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创新驱动为研究基点,探索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强调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振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创新驱动对于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路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的过程,导致中美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战略发展目标重叠与国际资源的争夺上。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贡献度偏低,创新驱动转型是必由之路,但美国“再工业化”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制造了种种障碍,亟待突破。为此,中国也应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寻求启示,以明确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蔡勇志 《发展研究》2013,(11):61-65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了促进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推出了“再工业化政策”.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内容和实施成效,重点分析了它对中国吸引外资和商品出口的双重影响,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发挥中国大规模制造的优势,提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合理利用“两个市场”,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去工业化进程明显,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考虑,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最大化寻求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进程中的机会,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应当正视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再工业化发展,呈现出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工业发展、美国和欧盟力求工业领导地位等特点。全球再工业化浪潮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带来启示,正确看待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快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创新性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针对虚拟经济极端膨胀与实体经济弱化提出的“再工业化”为背景,以形象反映产业价值链特征的“微笑曲线”为基础,主要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融合度的角度,依据中国“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重点年份的中美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美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研究表明,从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分布格局来看,中国趋于低端,美国制造业趋于高端且结构平衡稳定,但中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两国差距正逐年缩小;从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融合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在上下游与服务业的融合都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科技研发方面。  相似文献   

6.
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法、意等欧洲主要国家在其去工业化过程中,转移低端制造业而保持高端制造业,但不乏“空心化”等负面影响。为应对石油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同时,在个别产业领域断断续续推进了“再工业化”。1991~20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去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服务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逻辑是荒谬的,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远远大于其对再工业化的间接支持。而对去工业化作用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一些学者从就业结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的研究范式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在"再工业化"背景下,西部传统产业由于存在总量不大、技术水平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三重压力"和"双重威胁"。应当通过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引领、培育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等途径促进西部传统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8,(5)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经济发展的全局影响也十分深远。文章从界定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背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防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等概念出发,探讨了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浪潮: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纷纷采取“再工业化”战略重塑本国竞争优势.文章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发生背景以及各国的实现路径、战略举措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和对城市发展影响极大,它改变了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引发了产业构造变革,随着新型产业出现,城市化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但是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工业化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资源利用的多元性,也忽视了城市化发展与产业发展多元的特质,造成了大量历史文化建筑、遗迹地的破坏.本文以洛阳为例,探讨工业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该如何再开发,才能实现城市的文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源泉的创新驱动是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信息生态平衡、信息化建设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生态平衡支撑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根据技术水平、信息化水平及产品的不同科技含量,将陕西省制造业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与高水平行业。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剖析不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生态失衡问题,进而提出提高信息人能力、完善信息环境建设、加大信息服务业投入等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业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该文从分析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能力现状入手,提出了在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装备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国际背景下,急需加快提升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构建农业装备制造业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机制,这对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11)
创新驱动是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换挡期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策略,这对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制造业来说也显得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文章从界定创新驱动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出发,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行创新驱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化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升级,制造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制造业在中国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产业主体,是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技水平的集中表现。制造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生产产业的主要支柱,是永恒发展的产业。制造业是社会需求最大的产业,包括国家建设的资本品制造、工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消费品制造、人民健康所需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制造、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制造,以及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制造。制造业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关系到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强大与安全。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居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制造业,尽快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从制成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角度分析“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及世界整体经济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前景预测,进而得到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郑志来 《经济纵横》2015,(4):115-119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相似文献   

18.
1新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目标。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商,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19.
20.
胡长顺 《生产力研究》2002,(6):180-181,184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来看 ,制造业在一个国家工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既有的制造业为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通过振兴西部制造业可以实现西部地区飞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