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种洁净生产模式,目的是使矿业活动对所在城市的环境影响达到最低,其立足点是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和治理,阐述了绿色矿山对城市环保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际矿业投资、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矿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标准化运作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完善矿业管理相关标准、新技术应用标准和绿色矿山建设行动可以提高矿企效益,并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我国矿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赵晓光  张源方 《经济师》2014,(1):201-202,204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资源大省,拥有着丰富的绿色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等,对黑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文章构建黑龙江省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黑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为提高黑龙江省今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绿色经济为基本发展形态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一些企业没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缺乏绿色营销意识和手段,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企业绿色教育,推行绿色生产,完善企业绿色管理,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加大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是支持中小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务决策,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有利于中小矿业企业自身发展,谋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以矿业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阐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助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区域各城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评估将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采集长三角绿色金融建设的制度政策、市场活力、保障措施等系列指标,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指数,以发现不同城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分工合作等角度对绿色金融如何高效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常用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DEA模型,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利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测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转变经营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4-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对地区间发展差异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保持稳健,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尚未凸显;工业发展、教育水平和外资引入是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绿色效应的关键路径,而经济发展则是重要的潜在渠道。据此提出全方位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引领绿色发展的整体驱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同时,兼顾城市综合发展异质性特征,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矿山企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讲述了我国大型矿山建设面临的一些挑战和要求,比如贫矿开采、露天转地下深井开采、难采矿床开采及环境保护等。主要提出了地下矿山充填法、自然崩落法推广应用和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及对高效率、高功效对矿山企业持续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对企业经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一种创新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首先对绿色金融的含义进行了阐释,系统研究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影响,强化绿色信贷机制,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功能,对企业的可持续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从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出发,对企业绿色技术驱动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阐明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微观层面指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即企业在生产方式上,要通过开发利用绿色技术,建造绿色企业,发展绿色生产等措施以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技术运用上,要大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化技术,以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从宏观层面给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在宏观保障上,积极建构有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社会舆论、政策制度和市场体系,以保障企业绿色技术驱动绿色发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矿山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刺激了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不过,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煤矿开采对矿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比如植被的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为了减少煤矿开采对矿山环境的影响,我国必须建设“绿色矿山”,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管理,以此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2021,41(6):180-186
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结合江西省绿色发展特色,从绿色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政策等4个维度构建江西省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泰尔指数(Theil Index)、莫兰指数(Moran Index)对2009—201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基于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实际提出了促进江西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鹰潭、南昌、景德镇、新余、吉安、赣州、九江、抚州、宜春、上饶、萍乡;(2)江西省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组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但总体差异近年来正在不断降低,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开始趋于地域均衡;(3)江西省各地级市间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且江西省绿色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级市空间集聚处于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经济问题》2007,(11):F0003-F0003
伯方煤矿改善矿山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在建设安全高效型、节约效益型、科技创新型、绿色环保型和文明和谐型矿山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5000m^2的绿色草坪和各种花卉;3200m^2的花岗岩地面和1300余m^2的矿区公路;  相似文献   

15.
绿色信贷是金融理念的创新,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本文比较研究了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信贷发展特色,总结了绿色信贷风险衡量、产品创新、法律规范、政策激励、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在法律建设、市场环境建设和银行创新激励等方面为中国绿色信贷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全面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5年,这5年中我国的政府绿色采购良性发展,在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且逐渐与国际接轨.“十二五”时期,政府绿色采购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这预示着我国的政府绿色采购必将站在新的高度,迎来更快更好地发展.法律政策作为政府绿色采购最重要的基础,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识别对于政府绿色采购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当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形势进行审视,其次从法律法规、宏观政策、产品政策、技术政策和管理政策五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相关的法律政策,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发展建议,以进一步规范我国的政府绿色采购,促进其实现更好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绿色金融发展对于广州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理论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宏微观基础、存在的诸如政策刚性不足、绿色理念欠缺、产品和服务尚不完善和信息披露及共享机制不健全等短板;总结了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并从发达国家经验中提炼了几点启示,结合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而言,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需要协调各种政策,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绿色低碳未来。  相似文献   

19.
实施绿色市场营销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孝卿 《现代财经》2001,21(7):35-38
发展绿色产业,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政策,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建立和形成绿色价格体系;其实质就是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推动和扩大绿色供给与绿色需求;必须制度和完善环境标志制度及环境保护法律,以便保障绿色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