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尾装置使用问题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80条“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的要求,吉林铁路分局自2001年5月23日起在铁路分局管内除龙井公司外均开通使用了2C1—H(K)DS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共投入运用列尾装置主机(以下简称主机)178台,设列尾装置检测作业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列尾装置)在实际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行了数字化列尾装置电池组和数字化充放电设备的研制,介绍了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在大秦线的运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列尾设备周转调配、降低列尾设备故障率、解决列尾装置专用信号传输问题、提高作业人员安全保障等措施.建议采用新型排风量检测台,取消列车排风试验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利用大秦线既有GSM-R网络实现列尾装置的信号传输,达到取消列尾中继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1):64-66
1系统概况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包括车载预警电台、列尾安全防护装置(含列尾司机控制盒和列尾主机)、道口预警电台、袖珍式和便携式列车接近预警器。车载预警电台设备与列尾控制盒连接,可查询列尾风压、排风及接收列尾主机的风压报警,以及电池电压报警信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载预警电台通过无线向沿线作业人员传送列车接近的信息(包括车次号、位置和速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措施避让列车。同时,还可通过无线向前方道口及工务施工人员传送列车接近的信息。列车接近预警器接收到列车接近预警信息,发出单音或声音 振动提示,并在LCD…  相似文献   

5.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提高铁路设备科技含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一种新型产品。根据目前北京铁路局在各单线区段运行的货物列车上使用列尾装置的情况,提出了目前列尾装置在生产、使用、维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围绕建立健全制度、人员培训、维修资金等问题,对如何使用和管理列尾装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2C1-H(K)DS型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在结构性能、信号传输、报警方法和安装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改进。该型号列尾装置在技术性能上的提高和新功能的增加,使其能适应于任何线路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全天候运用。  相似文献   

7.
对建立列尾装置运营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铁路局、铁路分局、枢纽中心、列尾装置作业点的列尾装置主机运营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是为了在列尾装置管理中 ,提高传输列尾装置运用动态和基本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以增大列尾装置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并实现运输信息共享。系统集实时作业信息处理和运用分析决策为一体 ,实现远程网络传输。系统通过列尾装置主机运用作业表、列尾装置主机调配表和列尾装置信息汇总表来实现系统运营信息监测、管理功能。同时指出列尾装置运营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不利于列尾装置的运用管理 ;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实现车站列车到发信息与列尾装置作业点系统的共享 ;并加强列尾装置作业人员计算机等业务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8.
列尾装置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尾装置在全路单线和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投入使用以来 ,从根本上保证了列车的运行安全 ,深受现场欢迎 ,尤其是受机务部门的欢迎。但使用中暴露出在传输格式、结构性能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尚需改进和提高。为适应列尾装置的推广 ,管理部门应尽快修订无线列调标准 ,给出各条线路最大无线电场强的时间 ,加强维修工作 ,落实维修费用等 ;生产厂家还应在提高列尾装置结构可靠性的同时减轻重量 ,无线列调应预留列尾装置的数据和电源接口 ,司机控制盒加装“黑匣子” ,列尾装置主机具有自检功能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并提出列尾装置应采用单独频率 ,全路双线自动闭塞区段也使用列尾装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列尾装置运用中有关故障如列车运行途中不报风压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列尾装置本身结构、管理不到位、使用不规范等产生故障的原因 ,提出解决各个故障的对策 :建立铁路局列尾装置维修中心 ,强化年检工作。并估算了 1套列尾装置的年检费用。新研制的ZTF 2 0 0 2型列尾装置 ,使列尾装置的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管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铁路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作业组织方式,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列尾装置运用管理系统对作业进行信息化管理,依靠信息化手段有效减少作业中的人为差错,增加统计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列尾装置作业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阐述列尾装置是保证货物列车安全运行的具备高新技术特点的行车设备。北京铁路局局管内31条干支线 ,正线延长 30 5 5km的各单线区段上运行的货物列车全部使用了列尾装置 ,深受现场人员特别是机车乘务员的欢迎。同时指出列尾装置推广运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鉴于列尾装置在运输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的货物列车亦可使用列尾装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铁道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研制了2C1—H(K)DS型 800 MHz列尾装置,解决了有关技术问题,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和技术结构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没有使用列尾装置时 ,北京铁路分局每年都有因折角塞门关闭而发生的安全速报。使用列尾装置后 ,这种速报已绝迹 2年。与机务分处的同志探讨此事 ,他们说没有发生 ,就是使用列尾装置产生的效果 ,此话意义深刻。 2 0 0 2年 3月 2 0日 ,发生了一起折角塞门关闭事故 ,运输分处立即派员前往调查 ,实际情况是 :330 0 4次列车运行于承德—密云段 ,上行双机牵引 2 2辆 ,1 1 57t,计长 2 6 .4 ,下坡道最大为 1 8‰。承德开车后出站 2 0 0m ,本务机 30 88号司机用司机控制盒检查风压 ,列尾装置主机报出尾部风压 580kPa ,当时司机室的风表为 6 0 0kPa以上 ,引起司机警觉 ,刚出站风压这么快就下去了 ?因此不敢怠慢 ,停车检查 ,结果是第 2位折角塞门关闭 ,当时列车运行速度为 1 5km h。这是一起典型的列尾装置防止重大事故。分析会上问机务部门 ,如果没有列尾装置 ,后果如何 ?大家一致认为车毁人亡 ,肯定了列尾装置的重要性。列尾装置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齐同和  相似文献   

14.
ZTF 2 0 0 2型列尾装置和自动检测试验台 ,为适应货物列车取消守车挂上列尾装置 ,高质量贯彻新《技规》的迫切要求 ,为科学运用、管理列尾装置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新型号增加了“黑匣子”数据记录系统 ,全程记录、存贮和再现司机操纵列尾装置的全过程 ,便于检查司机在运行时的作业程序 ;自动检测试验台可规范列尾装置主机技术指标的检测。为克服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挂接在列调电台上引起的相互干扰 ,建议采用已研制成功的独立信道控制列尾装置主机的司机控制台 ,同时指出采用独立控制方式后出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对柳州铁路局列尾装置取代守车后的实际减员人数及相应节省的支出进行了详细计算 ;分析了货物列车不挂守车后增效益、保安全和方便作业的优势 ;指出了在使用列尾装置中出现的有关设备结构、材质及管理、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建立完整的包括技术标准、修程、修制、各种配制标准等的设备维修规程 ;还应建立能切实加强列尾装置管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论述大秦线重载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提出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措施.针对列车在车站和运行途中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常见的设备故障给出具体处理办法.为加强大秦线配属的列尾设备的管理,车站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列尾设备管理系统",为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济南铁路局随着列尾装置的推广 ,对使用列尾装置的货物列车 ,在站始发、运行中途作业或停留、故障处理等中都明确规定了责任者。规范了各种表簿的填写 ,严格要求进行定时、定量和定性考核 ,为使用和管理好列尾装置奠定了良好的运行机制。为进一步使用好列尾装置 ,提出了列尾装置合理的配置数量、产权归属及发生费用处理的意见和制定统一标准、加大技术投入等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铁路局积极稳妥地做好列尾装置的推广运用。经历了从试验到全面铺开 ,从支线到干线 ,从一般货物列车到行包专列 ,至 2 0 0 1年大部分线路包括摘挂列车在内的货物列车都取消了守车及运转车长。列尾装置确实起到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作用。运用过程中 ,列尾装置设备的性能、结构及维修更新费用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对此 ,提出改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货物列车运用列尾装置后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物列车取消守车运用列尾装置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装置保安全、提效益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列尾装置的管理模式尤显重要。分别论述车务、机务、电务及综合部门管理列尾装置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后,提出综合部门管理列尾装置较为合适,较有利于列尾装置的用管修。  相似文献   

20.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已在全路广泛应用,为保障铁路行车安全起到了很好作用。在论述GSM-R列车尾部安全装置的系统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采用该装置虽然可以解决无线同频干扰和通信盲区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脱网、网络功能检测、通道无缝切换和时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