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合并旗下的两家电商网站,昔日家电连锁巨头终于结束左右互搏传统零售企业做电商的试错成本之高,远远超过他们自己的想象这是一次迟到的整合,却又正逢其时。12月3日,国美电器(00493.H K)宣布合并两家独立运营的电子商务网站——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网,统一在"国美在线"的大旗之下。原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总裁韩德鹏出任新公司CEO,原库巴网总裁丁东华出任副总裁兼库巴网总经理。"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更名为"国美在线",定位于面向  相似文献   

2.
用"21世纪是连锁的世纪"这句话来形容新世纪中国的零售业似乎恰如其分。从2000年开始大量涌现的各种各样的连锁店中,除超市之外,风头最劲的要数专业连锁店。从文化用品到家具、装饰、建材、服装、餐饮服务,特许加盟正在成为无数商人的口头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家电连锁。 在连锁浪潮的推动下,国美逐步演变为家电连锁的巨头之一。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190家门店,30个分部,30家配货中心,达到了30个省市的配送能力。2004年,国美更是自主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2日,“观澜湖2005胡润百富榜”在上海正式揭晓。这是胡润团队第七次推出“百富榜”,相关内容也将刊登在《百富》秋季刊上。36岁的黄光裕蝉联今年的中国首富,其财富达到了140亿元。在将国美电器成功上市之后,他旗下的门店截止2005年10月1日已增加至380家(其中200家已经上市),几乎比去年同期翻番。除此之外,他的北京房地产业务也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严介和的异军突起则是因为他的企业能够介入一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基础建设。而且  相似文献   

4.
国美电器短短19年里,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家电零售小店.成功打造成为一个在全国1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的家电零售连锁大型企业。国美先进的家电零售业态,极大推动了中国整个家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国美19年的创业历程,正吸引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5.
徐伟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略微晚了半个小时,他正在南京江北的一处地方看场地,回到办公室和董事长汪建国通了,个电话,谈了自己对该处门店人流量的一些看法。孩子王要在2013年之前在全国布下50家门店,对于动辄5000平米以上的卖场来说,客流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实体门店正在受到互联网巨大冲击时,徐伟宏却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事实上,这不是徐伟宏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铺店,上一次还是2006年前,作为汪建国的助理,参与了五星电器和苏宁、国美、永乐、大中的赛跑,那次"赛事"用三年尘埃落定。大中、永乐被国美收编,而五星则卖给了百思买。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国美集团(以下简称"国美")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关闭了100多家低效门店,彻底取消了进场费,同时按照"中塔店模式"及新的经营理念,对现有门店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7.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家电行业从来就不缺新闻,07年能够登上各大媒体头版的自然也不少,而最引人今年注目的当属格力连续的两次大动作了。首先是在3月14日,广州国美电器总经理高集群与广州格力总经理王韦权联合签署"国美-格力战略合作升级"协议,并宣布即日起格力空调将在广州国美旗下33个门店全面铺货销售,而国美也一次性向格力抛出了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6,(1):59-59
1987年元月1日,国美电器在北京成立。经过19年的发展,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成功打造为一个在全国1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400多家门店的家电零售连锁大型企业。董事长黄光裕在企业诞辰之际说:十几年的发展使国美电器公司经历了从成长到腾飞的历程,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我希望我的企业创造力和执行力兼备,拥有虎的…  相似文献   

10.
三月份以来,国内关于百思买(NASDAQ:BBY)的种种不利传闻甚嚣尘上:第二家门店迟迟不开张,关闭北京办公室、上海门店员工大批跳槽、或欲与国美联姻……  相似文献   

11.
危险性:股民为其埋单。进攻手法:“左右手互搏”。自身风险:如何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 2004年6月,黄光裕终于修成神功: “左右手互搏”,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幻,一夜暴涨40 多倍,上百亿的财富汇集黄光裕名下。并购手法之精妙,让诸多资本市场的资深玩家瞠目结舌、惊叹不已。黄光裕的“命门”在哪里? 业内专家详细剖解了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三步曲”: 第一,新瓶装旧酒,重组国美电器。黄光裕先成立了一家“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己拥有100%的股权。然后,把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中,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国美集团(以下简称“国美”)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关闭了100多家低效门店,彻底取消了进场费,同时按照“中塔店模式”及新的经营理念,对现有门店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重因素影响,2009年国美集团(以下简称“国美”)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关闭了100多家低效门店,彻底取消了进场费,同时按照“中塔店模式”及新的经营理念,对现有门店进行全面改造。  相似文献   

14.
因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一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监管部近日已就此事向苏宁电器询问。国美电器在网上发布了官方声明,董秘办有关人士称将尽快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说明此事;苏宁电器昨晚也出台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24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黄光裕主动让出在国美电器的行政职务,重新委任王俊洲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国美代理主席陈晓称王俊洲和魏秋立已收到黄光裕通过公安局发来的代其签立有关国美电器及黄光裕私人集团文件的委托书,"后国美时代"已经隐约出现了"王俊洲、魏秋立、陈晓"的联合职业经理人时代.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成都国美2001年年底进驻成都,目前已拥有成都市区17家门店、周边二级城市7家门店,员工1000余名,形成了包括成都六城区和附近区县的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17.
郭朝晖 《人力资源》2005,(19):56-58
作为已拥有200多家门店的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的销售额从2000年的30.2亿元到2004年的238.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大于50%.这种高速迅猛的销售增长掀起了震惊业界的"国美风暴",连东芝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田信正都由衷地赞叹:"国美10多年就取得了东芝在130年历史中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今年3月份"2005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36岁的国美总裁黄光裕纵声宣告:到2008年实现1 200亿的年销售目标,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国美电器是一家民营的新兴企业,没有上市融资,也没有实行郑州百文高度负债经营.对民营企业来说,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贷款也是不现实的.国美成功靠的就是自身连锁经营所积聚起来的巨大销售实力和资金周转速度.目前,国美电器在京、津、沪、冀等地拥有24家连锁商城,几千名员工,全面经销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近30亿元.自1998年加入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信息网络以来,国美电器的产品销售每月均居全国同行业榜首.2000年5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北京市亿元及营商场销售情况统计排名中,国美电器经销的空调、彩电、影碟机、摄像机中有71个品项零售量、销售额、销售量的占有率按商场排名均居第一.国美的流水一天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一年要销售6万台彩电,今年仅在北京市场上就销售了12万套空调.  相似文献   

19.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 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20.
王筝 《企业活力》2009,(5):24-25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行业调查,2007年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成为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前两强。其中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的销售额和1020家店铺的业绩排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位,苏宁电器以854.7亿元销售额和632家店铺排在第二位,估计2008年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这一格局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