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献综述法、博弈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农民的心理出发,了解促进和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研究发现:经营大户看到规模效益的同时担心转出户心态不稳而无法获得成果;种田能手想通过扩大种植范围增加收入却由于农业投入资本高,效牢低而犹豫不决;进城务工者想将土地流转出去义怕失去生活保障.为了给土地流转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打消农户的心理顾虑,进而分别从政策、制度、服务体系及技术平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能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促进土地流转进程.  相似文献   

2.
林地流转不仅是我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对浙江省4个县(市、区)228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了DID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流入对农户人均林业收入、林业收入占比和人均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林地流出对林业收入占比存在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行为机理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剖析了相应的流转策略。研究表明,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收益水平及流转交易成本水平是农户流转收益和社会总收益水平变化的三个关键决定因素。可以采取提高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增进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机会及收益水平和降低流转双方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提升农户及社会的流转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户林地流转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江西省30个县抽样调查228个有效样本的数据,对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logistic模型对林地流转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承包年限、林业经营风险、林改前的经营方式、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林业投入和林业收入增加程度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影响农户对林地流转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农户林地资源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流转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林地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但目前中国林地流转规模和速度都较低,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本研究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对影响林地资源流转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规范和促进林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指出了目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一些特征:农户林地流转的发生率还较低,但林改后较林改前有显著提高;农户林地流转尚未达到一定规模,距离真正的林业规模经营还相距甚远;农户林地流转的范围主要局限在本村村组内部,但林改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林地流转的期限比较确定,林改后租赁期限明显较林改前租赁期限长。该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林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反租倒包”农地流转中农户博弈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反租倒包农地流转模式的形成机理出发,建立了反租倒包参与主体关系模型,利用博弈论对参与主体的关联关系和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反租环节,如果农户对掌权者的掠权行为采取容忍态度,结果必然导致农户土地权益受损,如果农户反抗,则存在三种可能的博弈结果:和解并取得和解金、上诉并可能取得赔偿金和继续容忍,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农户采取行动的坚决性和谈判能力的高低。在倒包环节,设计了一个带有激励约束性质的合同形式,博弈结果表明:固定工资条件下,由于农户劳动的部分属性由自己控制,农业企业难以度量和监督,部分劳动属性会落入共有领域而被农户以较低的成本或无成本获取,表现为偷懒和不作为,而绩效工资则能有效调动农户的积极性,降低均衡偷懒概率。在保障农户预期收益稳定和农业企业对工资波动性需求之间寻求一个有效的平衡,从而得到一个博弈结果下的契约形式。最后以两个典型的调查案例实证了本文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10个县(市)274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转入模型、转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将农户分化分为农户收入水平上的分化和农户职业上的分化。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农户收入水平对福建省农户的林地转入行为在统计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对农户林地转出行为也有负向显著的影响;农户职业分化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却对农户林地转出有正向影响。基于研究提出以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林地流转、建立林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林地流转保障体系、完善林地产权管理制度、合理引导林地租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变化促使农林业农户劳动力发生转移,对林地流转造成一定影响。采用IV-Probit模型及估计方法,分析了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情况抑制了林地转入,但却促进了林地转出。希望通过分析,实现非农就业转移稳定、长期、有效发展,推动农户间林地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我国土地制度的施行使得农户拥有较多小块土地,家庭农场实现连片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获得规模连片土地,家庭农场与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协商时,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的意愿如何值得探讨。因此本文研究目的是对家庭农场实现规模连片生产提出建议,期望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方法]博弈分析法。[结果]家庭农场存在从农户手中转入土地困难,转入土地意愿不强的现象,家庭农场弱转入土地意愿的根源在于土地租金过低、农户转出土地净利润过低、实际转入土地意愿过低。[结论]由此文章提出了3点建议:(1)尝试"确权不确地,确地不确人"的确权政策(2)创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所(3)工商资本下乡租田的做法需谨慎。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基于公共地的悲剧模型,构建经营性土地出让中各供给主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模型框架,并以此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多个供给主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会导致土地供给趋于饱和并且会进一步导致土地供应过量。研究结论:提出建立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以土地储备为基础的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策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项目2011—2016年的连续监测数据,考虑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采用IV-Probit模型及其估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程度对林地转入有抑制作用,但对林地转出具有促进作用,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长期、有效、稳定的非农就业转移这一问题上做出相关努力,以促进农户间的林地流转,最终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挖掘集体林地流转模式多样性的普适性规律,为促进林地流转和完善林业经营体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交易费用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对浙江省的三个集体林地流转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交易属性会通过治理结构属性影响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研究结论:林地流转的资产专用性、盈亏不确定性、流转规模作为主导交易属性对流转模式的要求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流转模式选择,村集体的加入是提高治理效率、促进林地流转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了政府、林管部门和农户为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而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期满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机理,最后通过博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土地转出中的各方利益博弈和家庭分化导致小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存在较大差异。为能清晰掌握影响小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因素,文章以有关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33篇文献为基础,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效应量汇总、同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和Meta亚组回归,得出以下结论:(1)受教育程度、非农收入、政策认知和社会保障对土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2)从效应值大小来看,政策认知为最主要影响因素;(3)流转政策越完善、质量越高的期刊越能体现家庭收入对土地转出的作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能体现家庭收入对土地转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群体内部福利变化程度与福利差距。研究方法:在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法综合测定农民福利功能性指标的权重,并在此之上构建失地农民福利指数,并测度其变化及群体内福利差距大小。研究结果:(1)以广东省为例的研究表明,农地城市流转后农民总体福利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福利指数水平较低,远低于0.5;珠三角、粤西的失地农民福利改善明显,而粤北变化不大,粤东有所下降。(2)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阿特金森指数反映的失地农民内部福利差距在流转后进一步拉大,省内4大区域间的福利差距在流转前占比较小但流转后显著变大。研究结论:运用二维赋权法和三类不平等指数量化分析失地农民内部福利变化与福利差距更为客观、全面。  相似文献   

17.
征地制度改革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剖析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静态分析的缺陷,厘清征地制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和把握征地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演绎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收益—成本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征地制度改革要得以推进,改革所产生的收益—成本要具体化为参与方利益集团的收益与成本之比较。研究结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三方各自追求效用收益极大、成本极小的互为因果的博弈行动驱动着征地制度改革的演进,演进方向应是创建Pareto改进的非零和博弈的规则。而参与改革三方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决定了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 找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所在,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三方博弈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用地企业三方博弈均衡结果取决于风险成本、交易成本、收益分成比例等参数的大小;上述参数值的大小受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的影响。研究结论: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降低交易成本是流转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影响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劳动力数量、家庭月收入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林农林地转入意愿;农户在流转决策时,市场、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交易制度、公平落实采伐指标、发展交易市场、建立合作组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