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行如何适应公开市场业务搞好经营管理□梁萍1996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债公开市场操作系统正式启动,它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已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2.
吕世蕴 《中国金融》1997,(11):21-24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实践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常务副主任吕世蕴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深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调控的方式由直接调控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引入公开市场业务,正是建立和完善间接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  相似文献   

3.
张静 《金融研究》1994,(12):55-58
武汉:中国试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理想之地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行长张静公开市场业务,其实质是一种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经济手段。与其它调节手段相比较,公开市场业务是唯一能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它才波西方国家誉为货币玫策工具中的“法宝”。就...  相似文献   

4.
2002年.面对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不断上升的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大幅度增长的局面,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试图以正回购保持基础货币投放的稳定。然而,人民银行所持有的可用债券数量不断下降,使得正回购这一操作方式的持续性难以为继。此时,人民银行决定采用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方式来继续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数量的上升。2002年9月24日,人民银行与有关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协商同意,  相似文献   

5.
《南方金融》2005,(3):67
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28日发布的《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报告》中称,2004年是公开市场业务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一年。针对外汇占款快速增长、财政库款波动较大等流动性变化的新情况,全年重点加强了流动性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制度,积极推进公开市场操作创新,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出现了比较主动的局面。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资料表明: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预调和微调,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引导货币信货适度增长,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构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研究王勋培,孔迅公开市场业务作为现代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最灵敏最有效的手段,其主要传导过程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或收缩银根之目的。我国中央银行从今年起也开始公开市场业...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并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广泛使用需要有发达的货币市场作为依托,而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这两项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上,而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视为一项作用效果比较猛烈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我国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业务以来,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保险、证券之外的主要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资金保障。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迄今的邮政储蓄资金运作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开市场业务已经成为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操作目标的选择以及操作对象使用上面,还具有多种缺憾。当前,中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只能选择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并通过基础货币的调节影响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利率的非市场化和债券市场规模约束成为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钱小安 《中国金融》1997,(6):12-13,25
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评介与前瞻钱小安公开市场操作(亦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买卖债券和外汇的活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基础货币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可控性,因此,公开市场操作是许多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  相似文献   

12.
公开市场操作目的旨在实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根据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或外汇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工具是短期国债,但长期以来,我国短期国债发行量不足,为了解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央行从2002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三年来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公开市场业务,作者建议央行应优化一级交易商的成员构成,注重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运作,改进操作方式和信息披露,适时增加抵押及买卖的证券。  相似文献   

14.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和债券市场调节货币的操作方式。中央银行于1996年开始启动债券公开市场业务。当时中央银行只能进行逆回购交易,即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入债券,并按约定的时间和价格再卖出给商业银行。操作的交易量很小。1997年,中央银行停止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8年5月,中央银行再次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全年共进行了36次交易,累计交易量达到1761亿元。1999年,中央银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已提上议程。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基础货币买卖政府债券,以放松或抽紧银根,达到宏观调控目的的一种行为。因为这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自然需要交易人、交易商品、货币、交易场所几个要素。本文拟从这些要素出发,探索我国近期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选取2004年-2005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央行7天正回购利率,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以及相应时期的货币市场利率和中期国债利率,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以此研究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债券市场利率走势的影响,探讨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赵新 《中国外资》2013,(10):36-38
本文使用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2003年1月-2012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联储基础货币供给量、存款准备金月度余额和公开市场业务对美联储有效利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过模型实证分析可知,美联储这三大基础货币工具的变动对美联储有效利率的影响方向和力度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正说明美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流动性陷阱"当中,同时金融机构的"惜贷"较为严重,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税务(辽宁)》2003,(6):15-15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银行间货币市场发展,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开展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试点工作,扩大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张红地公开市场业务是各国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调控手段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公开市场业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20.
一、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发展状况自从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迄今为止,中央银行使用过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操作工具的选择主要是依据中央银行拥有的该工具的数量决定的,以及根据外汇资产的人民币占款情况决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轨国家一样,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和多样性。1996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是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但是由于自1997年起,财政部停止发行短期国债,中央银行无法继续选择短期国债作为交易工具,为此从1998年起,中央银行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同时作为操作工具。而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不断增大,到2003年6月末,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00亿美元,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因为对冲工具缺乏,2003年5月开始选择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决定了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形成一种以中央银行票据为主,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辅的格局。结合2006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每个营业日央行票据成交量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