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资本监管三要素中,风险加权资产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所计提监管资本能否充分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框架下资本仅覆盖信用风险,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监管框架,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进一步将风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操作风险,并引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塞尔Ⅲ)修改了资产证券化、交易业务、交易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操作风险一直没有被作为商业银行一项独立风险进行管理,更缺乏科学一致的计量手段。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中也没有对此提出明确要求。直到2006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后,操作风险才正式成为了新资本监管框架内第一支柱下三大风险之一。实施BaselⅡ的银行必须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并针对操作风险计提监管资本。近期,给瑞银(UBS)造成23亿美元损失的违规交易事件再次凸现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资本计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历程,巴塞尔协议Ⅰ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监管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理念;在监管资本方面区分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对资本扣除项进行了规定;用风险权重来衡量资产的风险状况,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广为人知。该协议后又逐步修正,以适应银行资产表外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4.
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历程,巴塞尔协议I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监管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理念;在监管资本方面区分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对资本扣除项进行了规定;用风险权重来衡量资产的风险状况,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广为人知。该协议后又逐步修正,以适应银行资产表外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5.
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之一,其发展与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密切的关系.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推动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到1999年6月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次征询意见稿正式将资产证券化列人监管范围,再到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处理几易其稿,资产证券化框架至今仍在讨论之中.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同时,又引发了对巴塞尔资本协议本身的不断修订.实际上在早期阶段,巴塞尔资本监管框架并没有把资产证券化列入,但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该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达不到监管的目的"1.资产证券化在监管框架中的相对地位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2004年,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的相关内容,共同构成了银行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其中,监督检查作为巴塞尔Ⅱ的第二支柱,明确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应结合本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银行实施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巴塞尔协议Ⅲ产生背景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Ⅲ,以下简称巴Ⅲ),是近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最大规模的改革。相比强调银行内控、监管审查与市场纪律的巴塞尔协议Ⅱ,新协议更关注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对于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全球银行业来  相似文献   

8.
新巴塞尔协议的创新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轲 《金融会计》2004,(4):46-47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简称巴塞尔Ⅱ)第三次征求意见稿(CP3,简称第三稿),要求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在2003年7月31日前提出修改意见。中国银监会5月份以第二号公告的形式,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公开征求中国银行业意见。巴塞尔委员  相似文献   

9.
1988年资本协议(巴塞尔Ⅰ)确立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资本定义、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范围和方法、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该协议将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确定为8%。全球100多个国家借鉴1988年资本协议建立了本国的资本监管安排,8%成为监管当局和市场参与者评价单家银行稳健性的最重要标杆。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按照8%资本充足率要求计  相似文献   

10.
郑云波 《银行家》2011,(2):62-63
经济资本以其对风险的灵敏反应以及在价值创造上的指引职能,被认为代表了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这一理念引入我国已有数年,监管部门在引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巴塞尔Ⅱ")的同时对经济资本进行了推广,各家银行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一系列银行监管规定的统称。1974年,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前联邦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直接催生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和广义上的第一个巴塞尔协议通过。此协议经过两次修改,最后于1988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Ⅰ》。该协议为银行业建立了一套简洁的、国际通用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监管原则,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一致化和可操作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巴塞尔协议Ⅱ》诞生于1999年,在2004年定稿。1995年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其重要背景。该协议为全球银行业搭建了基于资本监管、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的统一监管体系,引入了内部评级法,并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升到了与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地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2.
CFO行踪     
《新理财》2010,(10):15-15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升至6% 9月12日.27国央行在瑞士一致通过最新银行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Ⅲ》.根据《巴塞尔协议Ⅲ》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巴塞尔协议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充足率的含义,并就<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我国上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85%以上的上市银行达到了过渡期限第一阶段有关风险权重资产(RwAs)的最低要求,但长期面临较大挑战,进而分析了资本监管改革给我国上市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Ⅲ")。巴塞尔Ⅲ的制定与实施引发了学术界对资本监管问题的新一轮探讨。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论。从现有理论研究来看,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主要产生了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提升了银行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全球银行业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逆周期资本监管对于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具有积极意义;三是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了"扭曲"效应。未来,资本监管领域的研究将聚焦在资本监管与银行战略选择、资本工具创新、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管理、资本监管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巴塞尔协议Ⅲ产生背景 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Ⅲ,以下简称巴Ⅲ),是近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最大规模的改革。相比强调银行内控、监管审查与市场纪律的巴塞尔协议Ⅱ,新协议更关注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经济相互交织渗透、融合,纳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运行体系,也使得“一国的银行危机可以迅速波及全世界,使得我们大家都受害”(Dean and Giddy,1981),于是,加强银行业安全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应运而生。但该方法对风险敏感性不足,对风险测量过于简单,不能为银行和监管当局提供计量银行风险的可靠办法。2004年6月,为各国规定了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法,力求反映各国金融市场、银行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具体情况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诞生,见表2。(二)新资本协议对中小企业特殊处理的演变轨迹表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BaselⅡ标准法核心为外部评级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初级法高级法核心为内部评定PD(违约率)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定义适当资本及其对银行风险性资产最低比率原则市场风险标准法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衡量法支柱二监管审查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计提及资本分配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性评估,并做必要的早期干预支柱三市场纪律规定信息公开揭露条件,以促进市场纪律*本表灰色格为新资本协议增加部分,其余部分为现行资本协议涵盖范围资料来源:沈大白.虚拟经济与风险管理——兼论区域中心发展之契机.中国虚拟经济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姚洛 《中国金融》2013,(2):40-42
复杂的监管规则可以降低银行监管套利的空间,但是如果过度复杂,则会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效果,给银行管理和监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十多年来,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监管体系不断演进,从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Ⅰ到2006年完成的巴塞尔协议Ⅱ,再到为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于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规则的文本不断增加,资本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资本计算内容越来越复杂。一直以来,部分国家监管当局和业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引起国际各方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巴塞尔委员会在坚持资本监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巴塞尔协议Ⅱ》进行了新的修订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资本计量方法,增加了宏观审慎及流动性监管维度,最终形成《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并要求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在各成员国落地实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的监管规则和要求,发布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出台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变化的介绍,结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分析了方案落地实施后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资产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为商业银行应对国内外新的监管要求和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市场更大程度地对外开放势在必行,如何对日益国际化的中国银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是监管当局(中央银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巴塞尔协议(广议的巴塞尔协议,包括《巴塞尔协议》及其新框架,以及相关文件)是国际银行监管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协议之一。借鉴巴塞尔协议,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都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一、巴塞尔协议简介《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它产生于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造成巨大危机的背景之下,其核心内容是针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比率要求,主要包括资本定义、风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