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营者激励约束均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有效均衡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不同公司治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激励、约束均衡机制。影响激励、约束均衡的主要因素有经营者选择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外部环境约束机制、报酬激励与约束成本。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为美英日德韩不同治理模式下企业具有相同绩效的原因提供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为我国企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
蔡东方  孔淑红 《技术经济》2017,36(9):124-130
通过构建不完全契约理论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了PPP模式中的融资约束和融资激励对公共产品提供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结果显示:私人融资的专业性可以提高公共产品合意程度,但是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会抵消其专业性带来的好处,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对政府提出建议:必须打破融资约束和制度歧视,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公共产品提供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是经济活动的动力,但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本文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概念的相对性出发,探讨个体、地方政府、国家在经济活动中本位利益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离。纯粹的市场效率追求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时如果无法有效约束个体理性的本位利益追求与政绩偏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逻辑必然导致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要在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与集体理性的“共同信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并进行追加性制度投资。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激励性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W=s bQ中b值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上。该模型假定Q是一个客观、可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该模型的假定在很多情形下是与现实背离的。这种偏离直接对该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将线性激励契约模型扩展为W=s b(Q1 Q2),即同时考虑客观和主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激励性契约模型的基础,并在此基本框架下讨论该模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矿业监管博弈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在执行矿业监管权时,通常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矿业政策执行力度范围限定与中央政府博弈。基于由此导致的矿业生产外部性,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目标偏好和效益函数,利用经济博弈论和矩阵对策,试图寻求矿业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尝试在利用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借助贝叶斯理论分析,提出贝叶斯风险成本诱导机制,进而得出在该机制的激励约束下矿业监管倾向于帕累托有效。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为制定我国的能源资源开采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风  张青 《当代财经》2006,(5):67-70
独立董事制度自20世纪末引入我国以来,并未带来公司绩效的显著改善,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并相应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构建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提高政府信誉度和美誉度无疑是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保持国家稳定的一个源动力.对公务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已日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索.事实上,公务员的权利监督及其激励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年薪制为主导的薪酬契约设计中,管理层低持股困境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国有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金字塔式控股结构是其症结所在.建议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类推进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从产权架构顶层设计出发探索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改革范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集体行动理论与社会嵌入理论为基石,以演化博弈为分析工具,通过解构乡土社会嵌入对集体行动逻辑的生成机制,构建农村社区成员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总体框架。在总体框架下,基于不同的乡土社会嵌入条件,农村社区成员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收益、策略选择迥然相异,弱社区记忆的社区成员仅仅作为经济人理性地计算来自于公共产品供给的直接性收益,而强社区记忆的社区成员同时也作为社会人权衡通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所形成的关联性收益。本文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强社区记忆的农村社区能够收敛于合作互惠的演化稳定均衡,而弱社区记忆的农村社区无法有效组织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10.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与约束存在低效率问题,要解决低效率问题,仅从提高代理人收益,出让部分剩余索取权的角度解释是不够的,可以微观的角度,引入博弈分析方法,探究转归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特征,进而得出阻碍旧制度变革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湘泉 《经济师》2005,(5):15-16
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如何促使代理人更为积极有效的行使委托人赋予的代理权以及更好的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包括用博弈的分析方法,文章也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委托代理关系,但侧重点是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然后又建立了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策略解及其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契约角度研究知识员工的激励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李明智  韩娜  吕荣杰 《经济师》2005,(1):53-53,55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在分析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心理契约在知识员工应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员工的激励模型,为变革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独特思考激励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碳排放约束机制持续深化推进的现实背景,论文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碳价、碳补贴、感知系数等参数,构建碳排放约束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供需双方的决策过程以及博弈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策略会根据不同条件发生动态变化,没有任何一方具有严格的优势策略,且博弈系统演化均衡点受到碳价、碳补贴和碳积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绿色技术创新供给端的碳约束机制和消费端的碳激励机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值得推广。另外,刺激绿色产品需求是优化绿色技术创新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契约的创新人才管理及其激励相容约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创新人才及其心理契约本质特征出发,详细分析了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的动态机制模型、违背食言模型和违背来源模型,从而构建了心理契约与创新人才资源管理关系动态模型,设计了降低创新人才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后小仙 《当代财经》2012,(11):35-45
政府的投资冲动是突破预算约束的内在动力,现行的行政体制促成了当前我国政府公共项目投资过热的偏好。合理的公共项目监管治理不仅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形成多方制衡的格局。我国虽逐步建立"三位一体"的公共项目监管机制,但现行的监督机制效果并不理想。构建基于合作契约的公共项目监管治理模式,完善各利益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矛盾的友好解决,将能够最大限度地规范公共项目投资预算软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进入权激励视角出发,指出了资本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局限性,将知识资源作为重要变量纳入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合约,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和知识两变量的企业收益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要素贡献率,存在一种激励的替代性变化,显示出知识资源的不可或缺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资源粘性和资源投入水平,揭示企业的最优委托权安排与资源的粘性和投入水平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知识资源由于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使其具有高度的粘性,再加上知识和资本的合作博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知识投入水平高低会影响最后的动态均衡结果,因此应该获得更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7.
对于商业银行出现的“惜贷”现象,不少学者从信贷市场中银行与借款者之间博弈的角度来加以解释。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在强调风险防范的同时,未能建立起一套适当的补偿激励制度,由此造成的激励与约束不对称才是导致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从改进信贷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作者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改进制度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马艳 《当代经济》2008,(4):158-159
装备采办在职培训是采办管理机关与采办人员之间的博弈。文章分析了装备在职培训的“囚徒困境”现象,并通过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指出只有当博弈的双方更重视长远收益时.采办管理机关对装备采办在职培训进行投资、采办人员付出努力、采办管理机关遵守对采办人员的收益分享承诺是一个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9.
20.
陈海霞  钟映竑 《广东经济》2016,(14):134-135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政府、电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与分析发现:政府对诚信销售的电商企业的合理补贴,对违法销售的电商企业以及故意知假购假的消费者的惩罚,有利于构建健康的网购市场.为了进一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设计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网购市场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