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就在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过度加班不幸离去的前几天,广州一名服装厂女工为赶活,连续加班四天、累计工作54小时,在端午节前夕猝死。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42%的劳动处于超时工作状态。“拼命加班”成职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运用设计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深度洞察年轻员工的需求特点,打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的工作场景,挖掘人才潜力。2022年是00后大学毕业生走进职场的元年,高校毕业生首超1000万人。初入职场的他们追求独立自主和自我价值,是企业未来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管理者要运用设计思维使00后尽快融入企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优势,实现他们的价值,为企业“立当下,谋未来”。 相似文献
8.
9.
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负向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职场排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并且,心理弹性对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企业降低职场排斥的影响、打破员工沉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大环境下,“不裁员”成了一种最热切的呼声,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承诺“不裁员”。但是,“不裁员”只是一种百分百的理想状态,身为职场中的你应该知道,必须守住职场的最后“防线”,这最后“防线”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 相似文献
12.
许君 《企业管理(北京)》2020,(6):100-101
<正>公共危机中积累的负面心理在危机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会影响公众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如何疏导负面心理,帮助员工尽快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讲出来尤其是坦白地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说教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三、互相尊重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四、绝不口出恶言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五、不说不该说的话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候也会变得更恶劣。 相似文献
14.
15.
众所周知,新车都要经过一段磨合期,只有度过了磨合期,各配件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得到调整和提升,车子也才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同样,这一现象也适用于那些刚走出校园跨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由于不少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一年半载之内,其心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环境,不能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一蹶不振等诸多问题。因此,这段时期可以称为大学生就业后的“磨合期”。 相似文献
16.
17.
今后几年,高学历的"80后"群体将会在职场上有更多的作为。从人才阶梯化的战略考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开始为"80后"制定更为详尽的培训计划和有效的激励政策,重点培养储存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一、“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他们通常会说:“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如果你模仿他人很快乐,那么不妨就去模仿。否则,就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吧。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