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和谐思想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中西方早期哲学有关"和谐"思想的萌芽,和谐思想与社会转型学说,以及实践哲学的角度看和谐思想,可以认识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鲜明特色"和根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鲜明特色"体现在,实行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民生为战略重点,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建设,以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为主旨的外交战略。而其"特色"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表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的历史必然性,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要求在中共的领导下,立足中国现状基本国情,将经济建设放于首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致力于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民主、文明、和谐的全面发展。"而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民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完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生思想’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从而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生勇 《发展》2007,(11):119-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也为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其中包括精神文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文化理论.虽然国际国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依然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与时俱进地研究和部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万飞 《魅力中国》2014,(15):317-317
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之中,加强宗教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法制建设对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逐步实现宗教和睦,社会和谐,才能为国家发展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和谐、团结、有序的社会环境。本文试图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法制建设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中国特色宗教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基本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政治、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阐述,提高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坚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四个坚定不移"丰富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宝贵财富。"四个坚定不移"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原则和一般方法。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四个坚定不移"具有更为现实而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北方经济》2009,(21):71-7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长期以来对社会和谐目标不懈奋斗和追求的新的重大突破和推进,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割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要坚决抵制"非毛化"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4.
郭峦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122-124,1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探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四方面的基本内涵,提出旅游业具有强大经济和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并把“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之一,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六中全会决定是我们党对和谐社会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全党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2011,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是当前一个重要而必须破解的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公平、正义、和谐”这一价值目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广泛的社会诉求。“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范畴,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问题,主要围绕这一布局的现实依据、形成过程、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