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王维军 《发展》2007,(6):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农民的自信心鼓舞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供销合作社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找到发展的新契机?本文从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新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新机制、新村庄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供销合作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供销合作社是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是当地政府的得力抓手,只要供销合作社能够认清自身所承担的职能,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就能够很好地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中。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常务副主任周声涛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批示中要求大力提倡认真学习,理性思考。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李达飞 《理论观察》2009,(2):173-17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县级新闻媒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扩大舆论影响,使新农村建设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农村必须依赖有效的制度保护,有效的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着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从而提高建设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又对制度创新有着普遍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制度创新的潜在利润,而且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制度创新是互相依赖,互为依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顺利实现,就必须同时进行制度创新,并使二者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5.
一、新学员。虽然我们老促会的同志过去绝大多数都从事过农村基层工作,但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半年多来,我们老促会的几位理事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反复研读有关件的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联系老区农村实际,制订了工作目标,把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翁康  徐斌红 《杭州研究》2008,(2):104-10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06年中央1号文件,再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进一步阐述,无不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远意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价格职能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价格部门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当前的实际工作,细读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价格工作谈几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7.
陈志明 《浙江经济》2007,(12):59-60
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中,根据衢州市区两级统一部署,笔者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主题,最近对几年来所联系的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进行了蹲点调研。尤其是就该村短期内在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的现象进行了近距离、聚焦式的调研。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必须统筹考虑、全面实施,才能发挥整体效能,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而民俗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却逐渐被淡化.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对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识以及在认识的基础上对二者冲突的调和.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复强 《乡镇经济》2008,24(10):4-8
为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各地都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而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陕西南部地区普遍是农业县,只有产业结构调整好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全面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把培育文明乡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3.
《浙江工商》2006,(7):15-15
今年以来,我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我会的工作职能和优势,在总结、推广奉化市尚田商会正副会长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经验的同时,组织全市工商联和非公人士开展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活动,初步摸索出一条富有时代特点、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得到了广大非公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方略,也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生育文明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代表着生育文化的发展方向。生育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涉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实际上它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农村”和“城市化”,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命题,却又总是时时透露出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必要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深层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工商》2006,(9):22-22
今年上半年,湖州市德清县新农村建设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关注并作出批示;在德清举行的全国县域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指出,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新农村建设的“德清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德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被列为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上的先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预期的成效,最近笔到一些贫困乡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淑芬 《唐山经济》2006,(10):45-4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育成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上了重要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用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集中概括。紧接着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都先后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去谋划、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十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杜漪  彭军 《乡镇经济》2008,24(5):15-20
农村区域自身产业提升和经济实力增强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基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必须把内生产业发展和提升作为新农村建设永恒的主题。文章通过对夹江县10村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调查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内生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在四川等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可行性,揭示了内生产业提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