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为何一直长不大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为何一直长不大?从7月4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多方推进生物质能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玉米成本高出美国近80%左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乙醇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高出17%;与此同时,中国乙醇的价格又比美国低18%.这样就使得中国的乙醇生产必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才能保本盈利.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燃料作为替代化石能源需求量大增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亟需寻找理想的替代原料民以食为天,粮食供需的变化和国际粮价的异常波动,无不牵动着民众的神经。近年来,每一轮粮食价格的全球性上涨,尽管原因很多,但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饱受诟病,引发人们对粮食作物用于非粮用途的粮食安全的担忧。 相似文献
4.
5.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发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孰轻孰重的巨大争议,本文以燃料乙醇为例,探讨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粮食、农地及粮食贸易安全的影响,并结合玉米市场的实际状况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发电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近年来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迅速,总装机容量实现翻番,但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好,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局面,致使其发展陷入瓶颈。首先对当前生物质发电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进行系统介绍,然后结合生物质产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燃料乙醇是指以玉米、甘蔗、小麦、甜菜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成为可用于发动机的燃料.早在20世纪30年代,燃料乙醇就被开发作为车用燃料. 相似文献
8.
正吴方卫、孔艳杰两位教授的新著《液态生物质燃料的社会成本收益研究》,对我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社会成本收益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利益得失,角度比较新颖。我国液态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消化过多的陈化粮,我国建立了用玉米等陈化粮生产燃料乙醇的试点。从2000年开始,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进入了规模化生产阶段,成为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相似文献
9.
生物燃料正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席卷全球.发展燃料乙醇是美国能源政策的重点,本文从目前美国生物乙醇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美国生物乙醇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中国发展生物燃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可再生燃料来代替石油。利用廉价的糖源生产燃料酒精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最有效的途径。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意义,然后对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常建强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9,(2):10-13
自1975年巴西政府实施“酒精计划”以来,这项总投资65亿美元的计划已为各国开辟了大规模开发利用乙醇车用燃料的新途径。今天,全巴西1200万辆车中,有300万辆完全燃用纯乙醇(含乙醇96%和水4%),其余900万辆分别燃用乙醇一汽油混合油(含乙醇20—22%)和柴油。新产轿车90%以上燃用纯乙 相似文献
12.
王心见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4,(6):52
4月,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艾欧基公司生产出了加拿大首罐商用纤维乙醇燃料,它将混入加拿大石油公司加油站的汽油中向外销售。乙醇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汽油等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不过对于以玉米和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的乙醇来说,燃烧时能提供的能量和制造时需要耗费的能量一样多,从而使人们对乙醇的应用前景产生怀疑。而纤维乙醇燃料则是以稻草和木屑为原料,这使它在汽车中燃料时产生的能量要大大多于生产时耗费的能量,在能量的净产出方面令人不容置疑。纤维乙醇燃料在使用方面与汽油相比,可减少90%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被认为非常具… 相似文献
13.
金铭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1)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以荷兰生物燃料技术发展为个案,通过对该技术发展历程和主要影响事件的分析,设计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动力要素间存在正向和逆向两种可转换的循环机制;方向性引导和预期、市场形成、企业家行为和社会联盟行动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