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权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侵犯国有、集体和私人财产。同时加大了对物权的保护力度,对侵犯物权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增加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规定等。  相似文献   

2.
一度备受争议的《物权法(草案)》已正式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该审议稿在吸收各方意见修改后,明确了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 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曾经白热化的争论终于有了“暂时”的结论,曾经被“搁浅”的《物权法》立法工作也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了这一重要任务。当前局面的形成,将会有利于此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刘利军 《产权导刊》2006,(10):16-16
物权法到底应该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主,还是以保护公有财产为主?当8月22日物权法草案第五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立法机关给出了答案:既强调要“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又强调要“体现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8月23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鲁阳 《产权导刊》2004,(12):44-47
民不富,国不强.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式写入了宪法修正案.10月22日,297条物权法草案再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草案有望提请明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5.
居住权,被作为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制度明确地规定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三编第十六章.随着物权法草案对居住权的肯定,居住权问题再次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讨论.居住权制度的创设,来源于民法学者的建议.2001年,钱明星教授在〈中国法学〉发表了有关居住权的首篇论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居住权问题引起了学界普遍的关注,相当一部分学者倾向于赞成居住权制度的建立.立法者显然也认同了这样的倾向.然而中国物权法乃至中国社会是否确实需要居住权制度,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体经济》2007,(1):48-48,F0003
2006年12月24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此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首次对城镇集体财产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艰难与出人意料的立法   物权法草案从2005年7月交由全民大讨论开始,便处于公众舆论聚焦的中心,而这一立法的过程更被称为2005年度的重大新闻之一.在全民大讨论热烈之际,2005年8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巩教授认为,由于这部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开历史倒车,所以,只有经过原则性修改才能通过.……  相似文献   

8.
最近,《物权法》草案三稿(简称草案)正在全国征求意见。该法是调整各平等主体之问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财产关系的重要法规,草案第二编所有权第五章专门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明确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动产和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物权法草案的顺利通过,凸显了国民对权利界定的重视。其对公私财产权的保障等内容,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乡镇》2004,(10):60-60
“新交法”——《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草案修改稿》非常人性化地提出“第三者责任险先行赔偿”的原则。昨天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备受市民关注的“新交法”进行二次审议,明天会议将对该法规进行表决。经过一审、网上征求意见和立法听证后的“草案修改稿”对原草案60多个条款进行了修改,其中有8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建筑市场严重违法行为特别处理条例(草案修改建议稿)》11月22日提交深圳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修改的法规草案对处理措施作了较大的调整,使法规既体现严厉处罚的立法原则,又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22日闭幕的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在流通和消费领域循环经济方面,《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对商品过度包装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提出设计、生产、使用商品包装,应当优先选择使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简化包装结构,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和包装废物的生产量。禁止违反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强  相似文献   

13.
日前,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草案)》,这部地方法规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物权保护,明规定建设用地补偿不到位,农民有权不交土地。  相似文献   

14.
政策法规     
中国财政部对个人股息红利减免政策做出解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七月一日起施行,物权法草案将第三次提请审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物权法(草案)》再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该草案从立法角度提出要对拾金不昧者进行经济补偿。由于拾金不昧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这一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提交立法机关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就已经提出了拾得人应该享有报酬请求权。所谓报酬请求权,就是拾得人可向失主要求报酬,也可自  相似文献   

16.
严海 《特区经济》2007,(12):241-242
私人财产权是自由与个人自治的客观基础,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国文化传统导致现实中私有财产处于十分脆弱的地位,经常遭到所谓的公权力的侵袭。因此,对私人财产的保护应成为我国构建市民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物权法对此问题予以了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土地财政谢幕",其标志性的事件是2012年12月24日,国务院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对"土地补偿"作出重大修改,删除了现行法第47条中"按土地原有用途补偿和30倍补偿上限"之规定。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能不能自行发债? 6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下称“预算法二审稿”),有关地方政府能否举债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19.
刚刚结束的"两会"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做了修正,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问题 修正案(草案)删去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九条第一款"合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应报主管部门备案,并通过经济合同方式执行"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其中赞成2799票,反对52票,弃权37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