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孙源 《华商》2014,(9):58-58
现在是镍业务公司的投资良机吗?近期,随着国际镍价持续上涨,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也明显受到资金热烈“关照”。有分析认为,镍价高歌猛进,这些股票还将持续受到资金的热炒。而在2012年一2013年,国际镍市场还在为产能过剩、价格跳水而低迷不已。资本市场对镍的炒作释放了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2.
《商业会计》2002,(3):28-28
对投资者而言,可转债的最大优点是可选择性,即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领取利息收入;可以在二级市场卖出债券,获取价差;也可以转换成股票。如果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以选择到期还本付息,这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股票下跌导致的损失,而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又可以选择转股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在市道低迷时,它又可以通过调整转股价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一般来讲,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比例的确定主要依据转股前一个周期(如20天)股票的平均价格高低。由于现在股票价格比较低,所以转股比例会较高,而且由于股票价格如果低于转股价格,…  相似文献   

3.
《商》2013,(7Z):10-10
昨日A股市场上,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最为抢眼,整体平均涨幅达7.51%,大大超过其他板块。中银国际金属行业分析师乐宇坤等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稀土价格因限产上涨,是稀土类股票暴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如意 《理财周刊》2005,(6):95-95
近期国际市场上贵金属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美元的持续下跌背景下市场价格全面上扬,铂金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而钱币市场中的熊猫铂金贵金属币的市场价格却没有受到明显的刺激而价格上涨,相反个别品种还出现了下跌的态势,这种情况就受到了很多投资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石油相关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尽管汽车厂商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和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但汽车销量仍然一改高速增长的势头,在近期内显得停滞不前。本文首先分析了石油价格影响下的国内燃油价格走势和国内燃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以及我国汽车产业面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期,受到尿素价格强势上涨的影响,下游复合肥厂家的生产成本增大,化肥经销商的经营利润受到挤压,农民生产成本上涨。一向被认为产能过剩的尿素价格反常上涨,引起了各方关注。短期内尿素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较小。今年夏季,国内尿素价格仍有不少支撑因素。首先是厂家无库存,且市场  相似文献   

7.
石油价格上涨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中国石油相关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尽管汽车厂商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和通过低价策略促进销售,但汽车销量仍然一改高速增长的势头,在近期内显得停滞不前.本文首先分析了石油价格影响下的国内燃油价格走势和国内燃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以及我国汽车产业面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师观点     
《新财富》2004,(3):89-94
从股市整体走势来看,中金公司在1月份提出观点认为一季度可能是本次上涨行情的顶部,中信证券在2月下旬的报告中也认为市场面临短期调整的压力。而对于2004年全年,申万研究所一改三年来对A股市场的持续谨慎判断,建议机构投资者充分关注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机会。在具体行业层面,国泰君安认为:人民币升值无阻石化业务的上升预期;化工供求格局不会大变;纺织服装孕育中长期投资机会;煤炭需求旺盛势头难挡;新型干法水泥建设受到鼓励;光纤光缆温和复苏;电力资产注人值得关注;汽车业发展趋于适度,板块价值依旧;房地产行业变革加快,补涨势头耀眼;钢材供不应求,有色金属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商业资产重组将成市场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油价上涨凸显中国石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丽  杨凤 《现代商业》2008,(18):37-38
近期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美元持续眨值等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中国国内原油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中国油价急剧上涨。油价上涨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凸显出中国石油存在的问题,国家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整顿,使我国的石油行业能够稳健地发展,不受国际市场原油产量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只有石油的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够稳步地发展,因此油价上涨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尤其是成品油价格,国内国际相差上千元。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石油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左右市场方向与风格的市场主导力量。近年来,尤其是2005—2007年国内A股市场一轮上扬,将其中产生良好受益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推向了潮头,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因此。为了给投资者、研究者及基金管理者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从剔除基准收益后基金获得超额回报能力如何(超额收益)的角度出发研究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配置嘴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刚 《新财富》2006,(3):40-41
如果A股市场未来持续上涨,那么一定存在一批价格能够翻几番的大牛股,这些大牛股上涨的动力来自业绩持续高成长的能力,就像当年的微软、当前的Google和百度。这些公司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垄断,或至少是寡头垄断。未来,消费品服务业和科技创新领域最有可能产生这样的非贸易品的垄断企业,它们将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电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第二天,沪深股市上传媒、通信、互联网板块全线井喷,三大行业9只个股涨停,超过20只个股涨幅在4%以上,歌华有线、天威视讯、广电网络、同洲电子等广电股强势上涨。资本市场是最敏感也最能反映市场心态的,这一轮的上涨最直接地体现了市场对三网融合的强烈认同。  相似文献   

14.
近期市场的大规模扩容和A股市场的持续盘整,令人联想起历史上数次大规模扩容所引发的股票市场的大调整。不过,本次扩容的市场基础——无论是全流通的制度变革,还是市场的供需条件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信一轮快速上涨之后的调整,是市场理性而且健康的信号。扩容并非洪水猛兽般可怕。  相似文献   

15.
疯牛撑起资本大国 2007年中国股市风光无限,股指从3000点又翻一番,一度摸到6100点,造就一个疯牛传奇的同时,也使中国A股市场首次有资格成为中国经济状况与趋势的晴雨表。大牛市中,中国A股市场也迎来大回归,中国人寿、中国远洋、中国建行银行、中国神华以及中国石油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回归A股,市场迅速扩容,一个资本大国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16.
钟晴  陈虹 《商》2013,(17):155-155
股市收益的可预测性不仅可以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外在表现,同时作为市场的一个显性特征,其本身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通过研究表明,国内外市场效率与股市可预测性收益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受到市场动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成栋 《新财富》2009,(4):26-26
本轮行情的一大特点是“二八现象”转为“八二现象”——以中小盘股为主的八成个股跑赢大势,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两成个股落后大势。2008年11月4日至2009年3月10日期间.代表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巨潮A股指数上涨43%,涨幅超过该指数的A股达到1285只,占82%,落后该指数的为281只,占18%。  相似文献   

18.
又是政策真空,又是全线暴跌。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罕见的快速下跌。在有没有利好的赌局中,空方再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4月1日中国A股市场1600多只个股中上涨的不足30家,近800只个股跌幅超过9%。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61.56点下跌到3月31日的3472.71点,跌幅高达34%,创15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  相似文献   

19.
市场趋势的显著分化已经成为2001年3月23日以来中国 B 股市场的重要特征。众所周知,沪深 B 股市场由于受到中国证监会决定允许境外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交易8股的重大利好政策刺激,一举发动了2001年第一轮中线上涨行情。如果以2月12日作为上涨趋势的起点,则至3月23日,上证 BV 股和深证 B 股就已经分别上涨了102.47%、180.07%。当然,整个 B 股市场在2001年3月23日后旋即出现了显著分化的迹象。从3月23日到4月13日,深证 B 股的最大下跌幅度为21%,而上证 B 股的最大上涨幅度则超过27%。究其直接原因,显然是因为上证B 股在深证 B 股高位振荡整理之际,一举出现了一小轮"补涨"行情。实际上,就在4月9日~4月13日一个交易周,上证 B 股市场依然呈现出在深证 B 股高位振荡整理之际连续出现补涨的格局。从2001年4月16日的市场趋势来看,沪深 B 股市场未来一个交易周里依然会有所分化。  相似文献   

20.
金昌建 《新财富》2014,(6):15-15
由于宏观经济数据的不乐观以及近期大量IPO的发行,4月下旬A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五一过后,市场进入震荡盘整期。截至5月15日收盘,巨潮大盘、巨潮中盘和巨潮小盘指数分别获得累计收益为-3.47%、-6.38%和-7.61%。从盘面大小分化的特点来看,大盘股指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中小盘股指。同期,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共实现累计收益.4.22%,与代表沪深A股市场的巨潮1000指数相比实现超额收益0.81%。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市场整体下跌行情中,最佳分析师指数的表现优于数只市场规模指数,体现出了显著的抗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