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垂直协作,最大的障碍是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专业化生产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分离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在最终产品价格一定的前提下,各自的利益此长彼消。当各自通过市场发生联系时,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能够让各方心平气和地接受市场给自己产品的定价;而当通过垂直协作发生联系时,如何确认各自付出劳动的价值,就不很容易了。我们如果要的是促进农业产业化,那么,依靠市场比依靠政府更有效。当产业化已经兴起,政府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定点扶持”对一般龙头企业施以特殊优惠,对于它们,最需要的是政府的…  相似文献   

2.
本质上的行业协会属于“社会中介机构”。它的特点表现在“民间性”,或叫“非政府化”。对政府而言,它不是附属物,而是独立的社团组织,是行业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对企业而言,它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要在政府部门不应管而又不便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上,发挥监督、协调和信息服务作用。但实际上,大多数协会都是在一  相似文献   

3.
李光斗 《新经济》2006,(6):76-77
“汪、汪、汪”,狗年乃旺财之年,众人无不兴奋的期盼着旺财的临门,但策划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广告主一见面就对他们说“给我想个像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那样的轰动活动”!既要投入少又要收入大,蒙牛捆绑超级女声的代价仅为1400万人民币,但旗下的酸酸乳凭借超级女声这个平台获得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蒙牛的这一计精彩插位使得策划公司再无借口托辞企业老板们的要求:什么竞争压力大市场难做;什么竞争对手宣传攻势强我们势单力薄;什么媒介繁杂受众难以捕捉……企业老总们再也不要被这些借口所蒙惑。  相似文献   

4.
陈科 《财富时代》2023,(5):130-132
<正>什么是好企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好企业的定义有所不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以实现自我利益为目的行事的个人,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增加公共利益。”在亚当·斯密看来,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有一致性的,当每个人都最大化个人利益的时候,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就自动实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指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益最大化,进而分配给股东。”费里德曼认为真正造福全世界的是自由市场,而不是政府,自由市场会继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刘成玉 《经济学家》2004,(6):119-120
1.建立“政府 专家 民众”的决策机制这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决策时既考虑大众利益,又尊重科学规律。重大事宜先提交专家咨询,后举行民众听证,再由政府最终抉择;各级政府应建立自己的决策咨询委员会,或按专业建立健全各类专家库。鉴于发展影响因素和效果的多维性,在咨询时应尽可能地邀请多方面的专家。2.扩大直选的层次和范围,真正落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村民自治”喊了多年但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应该彻底地补课;目前乡镇直选已具备条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直选;行政长官应该直选,党委书记更…  相似文献   

6.
"汪、汪、汪",狗年乃旺财之年,众人无不兴奋的期盼着旺财的临门,但策划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广告主一见面就对他们说"给我想个像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那样的轰动活动"!既要投入少又要收入大,蒙牛捆绑超级女声的代价仅为1400万人民币,但旗下的酸酸乳凭借超级女声这个平台获得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蒙牛的这一计精彩插位使得策划公司再无借口托辞企业老板们的要求:什么竞争压力大市场难做;什么竞争对手宣传攻势强我们势单力薄;什么媒介繁杂受众难以捕捉……企业老总们再也不要被这些借口所蒙惑.  相似文献   

7.
<正> 一、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探讨和构筑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表面上看,市场经济的提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改革以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界定不很明确,一方面强调要维护国家的所有者地位和所有者利益,另一方面却采取了诸如“全员承包”、“无上级企业”等刺激企业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改革措施。理论界,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的构想,这实际上是南斯拉夫模式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认为,要实行有效的宏观控制,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控制机制中的硬件(地方政府、银行、企业)进行改组,进行利益分解——分解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扩张投资方面的联盟,把地方政府从扩大再生产活动中分离出去;分解企业和企业职工在扩大消费基金方面的合力,使企业具有独立的利益和“人格”——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这样才能根治“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顽症。  相似文献   

9.
罗静 《经济论坛》2001,(23):38-38,48
1.结构调整的推进主体要以政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为主。以往河北省结构调整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的,即政府是结构调整的推进主体。“九五”以来,从大型支柱性企业集团的组建,到企业技术中心的创建和完善,再到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活动,无不都是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实行。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型”的结构调整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结构调整成本往往大于结构调整带来的收益。结构调整实质是利益调整,涉及到部门、地区和企业间的利益再分配,协调难度较大,政府执行的阻力也很大,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很大。二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博奕”,如果一项政策不完全被企业接受,就会使政策在执行中走样,违背政策制定的初衷,难以实现政策预期。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体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仅仅需要有限的政策信息,这是政府在进行全局决策时很难做到的。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结构调整成本更低,政府决策是全局性的,若政策失误带来的损失,也将是全局性的;而企业决策是分散的,决策风险也是分散的,即使决策失误,其造成的损失也是局部的。如何发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可考虑建立一个官、 企、学一体化的产业政策制定和审议机制,同时推进政企职能分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信用、权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不同的阶层和社会群体开始拥有不同的利益,利益诉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要和睦相处,必须要有相应合理的机制来维系各自的利益诉求。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同样存在着“市场调节失灵”的问题。要依靠政府信用的权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 打破“三铁”要伤筋动骨。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应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上下齐心,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行真正支持企业“破三铁”之实,改变过去那种对企业乱干预、乱设卡、乱指挥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厂长要敢于担风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长安区区属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有118家。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充分注意到纵向放权与监督、管理的关系,因而出现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断层”。企业出现亏损,政府有政府的苦衷,认为企业管理跟不上,效益不理想,又不能过分“干扰”;长期习惯于向政府“等、靠、要”的企业也有怨气,认为  相似文献   

13.
李庆华  王文平 《技术经济》2007,26(4):74-77,89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和协调。罗宾斯泰英建立了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关于贴现因子;二是关于“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三是关于“尽快接受”原则。本文基于讨价还价模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利益分享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在长三角地区利益分事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和企业两层次的行为主体;其次,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政府仍然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资源,因而必须建立政府间磋商机制;最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必须完善企业间竞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1.重塑董事会职能。强化董事会的职责,完善其决策和监督功能。董事会应该把自己的职责定位在企业的利益上,而不是惟政府之“命”是从,当然也不能单纯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企业(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国家和员工利益的结合点。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要把握受托行使的公司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02,(5)
有关专家近日提出 ,资本市场的作用虽至关重要 ,但也不是万能的。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 ,不能靠筹资 ,而要靠直接投资 ,不能通过资本运营甚至会计手段“一夜暴富”。专家还认为 ,生产型企业还是要靠生产经营来创造利润。狠挤资本市场泡沫 ,最根本的是要挤上市公司的泡沫 ,今后只有长期高幅度增长的公司才能上市。企业不能靠资本运营“发财”  相似文献   

16.
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成为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方向。为此,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统筹构建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树立“全员控制”理念。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理性选择,应从投资人、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政府五个维度的内部控制链提出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刊》2003,(11):90-91
“振兴东北”已成为本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但东北传统工业的衰落相当严重。调查显示,虽然经过“六五”时期以来的技术改造,东北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60%还处于70—80年代的水平,另外还有15%依然停留在50—60年代。如何振兴东北确实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经济管理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私人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虽然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但这种决策在相当程度上包含了政府“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诱导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政府采取的财政、金融、税收、立法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协调作用,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1.经济计划。在日本,政府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各种指导性经济计划向企业表明政府的政策主张,提供经济信息,指明经济走向。日本编制的计划依其背景分成三大类:首先是“复兴”计划;其次是“经济自立”计划;再次是发展经济计划。如按时间上划分可分为长、中、短三大类。长期计划主要是预示性,给企业以方向和蓝图;中期计划主要是指导性的,较为现实地给企业以引导;短期计划是预期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中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与寻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 《经济评论》2004,(2):69-72
政府行为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企业并购中 ,政府介入企业并购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过程 ,也即政府各子目标的博弈过程。政府行为在企业并购中同时受“公共利益”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双重调节 ,并购的寻租模式也由此产生 ,进而导致了并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在单一产权结构下的企业并购 ,由于并购主体间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边界 ,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和寻租模式均能合理存在。同时强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行为目标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正>难点 难点之一:思想不解放,怕字当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思想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误把“还权”当“失控”。主要表现在主管部门怕失权,以为搞了股份制,政企分开,产权明确了,财务公开了,将导致“经济指标下达难,各项费用上缴难,人事分配安排难,行政管理实施难”,因此一些主管部门极不情愿对下属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造。二是误把“搞活’当“束缚”。许多企业领导认为搞股份制,成立董事会、监事会,是对他们的束缚,远远不如厂长负责制,这反映出欠发达地区企业负责人对改革的一种心态,怕失位,怕失权。三是误把保守当“保险”。有的企业效益不错,职工工资发得出,认为何必再搞股份制,还是保险一点好。 难点之二:产权难界定,关系不明。现代企业制度首要一点就是产权关系明晰。现在理论上很清楚,但在实际巾操作困难。 首先,国有资产真正代表不确定。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属企业在资产构成上很复杂,有对官僚资本没收和对私营手工作坊改造的,有地方政府直接投入建设的,有的是部门投入建的,且企业积累大部分是职工劳动积累的,从目前看,企业大多数是分别归属各个主管部门,各个主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都要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加之国有资产在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