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农村信用社要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 过去,中国的银行业对信贷资产主要是按合同期限履行情况进行分类,即所谓的正常、逾期、呆滞和呆账四级分类。这种分类办法是1995年开始实行的。相对于过去来讲,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实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贷款风险。比如,一个企业一笔贷款合同签订的期限是一年,但这个企业可能根本没有偿还能力,但由于贷款合同期限来到,按四级分类这笔贷款就属于正常贷款,这显然是不准确的。怎么解决呢?大概从1998年开始人们借鉴国外的有效做法,将按合同期限进行的贷款分类试行按贷款实际风险进行分类,亦即五级分类;  相似文献   

2.
贷款的风险分类法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贲 《武汉金融》2002,(5):20-22
一、"五级分类法"与"一逾两呆法"的比较 1、"一逾两呆"分类方法 "一逾两呆"分类方法是财政部1988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规定的分类方法,以期限为基础,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个档次,其中后三类为不良贷款,简称"一逾两呆".一逾两呆的划分以合同逾期期限为准,逾期1天,贷款为逾期贷款,超过1年,贷款为呆滞贷款,呆账贷款的认定则要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与认定.2001年8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呆滞贷款的起计期限由逾期超过1年调整为超过180天.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贷款分类、判断采取"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并行,并以"一逾两呆"为主的贷款分类方法.从商业银行实际运作情况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一、贷款两种分类方法的利弊分析 现行"一逾两呆"的分类判断标准以期限管理为主,管理上比较直观,统计口径清晰,便于操作.对贷款逾期的罚息易被借款人接受.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风险程度认定上程序化.如逾期一天的贷款就反映为不良贷款,这与一些企业实际上某一时点资金周转不到位贷款无法归还的情况有悖.而国际惯例一般贷款超过90天以上才化为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是根据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做出评价的贷款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审核借款人偿还能力和还款意愿记录为主的一种更加审慎、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它不仅包含贷款质量分类的结果,也包含贷款分类的过程。通过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可以有力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深刻揭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更加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进一步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中必须要做好下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贷款风险度量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剑波 《海南金融》2004,(10):28-31
防范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贷款风险度量是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描述了贷款对象、形式、期限和形态对于贷款风险度影响的差异性及其风险权数的确定,重点探讨了贷款风险度量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决策审批、信贷检查、风险监测及控制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现行贷款分类方法的主要弊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把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四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这种分类法实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确立和四大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以期限为依据的贷款分类法弊端日益显现:(一)信贷资产质量识别滞后,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我国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法主要以贷款是否逾期以及逾期长短进行认定,对于贷款风险只能事后发现和控制。而未到期贷款并非都是正常贷款,也存在大量的隐形风险。如有的贷款虽未到期但贷款人已丧失还款…  相似文献   

7.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贷款风险管理的科学化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贷款管理时不但要将五级分类作为一种分类方法来使用,更重要的是透过五级分类的理念,来指导和完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工作,预见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998.7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67个。但中长期贷款期限长.金额大.加之农发行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健全、外部经营环境比较复杂、风险评级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中长期贷款风险管理的难度。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中长期贷款风险管理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贷款风险分类的原则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分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贷款分类时,要判断贷款最终是否能够偿还,或者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是以还款可能为核心,而不是以贷款是否逾期或逾期时间长短为标准,这才能反映贷款的风险和真实价值.其次,还款可能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方面.还款能力由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还本付息情况决定;还款意愿由借款人的信誉、管理层素质、银企关系、往来情况和信贷管理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贷款分类,目前采用"五级分类法"(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辅以"四级分类法"(贷款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来进行分类管理.这些分类方法只是评价贷款风险的工具,它们能不能够真实、客观和合理地反映银行贷款风险和质量,在于它们是不是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环境要求相适应,是不是与现行的贷款制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人民银行发布<贷款风险分类原则(试行)>以来,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践证明它较"一逾两呆"的分类方法能更科学地揭示贷款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程度,能更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工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或难题,尤其是在贷款分类标准的具体应用和贷款质量认定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些标准界限难以把握,有些定量标准计算较繁琐,与中国国情及企业管理现状尚有一定差距.为有效推进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迫切需要制订一套新的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以期限性标准为主,以判断性标准为辅"的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贷款风险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是适应以风险监管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自身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必须树立贷款风险管理理念,构建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和贷款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步伐,加速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尽快建立贷款风险内部评级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浅析贷款五级分类与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又称贷款风险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力法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是我国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建设,它将对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将告别贷款“一逾两呆”的“期限分类法”,走向贷款风险分类法。本文认为,对于贷款风险分类这种以风险为核心的贷款分类制度,要通过科学的和积极的运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加强贷款风险管理,是适应以风险监管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自身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必须树立贷款风险管理理念,构建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和贷款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加速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尽快建立贷款风险内部评级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宓福驹 《金融论坛》2002,7(2):13-15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贷款进行质量分类,但按<贷款通则>划分的"三项贷款"(逾期、呆滞、呆账)与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划分的"后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之间有较大差额,形成不良贷款分类上的"剪刀差".作者分析了这种"剪刀差"产生的根源,认为主要在于商业银行是否及时地识别了贷款的潜在风险,并指出"五级清分法"弹性过大,目前尚不具备普遍的操作性.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后三类贷款"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包括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和银行自身的不足,特别提出要及时识别和防范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现的潜在风险.最后就压缩贷款分类中的"剪刀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农总行的有关政策规定,贷款分类管理将从过去的以期限管理为主改为以风险管理为主,对以风险为标准划分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均赋予了核心定义和特征。从浙江省贷款风险分类的试点、培训到全面铺开、总结验收的整个过程看,笔者认为,成功的信...  相似文献   

18.
周凯 《金融纵横》2008,(10):33-36
风险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国际实践证明,风险限额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集中性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和控制,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出发,介绍了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组织框架,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住房公积金及贷款信用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其管理与贷款逾期回收风险也在增强。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清收住房公积金挤占挪用资金及项目贷款;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监管体系;强化内控约束机制和规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住房公积金及贷款信用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其管理与贷款逾期回收风险也在增强。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清收住房公积金挤占挪用资金及项目贷款;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监管体系;强化内控约束机制和规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