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浪潮中,广西迎来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即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历史性机遇,尤其是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广西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使广西在全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我们已形成共识。但对输出资本、到海外办企业尚有认识差距。借鉴“三资”企业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成功经验,研究如何将武汉的企业推向世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对外开放,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策略,结合武汉市的实际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继中美达成中国入世双边协议后,中加协议也已签署,标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随着“入世”的临近,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步伐。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曾经以龙头的姿态把福建从“战争前线”带入到“经济前沿”,让这个处处横亘大山的省份有了“中心”的感觉。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空前的阶段,厦门的先发优势却在弱化。许多内地和沿海城市已经和厦门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凭借着广大的腹地和便利的交通,占尽了地利的优势,尤其是福建南北两个“肥沃”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它们的发展犹如双龙出海,对政策优势不断弱化的厦门形成了夹击之势。  相似文献   

5.
声音     
吴仪:希望跨国公司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2007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厦门主持召开跨国公司座谈会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为中国人民创造福祉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她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出的重大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互关系的准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同世界上17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经济  相似文献   

7.
袁琛 《中国报业》2024,(3):204-205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对外开放决心的体现,同时也是将海南推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在海南自贸港发展过程中,纸媒要做好宣传报道,将海南自贸港发展中的故事讲给大众与世界听,让世界看到美丽中国,提升国际美誉度。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宣传,体现了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主流媒体,《海南日报》应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好中国形象,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财贸经济》2006,(1):94-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裴长洪主编的“财经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04》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报告的研究主题是“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出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在1986年7月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复关”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中国需要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也需要中国。中国“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但对健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也是自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在有原则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复关”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裴长洪主编的“财经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4》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报告的研究主题是“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在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行业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开放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焦点,外资企业在我国服务业市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已经超过了51%,连续3年超过了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业集聚,已突破了传统的对外投资动机,利用外资已经名副其实地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服务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顺应这一要求,把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安全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贸统计》2010,(2):71-74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7日上午在厦门主持召开2006’跨国公司座谈会。吴仪指出,过去27年,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也得益于利用外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要成功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仍需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积极有效地吸收外资。  相似文献   

14.
柴晔 《国际市场》2013,(2):20-22
随着经济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上海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2013年年初,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球贸易与投资研究咨询中心"和"世界产业运行研究咨询中心"。据此,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联合成立的"全球经济治理与产业运行"研究中心也于1月9日正式宣告成立。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上海WTO事务中心总裁王新奎教授,在成立仪式上做了题为《全球经济重构之路》的演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医药行业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吸纳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将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必须要办好的事情。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排名世界第七,吸收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医药行业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自1981年2月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大冢制药公司”在中国诞生后,我国医药行业就开始接受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挑战。20年来,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安营扎寨”,在残酷的竞争中,中华民族医药工业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信息园地     
<正> 中国三年完善会计体系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在世界会计师大会“中国论坛”上说,会计行业是中国较早对外开放的服务领域之一,已基本呈现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促使这一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她说,中国将在加快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同时,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会计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7.
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是我国30年来最成功的经验.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制度创新输入了外生经济变量和外部动力,渐进式开放与渐进式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动,打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推动中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经济特区的开放和发展推动着经济体制改革;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利益格局,有力促进了改革;加入WTO使中国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主流的步伐,推动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30年对外开放历程,也是波澜壮阔的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新商务》2004,(4):30-31
温州模式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已没有优势,因为已被太多地“复制”了。相反曾与温州模式同样齐名的苏南模式在对外开放中却走出了一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的新路子,在一个高起点上承接了世界分工,成了世界经济公民。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温州模式在国际化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参与经济全球竞争中,跟着温州人还有钱赚吗?  相似文献   

19.
邱晓东 《商》2014,(14):36-36
在日本战后经济腾飞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后,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成为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地区和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70年代后中国大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步入快车道。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东亚模式发展经验,但是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作出相应战略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方面,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