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头奶粉”、“结石奶粉”等问题奶粉的不时出现,让许多婴幼儿家长们草木皆兵,甚至对乳品质量和“权威鉴定”失去了信任。而激素,作为最新的关于乳品的关键词,在引起轩然大波后,公众发现,尚未列入乳品的国家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2.
刚刚进入高端婴儿奶粉市场的国产奶粉,已经迫不及待与“洋奶粉”的高价格看齐,甚至更高一筹,似乎只有价格贵才是高端奶粉的唯一标志。与“洋奶粉”一决高低,是所有国产奶粉厂家的梦想。只是,国产奶粉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10,(3):8-8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曾经让“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就在消费者、商家渐渐有些淡忘的时候,问题奶粉没有完全销毁,重新回流市场的消息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4.
疯狂的牛奶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国内数十家乳制品企业:乳品行业的“潜规则”,已经给这个行业带来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对食品监管及安全标准等问题的反思,对“以食为天”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5.
《新财经》2008,(10):93-93
2008年3月初:南京率先出现肾结石病例,疑为食“三鹿”奶粉所致。 2008年3月中旬:三鹿集团接到消费者投诉,自称送检未发现问题。 2008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  相似文献   

6.
过去几年,国产奶粉被国人“打入冷富”,中国消费者开始走上奶粉的“崇洋”之路。在中国,洋奶粉的价格“巨高”,但却不一定适合中国儿童,也不是100%安全。全球化时代,一个大国连奶粉的质量都不能保证,还需要进口,这样的大国是空洞乏力的,就像一个大国连自己的国防都需要别国来保护一样的脆弱。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奶粉市场获悉,经过今年9月的奶粉事件后,目前国内外的奶粉品牌为争夺市场都在争打“奶源”牌。  相似文献   

8.
张自然 《首都经济》2008,(11):28-28
从“苏丹红”事件到最近的“问题奶粉”事件,社会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民众获得安全和有保障的食品是政府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9.
崔晓红 《新财经》2009,(12):99-99
2008年9月11日,河北省石家庄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被公开曝光。紧接着,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22家奶粉企业因产品含三聚氰胺被陆续曝光。到11月27日,全国累计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患病儿童共计29万佘人。  相似文献   

10.
公司状态     
雀巢碘超标奶粉遭国家标准委封杀 6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婴儿配方乳粉中碘含量”问题表态:按照标准化法第三章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的要求.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婴儿配方乳粉应禁止生产和销售。据了解.相关质检部门已责令“问题奶粉”企业进行整改,并加强了相关产品的监管和检测。  相似文献   

11.
传媒     
奶粉战争
  9月中旬,多家媒体报道,政府将挑选五家婴幼儿奶粉企业组建“国家队”,名单已由工信部遴选确定,入选者将可能分享300亿元兼并重组扶持资金、银行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尽管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出面否认这一概念,但今年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政府之手正深入中国奶粉行业,最受益者当属各类国资背景的大型乳企。三聚氰胺事件已将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拉至谷底长达五年。此次入围“国家队”的企业,多少算是靠上政府的支持和背书,但这能否扭转国产奶粉长期的被动尴尬局面?国产奶粉的翻身仗能否由此掀开新的篇章?决定权在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国外一罐优质奶粉售价100多元,国内一罐奶粉随随便便就能卖到三四百元.这种行业潜规则将被颠覆。4月12日,我国酸奶巨头君乐宝宣布,其正式进军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价格每桶仅为130元(900g装)。这一价格创下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最低纪录。君乐宝总裁魏立华直言,“中国的奶粉太贵了,消费者太冤了。”  相似文献   

13.
做企业就跟做人一样,“产品即人品”。奶粉生产不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人的一生不管哪一个阶段出了问题,也会影响人生的完美。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三鹿奶粉事件”有关事宜还在陆续曝光,一些扑朔迷离的证据已将矛头指向了政府部门。比如,对于涉嫌隐瞒事故的问题,已经透过当地政府所发布的信息表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8月高温炎炎,但还是挡不住大家对奶粉企业的关注热情,随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下称“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的不断曝光,这家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原料出口商再度因乳制品质量问题深陷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国奶业可谓始终于多事之秋:1月,恒天然奶制品被曝检出徹量二聚氰胺:7月,发改委重拳出哉对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8月,新西兰奶粉再次被曝栓出肉毒杆菌,其乳铁蛋白原料被检同硝酸盐含量异常遭退货;9月,有媒体指出天津多家医院新生婴儿的“第一口奶”被多美滋奶粉企业“绑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向社会公布了30个奶粉产品质量合格名单,其中,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牌奶粉成为湖南省唯一一个在连续抽查中合格的奶粉品牌。当然亚华南山的成就不在于此。这个2000年12月才改制后独立运行的乳业新公司,现已进入全国十大畅销品牌行列,在奶粉市场上位列第四。  相似文献   

18.
传媒     
《浙江经济》2013,(20):7-7
奶粉战争 9月中旬,多家媒体报道,政府将挑选五家婴幼儿奶粉企业组建“国家队”,私单已由工信部遴选确定,入选者将可能分亭300亿元兼并重组扶持资金、  相似文献   

19.
诚信的力量     
震惊中外的“问题奶粉”事件,不仅使奶制品行业遭受巨大损失,而且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企业在经营中,如何追求生存和发展?世界500强中的很多企业都是“百年企业”,他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20.
近来,由三鹿“问题奶粉”引发的名牌产品、免检产品信任危机,也同样危及驰名商标。其实,驰名商标完全不同于名牌产品,它不是一种荣誉,也不完全代表质量优劣,而是有严格限定的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