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与广西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区域经济合作是广西发展新兴机遇,广西处在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构思出一种策略和政策。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广西立足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是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
季志业 《北方经济》2016,(10):23-25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三国最高领导人共同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是对接中国"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三大战略倡议和推动三国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中蒙俄经济走廊"将铺设一条贯通三国、横跨亚欧大陆的合作新通道,为三方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打造跨区域经济合作典范搭建重要平台.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既为三国自身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将为整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面临重重困扰和危机,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势在必然: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从政府管理到区域公共治理,实现区域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城市经营与合作城市营销,打造"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引擎,赢得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张天桂 《亚太经济》2013,(1):115-120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的调整时期,东亚经济同样加快了结构及增长方式的转型步伐,区域经济一体化正经历关系未来的重要变化。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高,使中国"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也因此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责任,中国FTA战略的深入实施必须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5.
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是一套完整的涉外战略构想,是若干战略构想的集合,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新型链接范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解决的是中国与泛欧亚大陆陆上各国和各地区的大区域经济合作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解决的是中国与泛欧亚大陆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大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则将上述陆海丝绸之路加以链接,从而成为泛欧亚大陆陆上和沿海洲际经济合作的连接线和通道。中国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国家,这是中国提出该战略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产生了"溢出"效应,顺应了欧亚大陆深度整合和系统合作的需求。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灵魂,而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则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合作的黏合剂,是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构建的最基本尺度。构筑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理顺若干关系。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之梯,同时也是国际社会走入中国的战略通道。中国选择与国际社会一起合作、分享利益的和平发展方式是一种新的崛起道路,它充满了东方智慧,表明中国对人类未来所担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诉求及其意义,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建立一个跨洲的合作贸易区,建立一个链接东亚、中亚和欧洲的新经济秩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破除美元和美军的霸权,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升格,构建中国发展新的空间。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国内的热烈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唱响国际合作三部曲——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围绕这三部曲,大陆桥物流运输的机遇增多。但是,与此同时沿线国家间的合作障碍、大陆桥通道的畅通受阻带来的物流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丝路班列竞争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迅速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新趋势。积极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新方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基本特征1.东北亚经济合作滞后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经济大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在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GDP约占东亚GDP的90%,但中日韩经济合作滞后于东盟国家。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8.
曹桂银 《特区经济》2008,228(1):179-180
区域创新体系的培育与健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公共财政必须积极支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中的决定作用。安徽在实施经济"东向"发展战略中,公共财政要全力支持安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深化产学研联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袁玲  吴郭泉 《特区经济》2008,(6):193-194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合作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探讨了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战略为与泛北部湾山水相连的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分析了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提出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也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对解决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经济改革的相关性关系,并提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凡 《亚太经济》2012,(2):9-12,8
欧盟与东盟FTA谈判的意图是奉行开放的区域经贸合作政策,抵消贸易转移效应,增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应该密切跟踪研究欧盟介入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动向,必要时可以主动提出与欧盟进行FTA谈判,使区域一体化进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遏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伟民 《特区经济》2007,216(1):186-187
环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的纽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该地区由于基于中国与东盟“十加一”的合作在迅速发展、中国和越南现在进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取得明显成效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以将很可能成为继中国的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第四个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是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才能够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13.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东盟区域旅游一体化策略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旅游业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优先部门。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阐述东盟旅游部门一体化的历程,分析东盟推行的旅游政策、市场和行业的一体化策略,进而探讨区域旅游业的初步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地缘政治时代过渡到地缘经济时代后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东亚国家需要积极推动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在此进程中中国应有明确的应对策略。要有长期的系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注意所参加的几个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相互协调与补充;应支持东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推动中、日、韩的合作。还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要素推动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珠三角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成效显著,对国内经济发展作用也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Galvanised by the devastatio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European countries achieved a historically unprecedented and unparalleled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post-war period. Int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biggest powers of continental Western Europe, France and Germany, lay at the core of Europe's seemingly relentless momentum towards integration, crystallis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EU). The Franco-German alliance also provided strong eadership and sense of direction for the EU, which gained further traction with the admission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states after the fall of commu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netary union among many of its members. However, more recently,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cess no longer seems unstoppable or inevitable. Most shockingly, the United Kingdom, a core EU member and the EU's third largest economy, has opted to leave the union, triggering the ‘Brexit’ process. Nor is Brexit the only sign of growing fractures within the EU. The current standoff between the EU and Italy over Italy's unwillingness to rein in its fiscal deficit is just one additional example of the loss of momentum. The central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EU's past successes and current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ian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ASEAN+3 countries that have achieved some measure of integration, although well below that of the EU. Both past successes and current problems hold valuable lessons for ASEAN+3 countries as they chart their own course towa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Given that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among ASEAN+3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U, it would be unwise to draw lessons, positive or negative, without the proper context. Nevertheless,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Asia's integ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地区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东盟自身的制度构建,东盟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地区经济合作和内部政治、经济整合的压力。东盟扩大、经济一体化、冲突的管理与解决、地区架构之形成,都反映了地区主义与制度变迁的深刻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必将影响到亚太地区的整合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前后东盟十国的经济趋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东盟目前的层次属于较低级的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方向是要要建立经济共同体。而这一努力方向的障碍之一就是东盟10个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是东盟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俱乐部趋同三个方面对东盟整体及各个分组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地判断了当前东盟各国的经济趋同、趋异性,为东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证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勤 《亚太经济》2012,(2):13-16
2011年东盟国家经济保持复苏的态势。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减缓的趋势。为应对国内经济的下滑,一些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同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的进展。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2012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