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姬文乐目前,我国扶贫攻坚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如何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扶贫攻坚进程,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积极探索,找准扶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点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  相似文献   

2.
红江  朱云 《财富时代》2004,(9):56-58
自1998年-2002年.国家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5亿元.使贫困人口从4962万人下降到2820万人,确保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现在国家扶贫政策已从“八七”扶贫攻坚时的“输血”、救济式扶贫。转为“造血”、开发式扶贫.扶贫贷款的投入也从强调到户贷款转到强调产业、项目贷款。但在现实操作中.仍存在尖锐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对帮扶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创新。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机制完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更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潢川县为案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县域结对帮扶组织过程,并基于现存问题构建衔接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县域多元主体参与扶贫过程,通过稳定结对、持续帮扶等方式,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但目标考核导向下的个体脱贫成效聚焦,导致政策实施瞄准欠佳,引发扶贫资源配置倾斜及区域发展失衡。结合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特征,提出结对帮扶的“角色转型—信息化改造—体系重构”框架,依托“县—乡—村—组”多维尺度,构建乡村治理精细化目标导向的县域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助推结对帮扶模式转换与政策衔接,促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扶贫工作已到了攻坚阶段,到本世纪末要彻底解决固原地区64.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时不我待。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是摆在我们各级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肩上的一件大事,责任重大。笔者现就如何搞好固原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做一粗略探讨。一、打好三  相似文献   

5.
江苏由南到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落差。淮北废黄河沿线地带,包括丰县、睢宁、宿豫、沐阳、泗阳、泗洪、盱眙、淮阴、涟水、灌南、灌云、东海、阜宁、滨海、响水15个县,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1535万,是江苏经济发展最薄弱的“洼地”。 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1995年江苏制定了扶贫攻坚计划。当时,全省所有贫困县和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淮北。“九五”时期,淮北是江苏实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江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扶持和推动淮北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在全省各方支持下,淮北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平凉市是一个地处西北的经济欠发达市,辖区4个县属于国家级六盘山特困片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平凉市金融部门就提升涉农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就当前扶贫攻坚背景下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出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以来.经近各级知要、改班和厂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区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到1996年贫困人口下降到76万人,贫困面由69.9%下降到36.7%;固原地区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00多万人下降到了  相似文献   

8.
组织发动民兵扶贫攻坚的实践与启示●汪潮海在本世纪内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关系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事。服从这个大局,积极组织广大民兵投身扶贫攻坚,率先脱贫致富,主动扶贫济困,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中央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各省委就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选拔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各地要求把选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抓严抓实,用铁的手段、坚决的态度务必落实到位。因此,如何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成为扶贫攻坚的关键。本文拟以第一书记亲身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八七”扶贫攻坚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同心同德,对南部山区近百个贫困乡镇,一百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提前一年实现了1994年我区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马主席,在新世纪,我区扶贫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马主席: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全区各族人民特别是南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自强不息,合力攻坚,团结拼搏,取得了扶贫开发巨大成就。一是从 1994年到 …  相似文献   

11.
社会扶贫的意义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坚持政府主导扶贫的前提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开展社会扶贫,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效举措。如何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社会扶贫的意义、作用及其面临的机遇、挑战,推进社会扶贫工作的机制创新,发挥社会扶贫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肖雁 《经济论坛》2005,(18):23-27
建立和谐、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能着力点在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地位的转化。20多年的扶贫工作,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93年底的8000万人减少到2003年能29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8.7%下降到3.1%。然而在全国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地区还有257个,占43.4%。从分布上看,国家在西部扶持的205个贫困县中,有126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占61.5%。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西部14个省区。这些区域地理环境割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所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面积贫困仍然是我们的脱贫之痛。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是湘西自治州“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湘西州灵活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经济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9年全州完成财税收入6.59亿元,其中完成州本级财税收入2.19亿元,为预算的100.39%,比上年增加738万元,完成工商税收7005万元,为预算的127%,比上年增长32.5%。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湘西州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排名20位,与周边的黔江、铜仁、恩施等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深层次矛盾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低于支出的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财经科学》2000,(4):109-112
巴中地区是全国及四川小著名的贫困地区,其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十分落后,自1993年以来,当地政府解放思想,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决战贫困,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扶贫攻坚的新路子,解决了90%以上人口听温饱问题,创造了饮誉全国的“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本文提供了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并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武义县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原来省定的8个分困县之一。由于历史地理和区位等原因,全县23个乡镇中有13个山区乡镇是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县一半,人口占1/3,有8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和石山区,其中有4万人生存环境特别恶劣。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我们摸索出了一下下山异地脱贫的扶贫攻坚成功之路。实践证明,下山异地脱贫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扶贫 单纯由大包大揽的被动局面,实现了“造血”功能的更新,真正拨了究根。同时,为下一步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地老百姓形象地说,山上一千年,下山三五年。省委书记张德江对此作了充分肯定: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经验十分可贵。他说下山异地脱贫是“德政”工程,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6.
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实践视角的框架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认为其着力点可以放在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上,从而有助于推动科技扶贫工作进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国-省-市-县-村"五级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扶贫在线"建设框架,研究了其运行机制,构建出"以人为核心构建服务体系、以科技服务支撑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奔小康"的科技扶贫工作路径,其特点是"抓服务、抓人才、抓激励、抓全产业链支撑、抓基层科技职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而"协调"和"共享"发展理念就蕴含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涵义。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重点是打赢扶贫攻坚这场艰难的战役,而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关键是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战略,文章认为在当前的扶贫攻坚中,建立发展农村内置金融,可以使农民长期实现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文章主要探究农村内置金融与扶贫攻坚的联系,从内置金融的视角来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我们到罗源、周宁两县进行调查研究,看到、听到不少情况,也思考了一些问题,现就两县扶贫攻坚争创小康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两县脱贫奔小康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罗源、周宁两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活动,十年来,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五句话:建堡垒、定规划、抓特色、打基础、创小康。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1)
以扶贫攻坚角度来看,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其脱贫成效不仅关系本省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更关乎着全面小康之大局。因此说,扶贫工作是贵州省重中之重。文章以贵州省产业扶贫为主线,针对当前贵州农村贫困现状、产业扶贫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扶贫模式等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提出贵州产业扶贫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杜小平 《经济师》2000,(9):114-115
当前 ,如何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 ,打好扶贫攻坚战役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两年来在吕梁山区临县车赶乡扶贫工作的实践 ,对此作一粗浅探讨。一、扶贫攻坚 ,根本在人扶贫攻坚 ,根本在人。这里指的人既包括扶贫攻坚的生力军——扶贫工作队员 ,也包括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干部 ,更包括扶贫攻坚的主体 ,广大农民群众。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动员起来 ,组织起来 ,才能尽快地实现脱贫目标。1、靠有效机制把基层干部调动起来。基层干部既是党组织的最基本队伍组成 ,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