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当研究我国各区域的经济金融特征,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区域发展的定位、目标和战略。本课题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金融特征、发展趋势和前景及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剖析各商业银行在以上三个区域的发展策略。课题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揭示三个区域的经济特点、加速发展的推动因素、发展的前景及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具体机遇。  相似文献   

2.
熊彬  邓成波 《财务与金融》2023,(4):41-48+71
近年来,金融科技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体系进行风险控制的新工具。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GARCH-EVT-Clayton-Copula-Co Va R模型,测量样本区间内16家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及系统性风险溢出值,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进行风险控制存在增强和减弱两条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能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商业银行规模、总资产收益率、存款负债比、杠杆率以及非利息收入占比等因素也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当研究我国各区域的经济金融特征,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区域发展的定位、目标和战略。本课题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金融特征、发展趋势和前景及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剖析各商业银行在以上三个区域的发展策略。课题共分两个部分,本期刊登的第二部分将介绍和分析三个地区的金融业特征、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3年以来,受内外部叠加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回落态势。而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也逐步放缓。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走低,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放缓。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基于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对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进行了考察,并从金融生态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接续发展和策略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2013年以来,受内外部叠加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回落态势.而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也逐步放缓.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走低,导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放缓.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基于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对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进行了考察,并从金融生态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接续发展和策略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基于商业银行视角,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再具体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应对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科技企业大力进军金融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优势正在被不断弱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适当降低传统利息相关业务的比重,大力发展进入投资业务是当前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投资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投资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金融投资业务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 SVAR 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监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目前金融脱媒现象正在快速攀升,呈上升趋势的金融脱媒现象被政府和媒体强烈关注,金融脱媒现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面对金融行业的强烈冲击商业银如何做出自己的调整,发挥自身优势来应对脱媒现象。本文将从金融脱媒的原因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我国有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发挥商业银行的最佳职能。  相似文献   

11.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银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有些则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案例,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信息时代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席卷而来,互联网金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业务模式构成不小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不断占据原来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银行为了维护原有的份额,不得不对其原有的业务模式进行改良,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其意义深远。本文首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原有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的影响,通过分析找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调整的对策及其他辅助办法,促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金融开放为切入点,选取2010~2018年22家上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采用Panzar-Rosse模型测量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检验金融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不仅可以优化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而且在金融开放中尤其是资本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对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永志 《中国外资》2012,(10):65-66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的核心,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式,通过对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4季度至2011年3季度的季报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中间业务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总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作用,促使银行进行业务的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使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的问题,给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金融正以数据化、技术化和场景化的发展方向影响着金融秩序,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 2011-2019 年我国数字金融的数据以及16家商业银行的财务年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并主要从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商业银行产生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利用数字金融优势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表,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的核心,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中间业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式,通过对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4季度至2011年3季度的季报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中间业务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与总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DEA方法算出2012年和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并对16家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影响因素选取了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稳定性,金融创新能力,股权结构和资源配置.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取逐步回归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即不良贷款率和金融创新能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最显著,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各地区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整理计算200845条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息构建商业银行竞争指数,实证检验2011—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商业银行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剧了地区商业银行竞争;消费需求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地区商业银行竞争的中介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商业银行竞争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者已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进行了诸多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择方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结合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冲击较为明显,因而商业银行可通过改革创新应对其冲击;在长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稳定性影响不显著,说明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即中国银行业长期的稳定发展是促使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为监管部门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