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征1区块储层存在低孔、特低渗透的特点,结合区块采取的2口井措施改造存在的高压,加砂困难等难点,调研了国内外类似储层改造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储层降低施工压力的方法和改造的技术对策。提出了直井大排量分步加砂压裂,裸眼水平井多级分段压裂改造,通过低摩阻、加重压裂液体系的应用,配套压裂施工管柱优化、高压泵组和高压井口,进行大规模压裂改造实现此类储层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2.
大平探8井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史不扣村二组.构造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目的层储层岩性以深灰色含云灰岩、深灰色云灰岩、灰色灰云岩为主,储层以裂缝孔隙型为主,部分层段可能发育裂缝.研究决定对水平段井深3210-4210m进行酸压加砂压裂改造以提高单井产量.通过对目的气层酸化压裂和试气作业,评价气层,求取气层产能,获取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参数,为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针对低渗透薄储层、小储量边际油气藏以及稠油油气藏进行开发时,水平井技术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而在进行水平井开发作业的过程中,时常遭遇天然裂缝欠发育的低渗透地带,会影响水平井的油气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其进行压裂酸化改造。本文结合水平井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对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水平井的开发和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探明储量占全油区的15.8%左右,属于地质构造复杂的断决油气田,储层物性差,具有低渗、埋藏深、层多、层薄、跨距大、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大部分井层需经过压裂改造方可投入生产.相对于直井来说,斜井压裂加砂更困难,易砂堵.针对斜井压裂难点,开展了大斜度井压裂造缝机理、工艺技术现状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射孔优化、前置段塞加砂工艺、降滤失技术等压裂工艺技术研究,指导现场施工,施工成功率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5,(28):137-138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低压低渗、致密的储层开发进度的加快,压裂改造在致密油气藏中的增产效果被广泛认可,各种压裂新工艺不断被引进,形成了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为主,其他工艺为辅的压裂改造模式。但是,由于不同工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引进新的压裂工艺进行试验对提升改造效果有很大意义,为此,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开发中引入了体积压裂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体积压裂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张超会 《价值工程》2011,30(29):70-71
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田增加单井产量、确保油田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经过现场试验后,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截至08年底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在FY油田现场施工12井次,措施成功率100%,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现场实践表明,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增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屈策计  白江  冯全宏  梁峰 《价值工程》2013,(27):294-297
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有长6、长8、及长9等开采层系,均具有低孔、低渗透、低压、低产等特征,一般不经压裂无自然产能,但是常规水力压裂改造后,单井产量低、产量下降快、油田稳产形势严峻,严重制约了三叠系油藏的有效开发。本文针对三叠系主力油层长6、长8和长9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吴起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水力压裂改造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改造先进技术理念,以储层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体积压裂的增产机理及在吴仓堡油区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吴仓堡油区三叠系油层体积压裂的工艺设计模式,为吴起油田低渗透、低压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隋明政 《价值工程》2014,(24):40-41
水平井井眼穿透油层的长度长,单井产量高,使没有开采价值的油藏具有工业价值,使一大批死井复活,对于开采像大牛地气田这样的低渗透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水平井水平段压裂过程中,整个压裂过程是一种水平变质量多相流动,该流动受完井方式的影响很大,完井方式不同,边壁入流的方式不同,对主流流动的附加阻力不同,从而导致流道中的压降分布变化很大。本文将对压裂过程中变质量多相流进行分析,对影响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压降进行计算,为以后的压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5,(8):54-55
文章介绍了大港油田孔南地区孔二段的开发特征,对该地区官38-16断块孔二段储层岩性、物性及埋藏深度进行分析后认为,该储层具有储层物性差、泥砂岩薄互层、原油粘度高、粘土含量高以及井身斜度大等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对压裂工艺和参数进行了研究优选,优化压裂液配方,应用线性加砂和粒径组合技术,提高加砂强度,加大压裂规模,压后快速返排。通过现场实施提高了单井产量,油井稳产期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10.
完井水平井长水平段过程中实施压裂的相关工艺所存在的难题,大大限制了油田中天然气及其相关资源的开发。而这种需求又切切实实地存在于各类低孔低渗透砂岩油田当中,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此类油田。这种油田的油藏的开发利用往往十分困难,在进行完井操作之后的油井的产量也无法满足成本需求,其衰减率低也导致了进行的开采周期短。对于这类油田往往会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技术,但此类新型技术还有许多可供讨论的技术细节。文章基于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从细节层面改进在低渗透油藏中此类工艺的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元坝121H井海相气藏埋藏深,水平井垂深超过7000m、井底温度高、压力高,对水平井钻井提出了极高要求。为了高效开发元坝海相储层,完成"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中石化在元坝121H井进行先导攻关。文章重点分析了元坝121H井造斜段及水平段施工难点,探索采用耐高温螺杆钻具配合耐高温MWD控制井眼轨迹,总结了一套针对元坝区块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营11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将是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以胜利油区东辛油田营11低渗透油藏为例,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必须以低渗透油藏油气渗流理论为指导,以精细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潜力为基础,以井网精细加密调整完善为核心,优化直井井网、水平井井网的井网形式和井距,优选储层压裂改造技术,配套全程的油层保护,精细注采调整技术,达到全面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尕斯库勒油田E32油藏目前单井产量波动大,稳产难度较大。油藏应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为主要思路,以控水稳油为主要目的。同时摸索油井进攻性措施效果,本文通过研究油藏跃2-3井压裂效果,以该井为基础,编制该油藏压裂开发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单井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川西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渗流特征。研究表明,气藏水相圈闭伤害严重。经过长期探索,针对川西中浅层气藏的储层特征和水力压裂返排要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配套工艺,实现了降低水相圈闭伤害、提高液体返排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压裂改造技术是低渗油田开发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从储层的地质论证出发,以室内试验为基础,通过总体压裂技术及各项压裂技术试验,以及现场各环节的质量把关,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了油层保护,提高了单井产量。压裂改造工艺的研究应用对瓦窑堡油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兴的、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但如何高效、持续地开发水合物仍然是困扰科学界的难题。并且中国南海神狐海域赋存泥质孔隙型水合物,储层物性较差,更是加大了水合物的开发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注热水吞吐联合水平井压裂开采水合物的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水合物分解的波及面积,并为储层提供大量热以保证水合物高效持续的分解,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相比于导流能力和裂缝半长,注入温度和日注入量才是影响注热水吞吐联合水平井压裂开采水合物开采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常规压裂液体系对低渗低压储层带来的二次伤害,使用低伤害工艺以减少储层基质渗透率和支撑裂缝伤害已成为储层改造的重要研究课题,苏东气田作为苏里格压裂新工艺、新技术试验田,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有两种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超低浓度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体系和阴离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截止2012年底西南井下已成功运用这两种技术30井次,并取得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水平井钻井工业中空套管砂塞暂堵分段压裂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在水平井钻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研究出了一种水平井空套管砂塞暂堵分段压裂技术,这一技术在某井上被成功实施,并且最终发现沙塞暂堵隔离的效果十分的明显。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在六区克下组开辟试验区进行砾岩油藏二次开发试验。针对油藏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常规压裂形成的水平缝剖面动用程度低的问题,结合地质研究,利用屏蔽暂堵压裂技术实现堵旧缝换层压裂的目的,从而提高剖面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取得理想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制约高压低渗油藏女20断块开发水平的因素在于井距偏大,难注难采,欠注矛盾突出,文章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方法,通过缩小井距、储层压裂改造、攻欠增注等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大大地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