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先后出台救市政策。政策出台之后,南京楼市出现了一定的回暖迹象,但是这一回暖除了政策面的刺激之外,实际上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楼市回暖的力度与市场预期尚有一定差距,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未来走势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3.
正与以往不断翻新"国几条"的楼市调控不同,今年上半年中央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调控政策,只是针对宏观经济采取了一些"微刺激"措施。而在"分类调控"思想指导下,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大,"限购松绑"等调控动作频繁。在救市过程中,地方政府以打限购政策擦边球方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无锡、海口、温州等城市已明确发文或明确表示限购政策已做调整,除此之外,福建、杭州、长沙、宁波、昆明等城市放松限购的市场传闻频出,在市场时机成熟之时,有可能会  相似文献   

4.
张宏伟 《楼市》2012,(12):44-45
Q&A◆中央明确"两个不可能",为何却依然有人认为政府有救市可能?一则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宏观经济面持续恶化可能导致重启楼市"救市计划"。二则楼市惨淡,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可能持续微调,刺激楼市需求入市。  相似文献   

5.
继南京、长沙、宿迁、沈阳、厦门、西安之后,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不约而同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军,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也公开表态支持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笔者认同这么一种观点,站在楼市的边缘,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刺激市场,既是救市,也是自救。  相似文献   

6.
政策     
《东南置业》2014,(8):6-6
福建"闽八条"出台取消限购 8月8日,国内首个省级楼市救市政策《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炉,并于2014年8月1日起施行,优惠政策有效期1年。  相似文献   

7.
闻之 《房地产导刊》2014,(11):23-23
国民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实质就是“房地产绑架经济”。一旦经济下行,就放宽政策甚至足出台刺激政策,用房地产刺激经济,这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只会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目前地方和中央都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表面上和以往救市区则不大,但这次“救市”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基本上部集中在交易环节,多是针对购房者的,而不是直接针对开发商的。我们提起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总会拿日本来类比。但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是楼市“硬着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二足在楼市下行之时,从紧的货币政镶、特别足央行大幅加息,是刺破楼市泡沫的首要原因。因此,在我国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簏”的同时,采取措施加火交易环节的资金支持,本质上并不足让楼市逆转,而是避免楼市“硬着陆”,从而为走出依赖房地产刺激经济的恶性循环,提供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媒介视点     
《中国地产市场》2008,(11):72-73
关键词1"救市"十措施最近的政策可算是有史以来最密集的了。楼市"新政"之后,紧随着,国务院又出台了刺激经济发展的"救市十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依  相似文献   

9.
在限购等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下,今年的"五一"楼市不容乐观。记者从目前所掌握的市场情况来看,佛山楼市将可能遭遇史上最冷"五一"。到目前为止,基本确定五一期间有动作的新盘只有东平河北岸的翠堤明珠一个项目。一些原计划五一期间开盘的楼盘都推迟了入市时间,在五一期间推出新货的楼盘不多,多数都是以消化存量为主。  相似文献   

10.
零成交今年4月份以来,在楼市调控政策的频频发力下,大量投资、投机性购房撤离市场,购房者观望气氛浓厚,市场成交量直线下滑,以至于出现了罕见的"零成交"。楼市再一次陷入深度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州楼市仍处于调整期,在这种形势下,市场的观望气氛虽然短期内不会完全消散,但随着国家一系列刺激房产经济的政策措施的公布与实施,楼市价格也更趋于理性,相信楼市观望气氛会逐步淡化。  相似文献   

12.
《东南置业》2008,(11):46-51
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楼市救市的政策出台得着实有些频繁。 11月5日,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措施”,其中涉及房地产的有三条,这是截至记者发稿之日关于楼市的最新政策,政策对保障房建设、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以及房产个贷的放松给予关注。中央4万亿元投资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让不少人乐观预言楼市的复苏。  相似文献   

13.
刘鹏 《上海企业》2013,(3):32-32
在楼市一片"涨"声之时,2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分析称,"国五条"有望扭转市场预期,两会后中央可能出台力度更大的调控新政。(2月21日中国新闻网)与此前的"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新国八条"等楼市调控政策相比,"国五条"算不上是楼市调控新政,但其积极意义却不容否认。一是"国五条"每条都是调控楼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尽管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救市”的政策和措施,各主要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略有回暖之意,但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先行指标依然不容乐观,市场萧条的态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东南置业》2014,(12):7-7
克尔瑞:降息对楼市绝非单纯利好 中国人民银行以近日宣布的降息政策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救市措施不断、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的敏感期,再一次触动房地产业内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6.
降价是目前提振楼市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持续低迷的楼市,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看,其疲软的状态并无明显改观。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房价。  相似文献   

17.
刘旦 《经济界》2009,(3):87-90
2008年以来,一向只涨不跌、成交旺盛的中国楼市出现了一些引人关注的变化。在房地产市场下滑迹象的刺激下,一些地方政府悄然推出“暖市”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行为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上海房地》2014,(8):1-1
近几个月,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字眼是“限购松绑”。面对楼市低迷调整,不少城市频频或明或暗出台政策放松限购,“救市”举措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楼市下行的集体焦虑。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9,(2):37-37
新华网林□文章认为,前期中央和地方各项“救市”政策的刺激效果正在减弱,春节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又渐渐回归冷清,2009年,全国房价可能出现新一轮下跌。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商品房成交量萎缩,房价开始下行。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拯救楼市。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政府救市的目的、措施和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