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运用生态系统价值理论对我国退耕还林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探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通过选用适当的指标体系计算退耕还林时所产生的补偿费用及退耕还林后产生的各种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来综合评价退耕还林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商》2015,(27)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有力的经济手段,本文以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对工程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揭露出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转移支付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使其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互补作用,以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与美国土地休耕计划生态补偿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将外部的、非市场化的环境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激励措施的有效方式,不仅要考虑其建立和运行的机制问题,也要考虑其实施过程中的效率效果问题。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与美国土地休耕计划都是政府主导实施的规模巨大的生态工程,涉及群体众多,比较分析两者在不同利益集体、不同管制和激励状态下生态补偿的效率效果问题,有利于发现生态补偿的动力机制和形成原因,进而提高我国生态补偿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补偿效率。  相似文献   

4.
朱妃 《致富时代》2011,(3):82-82
该文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相关文献的阅读,阐述我国退耕还林政策从制定、执行、终结以及监督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域生态补偿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两种基本模式。本文从生态补偿模式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指出政府补偿模式存在纵向转移支付不合理、横向转移支付尚未建立以及缺乏税收支撑等财政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市场补偿模式则存在市场参与主体不积极、价格形成机制欠缺、社会资本介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在政府补偿模式中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和适时开征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税收,同时构建促进市场补偿模式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首先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在政策自身、政策主体以及政策环境层面存在交易成本。其次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角度分析了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最后从减少交易成本的角度为退耕还林政策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三大效益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效益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如何才能“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主要目的是修复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生态补偿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低效率,但是目前财税制度在生态补偿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投入规模还不够、税收的调节作用还有待加强、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财政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鉴于此,本文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补偿战略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友展,西部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尽快实施生态补偿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生态补偿战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战略以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退耕还林 ,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 ,改善大江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增强上述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 ,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更快地发展。针对退耕还林中发现的新问题 ,及时调整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提高政策的合理性和长期性 ,增强政策的引导和调控能力 ,有利于退耕还林健康发展。一、政策目标与农民的利益有机结合在退耕还林这项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中 ,必须充分考虑发展当地的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 ,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筱琦 《商》2013,(22):160-160
新型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西部工业化落后的原因,指出西部工业发展的多种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应当从生态学上加以反思。文申总结出最适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即是生态工业模式,并提出政策建议:突破传统重工业模式、建立生态工业圆区、给予生态工业制度上的保障措施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蒙家明 《科技转让集锦》2012,(6):240-240,243
经过多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了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推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当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过度开采利用,严重破坏了各种植被,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尤其是矿产过度和不正当方式的开采,造成了开采地水土流失,水资源紧缺,土质不断退化。必须把退耕还林工程提到日程上来,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构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磊  李仙娥 《北方经贸》2006,(3):115-116
以陕西吴旗为例,从农户、政府、市场三者关系的角度对退耕还林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当地农民利益实现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政策包括原先补助政策和延长补助政策,共有四个文件(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  相似文献   

16.
<正>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对于决策者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研究政策有效性问题,退耕还林政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具有长周期、多目标、政策实施范围广、目标群体多等特点。本文提出了政策有效性包括政策设计的有效性、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政策反馈的有效性四个方面,并从这四方面分析了哪些因素导致了退耕还林政策的无效性,并提出了提高政策效率的对策措施。一、一个政策有效性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武军  余劲  郭斌 《财贸研究》2007,18(6):53-58
学界和政界基本上认为退耕还林有利于退耕农户的收入增长。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收入受到了退耕后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视角,文章综述了关于退耕还林经济影响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结论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关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是对退耕还林工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效益问题的深入探讨,这对农户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增长方式的研究也将意义重大,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些学者研究主张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本文结合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以贵州省为例,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西部地区更适合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后,才能按照竞争优势顺势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最后对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省区自身财力和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是根本解决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建设问题的关键。文章从阐述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意义及作用入手,考察研究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在分析指出目前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出有关西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大战略之一,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到来,西部生态补偿措施的开展也在不断推进,研究与发展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补偿的方法与理论对于弱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强化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