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闻名遐迩的大丰市新丰镇裕南村,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全村耕地面积4560亩,桑园面积4100亩,家家户户栽桑养蚕。1999年,全村饲养蚕种1.4万张,生产蚕茧1.2万担,创产值1000万元,人平养蚕收入5000元。小桑树大财路规模出效益裕南村1958年开始栽桑养蚕,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当时全村仅有52亩桑园。而到1985年,全村桑园面积却拓展到了1000亩,并开始饲养原蚕。当时,一般丝茧价格只有4元/公斤,而种茧价格高达13元/公斤,巨大的价格差驱动着一家一户向规模化栽桑养蚕靠拢。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片集中的桑园、宽敞的蚕房、扎实的技术,逐渐成为各蚕种场梦寐以求的资源优势,一下子吸引了无锡西  相似文献   

2.
一、遂川蚕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 0多年来 ,遂川蚕桑产业发展迅速。 1 991年到1 99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 2万多亩 ,蚕茧产量达 1万多担 ,茧丝年总产值达 3 0 0 0多万元 ;种桑农户遍及全县 50 %的行政村 ,农民种桑养蚕收入达 70 0多万元。但 1 994年以后大滑坡 ,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到 1 999年 ,全县仅保存桑园 50 0 0亩左右 ,发种量仅 1 70 0多张 ,蚕茧只有 80 0多担。更为严重的是县缫丝厂由于茧丝绸市场疲软 ,蚕桑生产萎缩 ,开工不足 ,成本上升 ,效益走低 ,于 1 998年宣布破产。究其原因 :一是市场疲软。美国、欧共体和…  相似文献   

3.
蚕茧占广西总产量20%的广西河池市宜州市(县级)从2002年起积极扶植农民种桑养蚕。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超过25万亩,农民养蚕收入8亿多元,人均  相似文献   

4.
蚕桑生产是由培植桑园和养蚕两项生产过程组成,合作社既培植桑园又养蚕,投入的物资费用和人工费用形成了桑园成本和蚕茧成本,蚕桑生产的最终产品是蚕茧,是成本核算的对象,只有充分认识桑园成本和蚕茧成本的关系,准确进行蚕茧成本核算,才能发现蚕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栽桑和养蚕的技术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益,最大限度的保障合作社成员的收益。本文主要对蚕茧产品成本的核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周华 《农家之友》2007,(11S):15-15
蚕茧占广西总产量20%的广西河池市宜州市(县级)从2002年起积极扶植农民种桑养蚕。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超过25万亩,农民养蚕收入8亿多元,人均养蚕收入1626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1%。今年全市桑目面积26.4万亩,养蚕农户9.2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的90%。预计农民养蚕收入在8.5亿元以上,蚕农人均养蚕收入2100元。  相似文献   

6.
10多年来,遂川蚕桑产业发展迅速。1991年到199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蚕茧产量达1万多担,茧丝年产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种桑农户遍及全县50%的行政村,农民种桑养蚕收入达700多万元。但1994年以后大滑坡,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到1999年,全县仅保存桑园5000亩左右,发种量仅1700多张,蚕茧只有800多担。更为严重的是县缫丝厂由于茧丝绸市场疲软,蚕桑生产萎缩,开工不足,成本上升,效益走低,于1998年宣布破产。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疲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从1994年开始共同对我国丝绸制成品实行配额限制,使出口受阻,茧丝市场价格暴跌,3A白厂丝从1993年每吨20多万元跌到1996年的14万多元,同时,蚕茧价格也由1993年的5万多元跌到1996年的3万多元。二是经营不善。县茧丝绸公司,1995年起收茧“打白条”,压级压价现象严重,农民对蚕桑产业丧失信心。三是保护不力。没有及时建立风险基金,保护蚕农利益。  相似文献   

7.
初夏之际,我们慕名来到被誉为“蚕桑之乡”的巴中县三江乡,进行调查。惊喜地发现,栽桑养蚕在这个乡产生了显著的效应。据调查统计,全乡1989年有桑树380万株,加上今春新栽植的共达630万株,人平已达365株。去年底共养蚕4500余张,产茧26万斤,收入现金130万元,人平80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人平250元以上的有17个社,占全乡总社数的31%。民主村6社,54户社员,户户栽桑养蚕,1989年底人平有桑树440株,共计养蚕266张,产茧15600斤,收入80680元,人平达318元,占该社当年人平纯收入814元的39%.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苍溪县唤马乡云龙村在发展养蚕业方面,走出了一条集约经营、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1991年全村养蚕631张,产茧36800斤,人平43斤,比1990年增加16000斤,今年春季又养蚕240张,全年计划养蚕850张,蚕茧产量可望跨过5万斤.他们的经验是:一、集约经营.全村242个农户有226户建起了密植桑园,面积181亩,定植桑树32.4万株.实行集约经营,坚持栽桑、管桑并重.一是严把建园质量,狠抓桑树管理.引导农户本着相对集中、方便管理的原则选好建园地址,并按照村上统一选定的栽培模式及规格定植桑树,对老桑园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在桑树的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施肥标准、统一修剪质量、统一防病治虫、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实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等9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宜州桑蚕茧认定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宜州市桑园总面积达94.15万亩,蚕茧产量13.36万吨,桑园面积连续15年保持广西及全国地级市首位,带动全市近23万户蚕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0.
三阳区位于平利县西北,有三个公社,32个大队,160个生产队,15,711口人,耕地面积32,941亩。近年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狠抓蚕桑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2年全区桑园达到4,524亩,桑树226.2万株,养蚕1,784张,产茧109,823斤,占全县蚕茧产量的21.5%。与1979年相比,饲养量、产茧量分别增长  相似文献   

11.
蚕桑生产作为四川农村经济的一大多经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蚕农养蚕积极性的提高。当前蚕农养蚕积极性如何?最近,我们对垫江县周嘉镇8个县级蚕桑示范村进行了调查。一、现状垫江县委、政府于1990年作出用三年时间实施蚕桑“双五”工程(全县新栽密植桑园5万亩、产茧5万担) 的决定以来,周嘉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栽桑养蚕活动。到1992年底基本实现了“双五”工程的第一个目标:全镇7157亩密植桑园初具规模,其中县级示范村4552亩。尽管栽桑养蚕给大多数农民带来了实惠,但部分蚕农养蚕积极性仍然没  相似文献   

12.
一度被豫西南农民视为"摇钱树"的蚕桑生产,去年以来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这种状况应引起重视。南阳全市12个县(市)现有桑园面积13666.7公顷,砍桑面积9000公顷,毁桑比例占39.7%;发放春蚕种26370张,较上年同期减少61.2%。引起蚕桑生产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蚕茧价格太低。1995年春,邓州市春茧市场价为15元~18元/公斤,到了秋季蚕茧却下跌到7元~8元/公斤,降低为50%。二是比较效益低。一般每公顷桑园能养蚕45张,产茧1350公斤~1800公斤,每公斤按8元计,效益10800元~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07,(10S):49-49
近年来,依托蚕、桑品种的不断更新和栽桑养蚕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务部“东桑西移”的工程,广西抓住了机遇适时发展了桑蚕产业。2000年到2005年5年间,广西鲜茧产量增长了近6倍。到2006年,广西桑园面积达180.6万亩,蚕茧产量18.57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5%。2007年鲜茧产量有望再创新高。面对大好的蚕桑发展前景,近日,本刊不断接到部分读者来电来信询问如何从事鲜茧收购业?现以此文予以回答,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鹿寨县黄冕乡山脚村民委下辖5个自然屯,23个村民小组,871户。该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桑养蚕,已有较久的养蚕历史,但直到90年代桑园面积仍徘徊在500-600亩,在近年大力实施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后,桑园面积迅速发展,目前全村有桑园面积2850亩,年养蚕1万张,建立鲜茧烘烤厂3个,千亩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海安县南屏乡高庄村从1995年开始,在桑田里套种蔬菜,获得了蚕茧、蔬菜双丰收,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目前,高庄村不仅是海安县蚕桑生产专业村,而且成为蔬菜生产基地。高庄村桑田套种蔬菜,是1995年几个农户率先搞起来的。那时,他们种的蔬菜仅供自家食用,品种也比较单一。自食有余以后,农民把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这些蔬菜农药用得少,很受顾客欢迎,销路很好,有的农户仅蔬菜一项收入就达300多元。到1996年,这种做法在全村全面推开。1998年,全村549亩桑田,养蚕2100张纸蚕种,产茧94.5吨,蚕茧收入141.75万…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02,(1):43-44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茧丝绸生产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成立全国首家蚕农合作社,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强化科技服务,完善利益机制,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茧丝绸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成功之路。先后创出七个“全国第一”,即总产茧、亩产茧、亩饲养张数、亩效益全国第一,现代化蚕茧收烘站规模全国第一,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乡镇茧丝绸公司和蚕农合作社,并且呈现出六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基地规模由小变大。目前,全镇现有3万亩的优质丰产桑园和1.5万户养蚕专业户,年饲养蚕种9万张,年产茧6.5万担,相…  相似文献   

17.
对柳城县2008年蚕户桑蚕生产情况及2008年冬至2009年春桑园管理情况、2009年蚕户桑蚕生产准备情况等进行调查,就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对我县桑蚕业发展提出建议:即要使柳城县桑蚕业得以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必须做好蚕户的思想安抚工作,采取措施消除蚕农顾虑徘徊思想,加大桑蚕技术服务力度,推广良种良法,建立生态蚕业结构,开展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冬闲桑园、蚕房的复合经营,提高蚕户养蚕成功率,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提高蚕户桑蚕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对柳城县2008年蚕户桑蚕生产情况及2008年冬至2009年春桑园管理情况、2009年蚕户桑蚕生产准备情况等进行调查,就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对我县桑蚕业发展提出建议:即要使柳城县桑蚕业得以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必须做好蚕户的思想安抚工作,采取措施消除蚕农顾虑徘徊思想,加大桑蚕技术服务力度,推广良种良法,建立生态蚕业结构,开展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和冬闲桑园、蚕房的复合经营,提高蚕户养蚕成功率,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提高蚕户桑蚕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绥阳县原农委干部陈孝维,1992年元月停职带薪到原雅泉乡茶场承包荒山100多亩,从事以栽桑养蚕、养奶牛为主要内容的非耕地开发。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拥有100多亩桑园、18头奶牛和相应设施的绿色企业。1993年共生产蚕茧600公斤,产值近5000元;粮食2500多公斤,产值2000余元;并利用桑园空带种  相似文献   

20.
正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金牛社区,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蚕桑生产、技术服务、收烘加工、产品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安徽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桑叶可制茶,可用药;桑椹可酿酒,作饮料;桑根可入药;桑枝可作编织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合作社现有3000亩桑园,年产值达1600万元,已有社员35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一大批留守人员、残疾人、贫困户通过养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