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石 《经济纵横》1998,(12):12-15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和概括:有的认为是“生产力系统论”,有的认为是“公有制主体论”,也有的认为是“共同富裕论”,还有的认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各执其词,各奉一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引向...  相似文献   

2.
赵永升 《经济月刊》2013,(10):82-83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如何“去产能过剩”也就自然成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有的认为要关闭一些产业的部分工厂,有的认为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有的认为市场才是主角……不同的经济学家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度”,做事达不到这个“度”或超过这个度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揭示了这一道理,即“中庸”思想:“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庸的揭示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折中调和,有的人认为适可而止,有的人认为不偏不倚,处处得体等。那么,如何把握中庸的本质含义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既戒骄也戒躁。对于“骄”,许多同志已经注意并加以改正。而对于“躁”,有的认为是个人情绪问题,或者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因此往往容易忽略。其实,“躁”的危害不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孙涛 《生产率系统》1998,(3):72-73,78
目前不少教师感觉政治课越来越难上了,究其原因,有的人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威信降低了”。有的人把政治课目前的处境归咎于“取消了高考理科政治”的举措。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存在问题的根源,绝不在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身,也不人在于社会给政治课教学创造什么样的氛围,而关键在于思想政治课驾驶者自身,在于如何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6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反思改革”及批判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针对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发展战略,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改革成败得失的讨论和争论。这是“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的延续。在这次关于改革的讨论中,一些学者针对当前改革出现的问题,提出要对改革进行反思;而有的学者认为反思改革是对改革的干扰,是反对改革;另一派学者则认为,反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推动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革。围绕是否要“反思改革”以及如何“深化改革”这一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相似文献   

7.
1981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在工交、财贸系统推行了按行政系统层层“盈亏包干制”。有的同志认为“包干”、“计件”、“奖金”就是“经济责任制”,有的把现在存在的几种利润分配办法也归结为以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的各种不同形式,甚至把“利改税”、扩权试点及留成办法也说成是包干中的一种形式,认为“包干等于扩权”;有的认为“治穷靠包干,治懒靠计件”,盈亏包干是“一包就灵,一包就活,一包就变”,认为“盈亏包干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年以前,我曾应邀参加一个座谈会,主要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问题。当时,多数同志主张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有的同志提出商品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不要戴上“有计划”这个帽子,因为这两者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这是“商品万岁论”的提出者卓炯老先生的创见,他的发言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我当时认为他的观点言之成理,当场发言坚决支持,从而我们成为忘年交。  相似文献   

9.
温四海 《经济师》1997,(9):18-19
股市风险与观市察势的方法温四海一年多来,我国股市震荡反复、对于股民来说,确实“玩”得人心跳,有的人赚了大钱,心花怒放;有的人“栽”了,损失惨重;投资市场,很多人一改90年代初那种,认为买上“认股证”就是买上了“希望”,头上股票,就是买上了会下金蛋的“...  相似文献   

10.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这已成为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原因就在于一些人对这一方针的认识上还存有种种误区 :有的认为抓物质文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 ,抓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部门的事 ;有的认为物质文明建设是硬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 ,只要物质文明建设抓好了 ,精神文明建设自然也就加强了 ;还有的认为两手抓 ,就是今天抓一手 ,明天抓一手。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就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 ,甚至“抓了一手、丢了一手”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11.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了学校居住环境,到校外去找寻“自己的天空”,对于这种现象,社会各界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只要注意安全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可以到校外租房。有的人则认为:外出租房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以前的教学中,有不少同行认为,在教学中讲授的知识点越多越深越广,教学的质量也就会越高越好,多讲一点要比少讲一点强,少讲一点总比不讲好。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以上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多”与“少”并不能从表面上去看,而应当辨证地去看去分析,有的内容从表面上看来“多”而实际上却是“少”,有的内容从表面上似乎很“少”但实际上却比表面内容“多”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跨国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走出去”,相当一部分企业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企业甚至还遭遇了巨大挫折和经济利益损失。前段时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上再度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主要是三种:一是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还不具备竞争实力,时机尚不成熟;二是认为中国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下,在国内经营实际上也意味着全球化经营;三是在“走出去”路径选择上,有的人认为不宜采用直接投资,有的人认为应该力避并购,而宜采用联盟的战略。部分企业“走出去”失败的原因在于路径选择的失败,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党上下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消极心态在一些人身上仍然存在,应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心态之一:“只要不装个人腰包,干啥都行。”有的人很注意把握政策“分寸”,时常打着为集体、为公家的招牌,在经费开支问题上随便“点头”,信手“批条”,擅自“开口”,花钱大手大脚。人们对贪污盗窃、中饱私囊者都极为愤慨,认为应严惩,而对上述打着“公”字旗号大搞奢侈浪费的现象,怎么也恨不起来,甚至有的还被誉为“敢想敢干”…  相似文献   

15.
对“股份制热”的冷思考张翠敏在我国企业“转机建制”的过程中,各地都把股份制作为主要措施,认为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彻底”、“最有效”的途径,以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股份制”热潮:有的把股份制看成是搞活企业的唯一形式,不顾条件与可能,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21世纪将演绎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大变革。通常,市场领先者会采取收购的方法来提升边际利润,因此对于该行业的其他同行来说,危机无处不在。面对危机,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将之视为“征服”,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对它的到来束手无策;而有的则不然,它们防微杜渐,坚持“价值趋向”理念,事前就将公司定位“待售”,从而在管理中更好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有1000多名来自法国、西班牙、丹麦和俄罗斯等国的“美女老板”在中国淘金,这是一个外界很少了解的特殊生活群体。她们有的是千万富翁之女,却甘愿开一家个性小店经营爱情;有的靠打“中国特色”牌,把民族土布卖到欧洲赚取惊人的财富;有的虽是几家公司的老板,转眼间又会关掉手机,同“驴友”一起畅游很少有人光顾的藏区寺庙。  相似文献   

18.
王云 《经济师》2000,(2):35-35
一、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四书》之一《中庸》在开篇即提出“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庸”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折中调和;有的人认为是适可而为;有的人认为是不偏不倚、处处得体等等。由此可见,要把握“中庸”的本质含义并非易事。因为“中庸”是“天下之正道”,并且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根据老子“道,不可道”的原则,要用语言来表达“中庸”这样深奥的“道”是很困难的;但因老子又强调“道在瓦砾、道在尿溺”。说明“中庸…  相似文献   

19.
一、承认社会主义企业家,重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作用在改革以前,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企业家。改革以后承认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努力培育社会主义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从不承认企业家到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过,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普遍承认和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了。例如有些同志只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而不说企业家,他们有的可能是把企业家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并不否认企业家,有的则是反…  相似文献   

20.
近日新华社记者到陕西省的几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调查采访后认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尚未完全摆脱贫困,有的地方连农民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却热衷于建广场、立雕塑、修花坛、移大树,有的乡村修遮羞墙、建仿古门,毁良田、挖果园建新农村,纯属“打肿脸充胖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