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利益追求及其不断解放中持续实现的。改革就是从"还人利益"到"平衡利益"以实现理性利益,理性利益是社会和谐、社会合力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1978-2006年我国行政支出归宿于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与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进行了系统的经验估计和分析。研究表明:其一,从整体水平看,受预算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在这29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行政支出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高达40%,而归宿于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仅为60%。其二,从时间趋势看,随着财政观念从"积累型财政"向"消费型财政"的转型,行政支出归宿于公职人员的特殊利益所占比重日益扩大,在2000年之后甚至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创新政策研究中的局限性,尝试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政策中为什么考虑利益相关者"、"如何描述创新政策中利益相关者的主体与异质性"以及"创新政策如何通过利益相关者发挥政策激励作用"3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论证,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命题。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政策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创新政策通过差异性路径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内容与结构,并进一步影响创新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益分析视角的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为利益关系。从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出发,利益是独立于主体世界而存在。利益是人的本能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之源。转型社会下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化、利益矛盾空前尖锐、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不断显现,因此同样作为社会主体之一的农民工的利益理应也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利益参与、利益发展、利益和谐为逻辑起点,我们透彻分析了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的障碍,以动力、基础、主导、发展为基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利益生成和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表机制、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个人的存在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二重存在,这一二重性决定了个人利益的两种形式:自我利益与成员利益。社会越发展,个人作为"主体"、作为"自我"的意识越强烈,自我利益就越发凸显。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个人的"成员"烙印越来越深。对个人来说,自我利益与成员利益之间的分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却亟需二者的统一。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日常财务管理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利益冲突,为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效益最大化,我公司积极推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新理念,日常工作中以加强"全面预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三重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控制财务风险,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落志筠 《经济论坛》2014,(10):142-144
矿产资源利益是指矿产资源具有的能对人们包括物质、精神、生态需要在内的各种社会需要的满足。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对私人效率的追求促使财富快速增长。然而私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冲突,使得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社会环境代价和生态环境代价。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既能矫正片面关注"效率"的偏差,又可降低或杜绝社会代价的继续付出。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是使各应然主体得到其应得利益,而不是简单地平均分配,它包括矿产资源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弱势群体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劣势地位,而且在利益表达能力和机会方面处于更加严重的权利贫困状态。其利益难于表达或难于充分表达、诉求的微弱和无力难以影响政治决策,致使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在分析运用"利益表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的研究,试图为理解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路径的选择提供一个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10.
"双赢"谈判理念是把谈判当作一个合作的过程,视谈判对手如伙伴,与对方共同寻找满足双方利益的方案,真正实现共好双赢.从发展趋势来看,"双赢"谈判无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在处理商务谈判中的利益关系时,却存在着过分重视立场,时关系、利益重视不够、对潜在利益挖掘不充分等诸多问题.文章就商务谈判在把握利益时容易处理失当的几种关系进行了论述,从中探讨出实现"双赢"的谈判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频繁的出现,因而,对"社会利益"的认识和界定为经济法部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社会利益"这一范畴主体不确定,又没有自己确定和具体的内容,因而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从"社会利益"的概念入手,再到"社会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试图界定"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越来越突出以及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偏离"股东至上"的逻辑,而越来越青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并不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都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利益相者利益最大化而并非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其相应的公司治理模式,并据此模式对现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及股权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逐步演进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则为强化这种"共同治理"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监督与保障。本文从三个阶段分析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法制环境的特征,在分析国外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法制建设基础上,从法规可行性、法制健全性、机构监管力度、公司自主治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法制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1)
目的:了解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为公立医院现阶段改革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利益诉求,利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归纳成4个因子,按照其重要程度依次为"医疗机构准入管理与信息公示"、"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体系分工协作"。结论: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应关注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遵守卫生行政部门准入管理,定期公示质量安全、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主动和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经典的股利理论都把现金股利政策看作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工具,并通过市场的反应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它们都忽略了公司的"法律"性和控制权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是公司"法律"之一,它是控制权人意志的体现,渗透着控制权人的利益倾向,现金股利政策可能成为公司控制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工具。控制权人利用现金股利挖掘利益侵占"隧道"可能有三种情况:经营者对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公司对债权人利益侵占"隧道"的挖掘。在我国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利益侵占"隧道"——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隧道"。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民”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华  刘滨 《经济师》2007,33(9):37-38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现阶段"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人民"为本。文章从人民的内涵、本质、利益及利益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益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进行分析,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内在要求。本文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塞缪尔·鲍尔斯三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企业、家庭和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主体,在"竞争"维度中,企业和家庭存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对立,必须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统一;在"统制"维度中,政府部门存在追求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政府应明确其生态职能,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在"变革"维度中,各参与主体存在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竞争"、"统制"与"变革"维度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悖论,才能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益"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宅基地换房"模式中相关利益主体为着眼点,如果运用案例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宅基地换房"过程中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农民个人"权利与利益"的博弈策略和过程、博弈的不对等利益分配结果展开研究即会发现,公平、规范的博弈平台的缺失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民群体在博弈中损失部分利益。应该重视农民享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的权利,构建一整套公平、透明的博弈规则,更多地考虑农民个人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均衡,以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及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新民  蔺丰奇 《经济论坛》2003,(18):80-81,8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引起了显著的社会分化现象,在深层次上表现为利益分化这一重要社会问题,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对维护我国政治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1.原有经济利益关系均衡状态被打破,经济利益日趋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利益的结合十分紧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一般不…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和谐利益的前提下,并不是说杜绝了一切利益矛盾,就达到了经济利益的和谐社会,而是要从根本上存在具有解决利益矛盾的社会形势,并且让这种社会经济利益实以和谐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利益分化的基础上,简略的提出了几点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