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货,而且更新速度之快已令世界惊叹,在新的经济形式之下,我国货币政策应用新的调整和改革,新货币政策应更适合现在新的国计民生,本为旨在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出一些探究,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及货币转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新兴市场国家之一.近几年,俄罗斯政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使俄罗斯经济有所恢复和好转.但2014年年底爆发的一场卢布大贬值的货币危机,却让俄罗斯政府几年来的努力付之东流,令世界震惊.目前俄罗斯物价上涨,出现抢购风潮,财富缩水,经济形势恶化,前景暗淡.本文在分析俄罗斯货币危机形成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对其教训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总结了一些对我国的启示,这将有利于我们趋利避害,更好地进行经济金融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 《财经科学》2005,(4):155-161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地不断增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M2/GDP比率过高现象引人关注。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伊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成立,成为世界三大自贸区之一.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里综合国力最强的中国,人民币有成为CAFTA区域内货币锚的潜在优势.本文就世界经济危机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东盟自由区内各国汇率变动影响,分析得出亚洲地区区域化进程的为人民币成为CAFTA区域货币锚发展提供隐形机遇,人民币成为自贸区内首当其冲的基础货币有先天优势及市场必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别是反金融危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常显著,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经济复苏后,管理通胀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以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和改革开放以来增发货币对中国的贡献.并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相反,货币政策对付衰退作用明显:即使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货币政策也能有效地刺激经济;2.货币政策是保持价格水平稳定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是避免非预期的价格水平波动,因此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应当是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3.货币增长率增加,能提高政府实际收入,增加政府支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全球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但改写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谈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不谈珠江三角洲,而"顺德制造"正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之一.当我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珠三角的时候,顺德也首先进入了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二十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完善.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用更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市场经济,通货膨胀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已经并且会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普通人民的生活.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使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避免恶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货币供应结构的改变(存款比例增大)解决了现金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文章测算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认为它是稳步增长的.在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国、交通两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力挺工商业的带头示范和同业合作,以及政府对中交两行接管初期的某种督促,保持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中国市场较快走出困境;但政府统制金融的另一面则是扼杀了市场的活力,缺乏制约政府行为的配套改革,因此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埋下了非常不利的伏笔.  相似文献   

10.
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增量关系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亚平 《财经科学》2005,(2):154-16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扩张对货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增量需求, 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却与国外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普遍规律不尽相同.由于美国股市事实上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故本文将借助对中国和美国股市在货币需求问题上的比较研究,以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内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ritically evaluates 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China's GDP level and growth, as well a s its PPP GDP conversions, and,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it draw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both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t finds that although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ults have supported the down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level and the up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growth, they vary greatly, and that PPP estimates for China are also diversified. These estimates, if accepted, may substantially alter the existing view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particularly, its size, TFP level and catch-up performanc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data used in these studies, and particularly, the possible biases in their results thereby. It argues, however, that despite differences in estimates, they could still provide sensible boundaries for researchers to gauge the "real" values and hence assess China's "real" living standard and growt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新阶段改革的第一声春雷:集体林权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到2008年已经是整整30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阶段从2008年开始,中国改革仍然应该坚持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都在讨论研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我觉得这个文件写得比较好,全面、深刻、系统讲了一下问题.这个文件主要有三个好的亮点:第一,明确指出了农村"三农"问题症结不决的重中之重的根源,这个文件讲到了.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提供了一个金融理论创新的契机.若对这些危机深究的话,根源在实体经济.但是,很多危机的形式和过程与实体经济基本上是脱离的.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我想讲一点积极的因素.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层面和虚拟经济层面产生的关系.我们讨论中国向何处去,首先我们要看我们现在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现在确实是到了非常关键的转折的时候.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现代化第一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全改变了.在过去2000年里,18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33%左右.之后一路下滑,到改革开放前只占世界经济的4.8%,到了2003年上升到15%.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可以达到世界的24%.我想,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改革被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们要明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区别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8.
讨论中国改革问题,这个题目很宏大,关于如何认识从价值观上认识改革,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从价值观上讨论改革?二是用什么标准衡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改革是不是正义的?三是我们为30年的发展和增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从价值观命题来讨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到底怎样判断?我们认为是不太乐观,2009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深度下滑.第一,2009年GDP增速将跌破9%,保8%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而悲观认为2009年GDP增速将退到8%以下;第二,潜在GDP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供求不平衡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的选择:一个历史演进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看,中国曾经遗憾地错过了融入并主导16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机遇,作为其直接结果,晚明以来中国的经济贸易在外部因素的撞击下由盛而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走出传统的"天下主义"窠臼,确立平等而积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平台上,促使国家利益与民族经济利益的有机结合,以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