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动因入手,比较上市和并购这两条银行规模快速扩张路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效果,认为外资廉价入股我国银行原始股权而过多地分享了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果实。基于兼顾民族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宜先内部发展、并购、上市,再以上市银行的角色吸引外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业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中 《新金融》2008,(4):45-48
本文从分析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动因入手,比较上市和并购这两条银行规模快速扩张路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效果,认为外资廉价入股我国银行原始股权,过多地分享了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果实.基于兼顾民族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宜先内部发展、并购、上市,再以上市银行的角色吸引外资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之后,为刺激国内低迷的经济,中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开启了中国经济信贷扩张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坚定的执行者的各商业银行,其信贷业务和资产规模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信贷扩张的影响。文章基于信贷扩张对于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经营的规模、结构、风险等指标的影响的数量及原理分析,针对我国银行业在信贷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严格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的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个别银行的贷款猛增并不始于银行上市,国内银行业贷款规模的快速扩张更与银行上市无关。如果我们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银行贷款的增长趋势,我们就会发现其实问题并不止于银行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银行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业,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快银行的改革步伐、促进银行业规模扩张、改善上市公司的结构。银行在上市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银行股份制改造问题,同时要适当个性上市规则,解决好市场容量的限制和选择上市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和消费效用理论,构建“最优化银行扩张规模”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扩张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银行扩张到一定规模时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效应;目前我国总体上尚未存在银行业过度发展的情况,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已存在差异。因此,在引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张时,要注意东西部地区差异,合理有序地促进银行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区别资本事前管理风险的作用和事后吸收损失的作用,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利用资本事前管理和控制风险,尤其是业务规模过度扩张所带来的风险2013年1月1日,新的资本管理办法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管理和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然而,多年来我国银行主要靠政府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来摆脱低资本运行状态,近年中国式银行规模扩张再次暴露了银行业强烈的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8.
齐浩诚  王胜 《时代金融》2009,(1X):41-43
规模经济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更容易形成。由于经营管理成本的存在,决定了银行规模不能无限制扩张。同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也受到进入壁垒、银行管理、金融创新、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资产利润率、资产费用率、人均利率、人均费用等几个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煜辉 《银行家》2012,(9):42-43
去年整个银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银行业为拉存款忙得手忙脚乱,而今年是中国的银行业承接风险的一年,未来可能面临一个动荡的时代,而风险已经在今年很明显的表露出来。我们看到的银行业的风险,实际上是银行业为过去的经济模式在交罚单,2011年中国整个银行业的信贷是57万亿元,但是其中27万亿元是最近三年投放下去的,这种速度的扩张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中国的银行和金融体系的信用扩张是建立在抵押和担保的基础上,而不是在经济的现金流基础上,这产生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蓬勃发展,用户快速增长,业务量急剧扩张,业务规模和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各种自助设备日益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依赖网络完成,确保信息安全成为银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银行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锋,一直不遗余力地确保业务的高效、稳定运行,建设高质量、高性能的IT系统。当前,国内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IT系统规模的迅速扩张而导致的运营成本上升和系统管理难度加大。系统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正严重威胁着IT系统的稳定。银行业已经迈入了一个"向系统管理要效益"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以创新引领电子银行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的巨大冲击,在经历了单纯的渠道扩张和传统业务覆盖后,电子银行业应该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公司和移动通讯公司进军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速度和规模可谓来势凶猛,已成为传统银行业必须重视的新的市场挑战。银行业必须紧随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增贷款规模的飙升不必过分忧虑,而应乐见其成,因为这是银行业积极响应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发挥效力的具体体现。一方面通过商业化改革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风险控制能力已大大增强,不可能不顾风险地盲目扩张信贷。而且,近期银行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贯彻、对于不良贷款责任认定规定及审批流程未因信贷放松而改变,并未出现盲目放贷的现象。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实际上可以抵消去年央行多次调整利息导致利差缩小以及房贷七折利率优惠等措施对利息收入的冲击,以保证业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纵横》2006,(4):60-63
一、银行业运行平稳,存贷款协调增长银行业规模稳步扩张,人民币存款增加较多,贷款增长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外汇存贷款波动较大,现金同比多投放,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票据贴现利率总体下降,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基本平稳,外币存贷款利率大幅上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实施。2005  相似文献   

15.
纵观国际银行业,运用资本市场进行扩张是一个大趋势,银行上市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是非常普遍的。通过公开发行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商业银行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活动进行外延式扩张,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实现规模发展,也可以吸收国际经验,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银行业电子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出现的全球银行业并购案例中 ,人们往往只重视对商业银行的扩张战略进行研究 ,但是收缩战略在当今的银行业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对银行业的背景和银行适度规模的分析 ,探讨商业银行实施收缩战略的原因 ,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及其效益进行分析 ,证明实施收缩战略的必要性。文章最后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 ,提出实施收缩战略的两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时机趋近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利率管制有违公平和市场原则银行业利润达到工业企业利润30%在过去的八年中,我国GDP增长了1.49倍,39个工业大类的工业企业利润仅增长了3.8倍,上市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了26.9倍,相比之下银行业利润占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增加了6倍。2003年国有银行改革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保护性息差维持在较高水平,银行业的净利润在2003年的时候仅为工业企业利润的4%,至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3%,预计2011年将接近30%(见图1)。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化,突出表现为银行业资本监管力度的加大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银行业追求的不再是传统化、简单化的规模扩张及利润回报,如何在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协调好风险与收益两大价值取向,从而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就如何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以提升全行经营回报水平问题提出初浅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国内银行业整体业绩向好,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持续面临考验.笔者基于对八家股份制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小股份制银行规模扩张还须继续,但竞争内容正逐步转向"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0,(7):10-10
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规模近12万亿 据中国银监会近日公布的银行2009年年报,12家股份制银行过去6年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2009年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1.78万亿元,为2003年的4倍,即增长3倍。股份制银行占整个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例则由2003年的107%上升至2009年的15%。除规模快速扩张外,过去6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提高,短期贷款占比则不断下降。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在6年内增长了25倍,短期贷款占比则由2003年的51.48%下降至2009年的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