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绘丹 《财会月刊》2010,(11):I0013-I0013
第一招:工作分段进行工作抑制现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一旦改变这些人的工作性质,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2.
仕懿 《英才》2006,(6):115-115
中国高级经理人有27%较高的心理衰竭水平,而且枯竭在年龄上有提前的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高路 《企业世界》2006,(10):43-43
就在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过度加班不幸离去的前几天,广州一名服装厂女工为赶活,连续加班四天、累计工作54小时,在端午节前夕猝死。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42%的劳动处于超时工作状态。“拼命加班”成职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陈湘鹏 《新前程》2007,(2):76-79
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色都一样,有好人的地方就有坏蛋。在大厅里或者复印机旁边,既有慷慨乐施的贵人翩翩而过,也会有另一些角色,他们刚刚在墙角谈话,清晨和你打过招呼,周末和你一起喝了点啤酒。但你仍然怀疑关于他们你了解多少。如屠格涅夫所说,“别人的心灵是幽暗的丛林”。  相似文献   

5.
6.
《中外企业文化》2005,(1M):i006-i007
职场生存:影响职业女性升职的三大阻碍 职业女性,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职场会更青睐男性而不是女性呢?为什么自己在职场混迹多年,却总是得不到提升呢?  相似文献   

7.
<正>运用设计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深度洞察年轻员工的需求特点,打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的工作场景,挖掘人才潜力。2022年是00后大学毕业生走进职场的元年,高校毕业生首超1000万人。初入职场的他们追求独立自主和自我价值,是企业未来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管理者要运用设计思维使00后尽快融入企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优势,实现他们的价值,为企业“立当下,谋未来”。  相似文献   

8.
了解你的心理账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放弃还是继续,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文章从索尼公司的案例出发,分析了心理账户中的损失厌恶心理及过度自信心理是如何对一个人的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负向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职场排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并且,心理弹性对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企业降低职场排斥的影响、打破员工沉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路勇 《中国就业》2009,(4):56-57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大环境下,“不裁员”成了一种最热切的呼声,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承诺“不裁员”。但是,“不裁员”只是一种百分百的理想状态,身为职场中的你应该知道,必须守住职场的最后“防线”,这最后“防线”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  相似文献   

11.
职场里蕴藏着太多的玄机,要想在动荡的职场生涯屹立不倒,就必须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职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正>公共危机中积累的负面心理在危机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会影响公众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如何疏导负面心理,帮助员工尽快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讲出来尤其是坦白地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说教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三、互相尊重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四、绝不口出恶言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五、不说不该说的话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相似文献   

14.
乐职 《秘书》2011,(4):27-28
特质一 为人自信处世低调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走在路上也会神采飞扬,让人看上去拥有无穷的活力和能量。在工作中,一举一动、待人接物都大方得体,给公司形象加分,给老板添光。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新车都要经过一段磨合期,只有度过了磨合期,各配件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得到调整和提升,车子也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同样,这一现象也适用于那些刚走出校园跨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由于不少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一年半载之内,其心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环境,不能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一蹶不振等诸多问题。因此,这段时期可以称为大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  相似文献   

16.
一滴水很容易就被阳光蒸发掉,但是当一滴水融入海洋里则可以存留下来.职场中的是是非非、闲言碎语固然让人头痛,但是自己如把握得当,也会远离烦恼,使工作8小时内过得快乐自在.  相似文献   

17.
紫叶 《企业文化》2007,(10):79-81
今后几年,高学历的"80后"群体将会在职场上有更多的作为。从人才阶梯化的战略考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开始为"80后"制定更为详尽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激励政策,重点培养储存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企业》2010,(1):79-80
雷区之一:过度紧张 对象:没有太多工作经历的职场新人。症状:考试、笔试等统统没有问题,一旦到了面试,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觉得紧张、失眠,大脑混乱。面试的时候,脑子常常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好像突然舌头大了一圈,笔也不知道该怎么拿了,哆哆嗦嗦字也不会写了。  相似文献   

19.
有些东西可能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现象,但却被我们总结成一般性的规律,而我们越是了解、认同这种规律,这种规律的作用似乎就更强烈了。职场“天花板”理论或许就有这样的效应,从而不断困惑着职场里的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20.
风铃 《中外管理》2008,(10):132-132
一、“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他们通常会说:“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如果你模仿他人很快乐,那么不妨就去模仿。否则,就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吧。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