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为课税对象课征的一种税,赠与税是对财产所有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课征的税收,遗产税的主要税种,赠与税是作为遗产税的补充税种征收的。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效应主要包括它的经济效应,财政效应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税理由、课税制度、配合征收方式、征税依据、课税范围、减免扣除、税率和归属划分等方面介绍了国外遗产税和赠与税开征的概况.同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上述各方面分别谈了对我国遗产税和赠与税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1958年荷兰首次开征遗产税以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开征遗产税的呼声很高,似乎开征遗产税已指日可待。然而,任何一种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都离不开培植它的文化土壤,必须与其文化系统相容。现行文化条件下,我国开征西方模式的遗产税仍然存在不可行性,如中国人价值感的来源、对待财富的态度、继承的观念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国情不同,制度不能照搬,所以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尚未成熟。但作为一种完善税制、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调节收入差距税种,我国未来开征遗产税依然有其重要意义,应适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建立健全公民的死亡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和财产登记制度、个人财产评估制度,并进一步完善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净财产课证的税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开征的以校正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税种。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主要是对收入流量的动态调节,而对收入存量纳税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的静态调节却相对较弱。因此,无论从完善税制结构,还是从缩小贫富差距来看,开征遗产税都是势在必行。我国开征遗产税,在现阶段宜采用总遗产税制,并一并开征赠与税作为对遗产税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当下,人们呼吁开征遗产税的最主要理由是遗产税的开征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然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不必然要求开征遗产税,遗产税的开征也并不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相反还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此外,中国的现实更不符合遗产税开征的前提,因此,中国不应该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6.
遗产税的开征策略关乎遗产税开征的成败。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应当采取的策略是:充分认识有利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正确评估遗产税近期的国内讨论,认清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在今天所处的位置;积极宣传遗产税的三大基本问题,夯实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共识基础;及时揭露遗产税的真相,清扫我国遗产税开征的路障;同时规定遗产税的税款专用和公开条款,契合民众对遗产税的期望;配套出台遗产税的征管办法,消除民众对我国遗产税开征条件和能力的疑虑;更新几个遗产税观念,回应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时代要求;特别警惕遗产税开征的触发机制,控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公平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征遗产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针时目前理论界对开征遗产税的不同态度,综合分析了遗产税开征的现实条件,为我国开征遗产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遗产税是否应该开征以及在什么时候开征,一直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有一些人对于我国是否有必要开征遗产税,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提出了质疑。本文论证了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征收遗产税的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与社会民众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开征遗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几成呼之欲出之势。那么,遗产税开征之后其税收收入应当归属于中央还是地方便成为了一道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域外税收实务的介绍推断出遗产税收入归属主要由遗产税开征所欲达到之目的来决定。其次笔者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主要目标进行分析,认为遗产税开征的调控目标与财政目的使之兼具中央税与地方税的特征,因此我国在开征遗产税后应将其划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最后笔者对今后遗产税的征收主体及央地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开征遗产赠与税的时机业已成熟,应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实际国际,采用总遗产税制,以居民的不动产和有形动产为课税对象,通过高起征点,低税收负担率,个人申报制和支票制,轻税重罚,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率。  相似文献   

11.
遗产税是一个古老的、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种税,是调节社会成员财富分配的一种税收手段。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曾开征过遗产税,新中国建立初期也设计过遗产税,但由于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开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个人财富的拥有量在逐渐增加,以存量收入的财产为课征对象的遗产税的开征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税收对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调节功能,应对现行税制进行如下高速和改革: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调整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缩小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征税范围;建立企业所得税投资税收抵免制度;开征遗产税、赠与税、证券转让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从速推进费改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产税的征税范围长期以来局限在房产、地产及车船上,征税范围过窄而调节力度不够。在我国开征遗产税可以弥补财产税在上述两方面的不足。同时.在我国开征遗产税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我国遗产税的开征现已具备经济、法律、历史和思想条件,但尚有财产评估等刳度有待完善。遗产税制度的建设需考虑起征点或免征额、反避税措施、税率等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行证券市场税制仍然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缺陷,包括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证券市场税制体系,证券印花税名实不符、范围狭窄,证券所得税率偏高、税负不公,营业税率偏高、影响证券业发展等。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制,就应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证券市场税制体系,理顺证券交易税和印花税的关系,统一企业所得税、消除重复征税,适时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调整营业税制、开征证券遗产税和赠与税。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缺陷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健全,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为促进慈善捐赠而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的缺陷与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我国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转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消费税、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构建完善社会再教育体系等具体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可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与提升.  相似文献   

18.
税收政策是各国激励慈善捐赠的重要手段。我国实施的税收激励政策包括针对慈善组织和针对捐赠人两类,目前存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范围小、税种缺陷缺失以及纳税人税收抵扣手续烦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分别从扩大慈善组织受惠范围、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完善相关税种以及简化税收抵扣程序等方面进行健全,促进慈善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和区域差距三个方面,并存在逐步扩大趋势。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进行调控势在必行,而税收恰是一个重要杠杆。我国应借鉴国外税收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改革财产税、完善个人所得税、加强税收监管、健全税收立法等措施,加强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纳税意识也与日俱增,同时我国的法律越来越完善,这就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客观条件;但遗产税的开征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应合理设计遗产税制度,合理确定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确定征税依据及减免,并采用累进税率等,同时应加强征税管理另外,还应注意开征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