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玮 《新财富》2009,(3):42-43
活跃的外资PE青睐TMT产业和服务业,财力稍逊的本土PE则偏好传统行业、科技型企业。外资PE喜投北京和上海企业,本土PE的投资则与其注册地关联度较高。外资和本土PE机构在投资方向上的有趣差异,为本土PE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而在PE本土化进程加速、人民币PE基金快速增加的背景下,本土PE的改变也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2.
金少策  何晓春 《浙商》2008,(11):57-59
深圳创业板即将正式推出、持续的IPO热潮和流动性的丰裕成为滋养民间PE的最好土壤。大量民营企业急于赶赴这场饕餮盛宴:在杭州的公元大厦,一座写字楼就汇聚了30多家PE企业。有人说现在的PE已经与前几年的房地产一样火热——目前全国大约有200亿元左右的合伙制基金在募集中,预计到2008年7月这个数字有望达到300亿元。 在PE热潮之下,我们不禁要问:PE的热潮能热多久?其中存在哪些隐患?大浪淘沙之后,谁将成为本土最优秀的PE?潮水退去之后,PE市场会不会沦为又一个“裸奔的浴场”?而对企业来说,又该如何识别并选择优秀的投资者?是选择外资PE,还是本土的PE?如何处理实业与PE的关系? 可以想见,大浪淘沙之下,那些规范运作、专业管理、适合本土企业的PE机构将最终取胜。作为本土创投的“浙商梦之队”,将会承载起更多的光荣与梦想。本刊以华睿投资为样本,解读本土PE机构的投资与管理模式,旨在引导浙江本土PE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玮 《新财富》2008,(12):116-116
这是全球经济的最坏时代,也是PE投资的最好时代。金融危机和信贷紧缩为PE创造了投资的黄金机会,随着投资价格的下降,一些活跃的外资PE正在加紧寻找价廉物美的项目,本土PE也应当调整战略,在经济低潮期用投资加专业服务的方式寻找成长性强、抗行业周期影响的好项目,并在下一轮证券市场高潮来临时实现上市退出。  相似文献   

4.
虽然与本土零售企业相比,外资零售巨头确实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将会主导本土的零售业,并不意味着本土零售企业已没有生存空间。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是本土零售企业的必由之路。零售业开放至今,期限已失去意义,如何竞争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玮 《新财富》2009,(1):48-49
要通过PE投资引导企业创新,必须从三个方面扶持本土PE;鼓励社保、保险等长线资金投资本土PE;对PE和VC实施税收优惠;尽早推出创业板,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与PE投资、企业创新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金融模式。向这一方向迈进的“金融30条”让本土PE和中小企业看到了阳光但其顺利过冬仍有赖相关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FDI是否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德鹏  余文宋  何磊 《大经贸》2003,(11):76-77
近年来,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发展相当迅速,业务额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加入WTO后,外资调查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展开更激烈的争夺。入世初期,本土调查企业相对于外资调查企业处于怎样的竞争态势?面对来势汹汹的外资调查企业,本土调查企业能有什么应对招数?  相似文献   

8.
陈玮 《新财富》2009,(5):48-49
2000年追逐创业板概念,2007、2008年追逐Pre—IpO概念,许多PE在这两次追逐中很受伤。PE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是企业的持续成长性而非IPO概念。创业板来了.本土PE也要回归投资的本质,忘掉创业板,忘掉IPO,关注并帮助企业成长,以避免追逐中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企业 “汉字是很奇妙的,在中国汉字中.危机这个词本身就是威胁和机遇的两面体。”谈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程晨还是比较轻松。在她看来,这一次的经济危机由海外渡及到中国.海外危机的严重程度是甚于中国的.因此这次危机对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的打击要远远大于中国本土企业。“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外资公司.今年加大了终端的让和幅度,  相似文献   

10.
外资垂直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数据,估计了外资水平和垂直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改进了既有文献估计外资溢出效应的方法,采用入世前后外资准入政策的变化作为工具变量来检验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贡献主要通过后向溢出效应来实现,即下游外资参与程度提高对上游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上游外资参与程度提高有助于下游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但仅对高技术和高质量产品成立,即前向溢出效应部分存在;同行业外资参与程度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即水平溢出效应不存在。以上估计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些结论为理解外资如何有助于本土企业实现质量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些参考,为调整我国FDI引入结构和加强内外资企业间的关联度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本土零售业和外资零售业的重要意义,结合3S1L原则和国内物流系统评价标准,分析我国本土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之间差距,最后对本土零售业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伟靖 《新财富》2014,(6):62-66
外资日化巨头全方位布局中国,本土企业凭借细分小品类抢占市场。虽有露华浓败走中国市场以及欧莱雅砍掉表现不佳的品牌,外资绝对领先中国日化市场的态势并未改变。但从小护士到美即,本土品牌已有质的提升。一方面,随着外资品牌摸准中国市场的脉搏,被收购本土品牌的命运将更为乐观,另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对接资本市场或吸引更多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13.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后,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转入新态势:在外资和本土金融机构双方既对立又互融的竞争中,外资金融机构面临把国际品牌中国本土化的问题,2005中国金融品牌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金融界高层和相关领域专家就外资金融企业如何在中国发展品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被取消了商业领域种种限制的外资的各种手段渗透下,零售业格局在发生这种大的变化,外资零售企业正加快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布局。面对外资零售巨头咄咄逼人的市场攻势,在WTO的大背景下,外资零售企业的迅速扩张应引起本土企业零售企业足够警惕,并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应对,求得民族商业的生存、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尚言 《三联竞争力》2006,52(6):50-51
只有形成本土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外资并购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玩转电视     
在过去的6年里,国内彩电市场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不只是平板电视逐步取代了CRT(显像管)电视,还包括本土彩电制造商们境遇的“今非昔比”:它们曾在CRT时代依靠渠道和价格打得外资品牌灰头土脸,但迈入平板电视时代后,关键部件的生产掌握在日本、韩国、台湾企业手里,价格战就缺了底气,而且本土和外资品牌的渠道差异也不大了。  相似文献   

17.
胡永铨 《商业研究》2002,(20):121-123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 ,是影响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态势和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子。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剖析了外资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运动鞋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脆弱。尽管从传统的竞争力指标看,中国的运动鞋产业国际竞争力非常强,但1/2的贡献来自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竞争力相当弱;与此同时,无论是外资还是本土企业都倾向于出口低端产品,且本土的单位价值比外资更低。造成这种结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本土企业被游离在领导品牌商构建的核心价值链之外而被边缘化。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本土企业是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FDI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影响。在对外资商业影响本土制造业的路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类指标反映外资商业的不同影响渠道,并按地区类别进行分组检验,考察了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内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对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商业对我国本土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通过对本土商业企业的竞争示范效应促进了东、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当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效应实现的;实证结果还表明,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外资商业正向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和外资零售企业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的瓶颈,并给出了策略性建议,这对我国本土零售业长远发展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