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户”乎?“客户”乎?长春邮电学院刘振东我主编的《用邮知识》(写给邮政用户的)一书已由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日,接到一位同行读者的来信。信中先称赞了一番这一“小书”的社会作用、社会效应如何如何之后,笔锋一转,指出:该书第八页“邮政用户”条目不妥。因某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邮政行业中如何具体体现?邮政科研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邮政通信生产力?以及实现邮政现代化的途径,邮政科技政策和方针,邮政科研管理体制等问题,都是邮政当前极需研究解决的迫切问题。本刊为此组织“科技兴邮”笔谈会,邀请从事邮政科技、教育、管理的中国通信学会四屈邮委委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提供主管领导部门作为决策之参考。文章在1992年第2期和第3期上分别刊出。  相似文献   

3.
邮政资费调整以后,邮政企业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了?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从省会邮政局反馈来的信息,说明这些纯邮政企业不但没有从资费调整中得到实惠,反而陷入了成本加大、“利润”降低,越来越穷的困境。 奇怪。调整邮政资费本来是一件盼望已久的好事,希望借此使邮政摆脱困境,但是为什么这项专为解决邮政困难的政策落到省会邮政局头上却变成了另外一种结果?个中原委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有关邮政优质服务的一些新闻报道中,或在某些邮政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中,“无理由申告”可谓是一个频繁出现、使用率颇高的时髦字眼儿。一时间,大家似乎是纷纷于此就邮政优质服务应达到的标准达成了共识。乍听起来,确乎顺理成章,无可挑剔,但细细思之...  相似文献   

5.
观念往哪里“转变”?谷明搞市场经济要转变观念,这是完全必要的,邮政也不例外。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旧观念非转变不可,否则就搞不了市场经济。现在的问题是,观念要“转变”到哪里去,如果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邮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就想来个“急转弯”,弄不好恐怕是要掉到沟里去的。最近在一张颇有影响的邮电报上读到一篇奇文,标题就很新潮:《赚钱别害羞》。说是邮电企业应该具备市场经济的观念,“多赚钱没有什么理亏的”,进一步亮出了观点:“无论是架线路、装设备、接电话、发电报,还是订报刊、办汇款、寄包件,有哪一种不是为了赚钱呢?”“我们办企业、抓服务、讲效益就是为了赚钱。”这种论调听起来很时髦,可惜,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归结为“赚钱”观念;把社会公用性基础设施的邮政办业务、抓服务也都一概归结为“赚钱”。这种观念的“转变”究竟要转到哪里去?先不说搞市场经济是否意味着大家都去赚钱,就拿邮政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邮政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邮政网路应该士。何调整改造,邮政新业务及新的服务项目应该如何进一步开拓.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邮政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如何协调得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转  相似文献   

6.
“到2000年邮电主要通信能力和业务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这是杨泰芳部长在第28次邮电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来的宏伟发展目标。 这个宏伟发展目标可以分解为邮政和电信各自的翻三番目标吗?电信的情况不了解,不敢妄加议论。而邮政,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翻三番目标,即:邮件量和邮政通信能力在1980年200亿件的基础上到2000年达到1600亿件。  相似文献   

7.
付轩  毋疆 《中国邮政》2012,(8):28-29
美国国际邮政公司2010年发表的一份针对发达市场中35个邮政运营商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不论是优先邮件、名址商函或是无名址商函,都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通信和互联网营销手段的迅速崛起给直邮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一趋势迫切要求邮政企业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将自身实物信息传递的优势与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有效融合,实现由传统直邮向电子化直邮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整顿,许多年青人走上了邮政领导工作岗位后,他们在新岗位上遇到了许多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把握问题的本质,迎着困境,开拓新局面这是每个新干部都可能遇见的问题。下面发表安徽省新任邮政处付处长程鸥同志的一些感想。我们在此发表这篇文章,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希望有更多的新干部来谈自己上岗后所遇到的问题、困难、体会和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世界邮政日”的由来吗?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伯尔尼签署了《邮政总联盟条约》,宣告邮政总联盟成立。1878年,邮政总联盟改名为“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1948年,万国邮政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目前,它...  相似文献   

10.
“以邮养邮”指以邮政自身力量维持简单再生产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去扩大再生产。“以邮养邮”是发展邮政事业的方针,也是企业必须具备的素质。但目前邮政还不具备“以邮养邮”的条件,因为邮政的运能严重不足,技术落后,资费不合理,许多业务都是亏损经营,维持简单再生产都很难,更不必奢谈“以邮养邮”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1.
“三个80%”是指:“在邮电服务质量问题中,邮政占80%;在邮政服务质量问题中,农村占80%;在农村邮政服务质量问题中,投递占80%(见《人民邮电》第780期一版)。近一年多来,邮电部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花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严重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原因究竟在哪里?本文试图从邮电企业管理角度上谈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岱维 《中国邮政》2008,(2):62-62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经办业务的重要戳记,是以确认邮政局所与用户之间以及局所之间权责关系的印信。邮政日戳证明了邮政企业与用户间形成用邮合同关系,是邮件传递时间和时限的查询依据,也是集邮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邮政日戳具有法律效力,日戳的使用具有法定性。  相似文献   

13.
集各国邮政经验之大成“邮政研究丛书”是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根据各国在邮政业务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工作组或调查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的结果,也是各国邮政管理宝贵经验的结晶。专题研究的内容包括问题的产生及其性质,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目前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趋势等。经过三至五年的研究形成报告,最后编写成“邮政研究丛书”,供各会员国参考、学习,以便改善各国的邮政业务。“邮政研究丛书”从1950年出版第一册以来,至今已有156册,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邮政业务的各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州邮政瞄准礼仪市场,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需求分析、可能竞争对手调查,率先推出了同城“邮政礼仪贺卡”,并使其成为节日期间大客户营销的拳头产品。在近年的“五节联送”活动中,同城“邮政礼仪贺卡”不断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产品要点同城“邮政礼仪贺卡”,是以明信片为载体,整合邮政窗口、速递、函件、客户服务中心、投递等专业产品与服务资源而成的“服务类礼仪产品”,实质为个性化礼仪服务。具体为:邮政将礼仪礼品分为不同类型,由客户挑选后,邮局将所选礼仪产品类型打印在空白“邮政礼仪贺卡”上,编号并录入系统后交付…  相似文献   

15.
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企业为密切与客户的联系,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以电话作为媒体而设立的服务中心。同炒得热手的电子商务相比,Call Center是在静悄悄的步调中走向应用的,“185”邮政客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客服中心”)正是这一应用的产物。正确认识目前邮政“ 185”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无疑将有助于加快电子邮政的发展。 “185”客服中心的功能 “185”客服中心是邮政企业立足于拓展邮政业务市场,提高邮政服务水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它融合了包括邮政金融、邮政…  相似文献   

16.
覃东新 《邮政研究》2006,22(4):30-32
邮政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神圣使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广西贵港邮政为例,分析了邮政服务“三农”的优势和作用,探讨了新时期邮政服务“三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疆邮政通信情况,就推行以邮区中心局为主体、以非邮区中心局地州市局为辅的组建省级邮政通信网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企业为密切与客户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电话作为联系方式而设立的服务中心。与炙手可热的电子商务相比,呼叫中心则是悄然走向应用的成熟阶段。“185”邮政客户服务中心正是这一应用的产物,它以简洁易记的特服号——“185”为鲜明的特征,融合了包括邮政金融、特快专递、报刊发行、集邮等在内的多项邮政业务,并具备了邮政编码查询、邮政业务受理、邮政业务咨询及邮政服务投诉等四项基本功能。 “185”客户服务中心,是邮政企业为拓展邮政业务市场,提高营销能力而建设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它将为客户…  相似文献   

19.
三年以前,1988年9月21月,在沈阳发生了一起非法扣留、检查大批邮件的严重违反《邮政法》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引起震动,使广大邮政用户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使邮政信誉蒙受巨大损失。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多家报刊进行报导,发表看法,评论是非,其中不乏颠倒黑白、诬陷诋毁、肆意践踏《邮政法》法律尊严的谬论,流传社会,影响极坏。奇怪的是,作为受害一方的邮电主管部门却没有理直气壮地站出来维护《邮政法》的尊严,批驳违法者及  相似文献   

20.
随着邮政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客户数量的大幅增加,要开创“大邮政”背景下专业化的经营格局,迫切需要从整合三大板块业务资源入手,进一步细化客户关系管理,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实施综合性的“大营销”,以发挥整体营销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