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桂苓  陈东 《银行家》2011,(6):72-74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和对外偿付而持有的外币资产与手段,是国际储备资产的主体。持有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平衡国际收支及协调内外均衡发展。近十年来,由于中国的要素集聚能力、人民币升值预期、外贸政策和汇率制度导向及非弹性的汇率制度等因素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38亿美元,占全球储备的比重超过30%,并于2006年2月末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持续快增与流动性泛滥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中最为重要的储备资产部分,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  相似文献   

4.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备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当前I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中,黄金因其供给不足而使其国际储备功能受到削弱,实际上它已成为潜在的国际储备.一国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是极有限的.外汇储备是目前各国货币当局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形式.我国国际储备的变化情况主要体现在外汇储备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5.
外储管理优化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认为重心在于"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外汇储备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也是重要的国民财富。近十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06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巨额外汇储备在平衡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本  相似文献   

6.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得失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从而有效地调节市场,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使人民币在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那个过去一段时期反复讨论过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面对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我们确实需要从得失方面有所分析。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SDRS),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在日益发展的世界经济中,黄金已远远不能为国际流动资金提供充足的供给。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关联性的实证分析:1996~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为:货币需求机制和汇率安排机制。前者最终通过国际储备表现出来,而国际储备又通过"汇率安排途径"影响基础货币,最终影响货币供给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考察,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呈高度正向关联性;从动态考察,随着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增加,两者分别对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的作用效力不断增大。基于此,在汇率稳定目标下,要减轻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不适宜冲击,应主要从平衡国际收支和推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并兼顾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供给扩张和收缩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汇储备作为满足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信誉的一国重要资产,对经济运行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三元悖论"①,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可得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对国内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和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外汇储备对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影响,并提出了协调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储备概述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资产数量的多少往往体现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主体。各国持有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既是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又是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稳定。我国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如何改善和合理运用过量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祁民 《新金融》2003,(12):20-23
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无偿占有的、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能随时动用的资产.一般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种形式的储备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外汇储备.一国储备不足,可能会产生国际支付危机或因资信不佳而影响外资注入和汇率稳定;储备过多,又因增加了储备的机会成本,而减少了进口和投资,影响经济发展.截止2003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3465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能力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 《金融博览》2006,(5):32-33
外汇储备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例如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影响增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控制外源性通胀应发挥黄金储备管理的货币调控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及其规模调整,对该国基础货币及国内流动性的伸缩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储备资产中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的构成比例并不合理,静态的黄金储备余额管理方式不能有效地应对国际收支失衡引致的国内货币失衡即通货膨胀问题。缓解经济外部失衡产生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稳定人民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需要构建我国黄金储备的比例管理制度,发挥黄金储备动态管理的货币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6,(5):4-4
4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证实,到今年2月份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表明,到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又达8751亿美元新高。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平衡国际收支,抵御金融风险,拓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中的一种,适当的外币储备能够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本国币种的汇率、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综合提升国力.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储备风险也随之逐渐增大,在多种外币储备风险当中,币种结构风险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币种结构风险测度,进而评估出适合不同发展环境的最优币种,能够实现资产结构的有效调整.基于此,本文就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风险测度及优化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定义及现状分析外 汇储备是指由一国官方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或货币汇率波动时可以动用可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和其他随时可转换成为这些货币的资产。  相似文献   

17.
郑润祥 《中国外汇》2006,(12):58-59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连年顺差,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国际收支失衡。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央行提出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外汇资金运作理念,给企业和个人更多使用外汇的自主权,避免外汇过度集中到中央银行,缓解央行对冲压力。将国家掌握的外汇储备向银行、企业和居民个人分流,以实现外汇储备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外汇储备是指各国普遍接受的通货储备。一国的外汇储备包括在货币当局控制之下的随时为国际收支融资的金融资产。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化,我国已由过去计划  相似文献   

19.
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是一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量并非越多越好.国际储备量过多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过少又会使一国资源配置扭曲以及增加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心的风险.因此,国际储备的供应及其增长率应能满足经济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达到合理利用内外二种资源,使持有储备资产的成本和收益相等.  相似文献   

20.
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对经济起着重要影响。我国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在维护汇率稳定、国际信誉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从这种背景下出发,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