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袁晓波 《会计之友》2007,(34):10-11
本文回顾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及其与企业预算管理的关系,尝试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的预算管理基本框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讨论企业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2.
袁晓波 《会计之友》2007,(12S):10-11
本文回顾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及其与企业预算管理的关系,尝试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的预算管理基本框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讨论企业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3.
詹洁 《会计之友》2006,(27):49-50
随着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推广,作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预算也开始得到理论界的重视,但是学者大多是结合平衡计分卡来研究作业预算.当今社会,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追求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满意.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相关者利益来探讨作业预算,提出将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绩效测量和管理工具--绩效棱柱与作业预算相结合来进行预算编制,并将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基础,充分发挥作业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推广,作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预算也开始得到理论界的重视,但是学者大多是结合平衡计分卡来研究作业预算。当今社会,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追求企业相关者利益的满意。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相关者利益来探讨作业预算,提出将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绩效测量和管理工具——绩效棱柱与作业预算相结合来进行预算编制,并将预算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基础,充分发挥作业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各级员工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冲突,容易降低预算管理的效率。本文拟从契约观的角度对预算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和各级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冲突行为,探讨预算管理如何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目标期望冲突,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和博弈是政府预算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预算审计制度应健全政府预算审计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预算审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博弈行为,提出利益导向下的中国政府预算审计制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关系网络(Wicks& Gilbert & Freeman, 1994),价值是在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理应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价值管理的相关理论中,仍缺乏将利益相关者和价值管理结合起来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机理阐释和模式设计.本文以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企业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设计应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共预算改革的过程涉及预算参与者利益的调整,新一轮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促成了公共预算参与主体的利益整合。立足于对公共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各参与主体行动逻辑的分析,论文从预算改革的绩效推进、模式转化与关系重构三方面剖析当下公共预算改革的实施,研究发现各利益相关者的行动逻辑呈现出政治关系重构的态势。公共预算参与者在绩效管理实施下的行为变迁与模式转化揭示了公共预算改革背后的利益关系调整,进一步阐明了公共预算的政治性本质。  相似文献   

10.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战略研究所率先提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此后,一些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构建产品召回中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机制模型,分析召回中企业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满足的形成及其影响,并通过中国市场上的召回案例加以验证。研究发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召回的满意决定了召回的结果,而满意产生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策略的预期与实际感知策略的差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思想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然而,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存在差异,如何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利益相关者分类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企业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宏辉 《现代企业》2002,(5):27-27,31
如果有人当面指责别人做事不讲道德,很有可能引起一场纠纷,至少是闹得脸红脖子粗.如果有人指责一个企业不讲道德,许多人就难以理解了.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那些只顾自己赚钱,没有关注相关者利益的企业行为都可视作非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利益相关者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战略研究所率先提出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此后,一些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管理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关研究筒要述评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全球的企业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企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20世  相似文献   

15.
网络视角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结构嵌入及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存在于网络形态当中的。早在Freeman经典星状图谱中就蕴含了网络的思想。Rowl ey将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若干关键概念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认为网络密度和企业的网络中心性会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产生影响。但除此之外,利益相关者的网络中心性和利益相关者群体内网络密度作为网络结构属性同样会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带来影响,并影响管理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最本质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即如何处理企业各项财务关系,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相关传统企业一直视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目标。本文对“胖东来”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与财务关系进行解读,企业管理活动只是表象,其实质是处理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其次,对“胖东来”公司的财务关系进行分析,侧重点是传统企业未完全重视的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财务关系;最后,解析相关者利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二者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胖东来”是在兼顾股东利益以及政府利益等传统企业的关注点下,进而又重点关注容易被企业忽视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过去.企业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是自行决定采用或不采用预算管理手段.选用何种预算管理方式。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预算管理已经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越来越高的重视。财政部分别于2001年以《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和2002年以《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企[2002]102号).对有关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一、集群制造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1、集群制造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在弗里曼(Freeman,1984)的《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却很少透析其确切的含义.普瑞斯顿(Preston,1995)通过对传统投入产出模式(图1)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图2)的比较研究澄清了利益相关者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自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1963)、Rhenman(1964)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也被学术界和实业界广泛认可。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深入和管理实践的进步,出现了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研究(即利益相关者导向研究)。利益相关者导向是指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集合关注的积极有序态度,并通过组织资源和能力分配来满足这些利益要求的一系列管理行为,是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对措施。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组织必须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群体实际需求的变化,倘若组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程度不够则可能不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GreenleyFoxall实证检验发现,公司对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水平越高则企业业绩越好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发展将成为决定企业活力与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