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力资源计量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爽 《财会月刊》2006,(12):38-40
目前对人力资源的计量主要有两种公认的观点,即投入观和产出观.本文据此对人力资源计量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难点是计量问题。目前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有两种公认的观点:投入观和产出观,由此形成两类人力资源计量模式,即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谨慎地选择计量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主要计量模式有两种,表现在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价值两方面。这方面现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成本法"观点,是从对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确认和计量支出的人力资源成本模式;另一种是"价值法"观点,是从人力资源产出的角度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构思和模式构建 ;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方法 ;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成果作了系统的论述 ,为人力资源研究开创新的思路 ,提供给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会计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对已有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剖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模式——人力资源实用价值模式,该模式主要根据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所得到的数据来进行人力资源价值模式的构建,使之更具操作性,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及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因其人力资源以其价值创造过程具有路径依赖和因果关系模糊的特征,以其细微之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广泛关注,而人力资源会计的价值计量问题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将主要介绍几种中外会计学者从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角度阐述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分别评价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价值货币性计量模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概念提出后,经过各国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殊性,目前,关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问题,在理论界虽建立有大量的模型,但模型的可操作性较差。本文拟从分析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点入手,对人力资源价值货币性计量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计量模型是对计量特征性的表达,一个完整的计量模型应包括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和计量尺度。计量对象是指被计量的客体,具体到会计要素上,就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计量属性是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个体价值会计计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问题主要有两种代表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全部实际耗费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另一种方法认为,应按照员工在未来特定时期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为依据,即价值法。笔者采用价值法探讨人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会计价值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人力资源价值模糊计量方法对弗兰霍尔茨的随机报酬模型进行调整.形成调整后新的随机报酬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李世聪  夏飞 《会计之友》2001,(11):10-11
人类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企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如果不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如果不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不能正确反映人力资源价值量,人力资源的效绩也就无法定量,收益分配、价值核算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都因缺乏科学根据而无所适从,所以说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王欢 《价值工程》2007,26(8):118-11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而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困难。就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面的问题作了一些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2.
骆正清  毛永贤 《价值工程》2007,26(12):58-60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问题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难点。对已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在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进行了改进,使得新的计量方法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与计量模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的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是1964年美国密执根大学的赫曼森(Hermanson)明确提出了会计这个概念.美国会计学会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将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及有关方面使用".继后,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以及全国会计师协会(NAA)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并作出了积极的评价,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但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从70年代到80年代直至90年代以来仍发展缓慢,陷入低迷的境地.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没有确立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和计量模式,本题就是针对此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大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构建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模式的基本假设 为建立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模式,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假设: 1、人力资源价值体现为当期人力资源的投入的价值和当期创造的已实现的价值之和.这是我们建立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石".这种计量方式既避免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的繁琐和不切实际,又避免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主观随意性和难以操作.从而确切解决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解读金融企业的特点人手,分析了金融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特殊性,并对传统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金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EVA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塌即将人力资源资本化。而对人力资源计量涉及到人力资产的计价问题。目前对人力资产计价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产应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作为人力资产的价值入账,因为这些支出是实实在在的,籍此入账,既客观又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成本法;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而不应按其耗费支出入账,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与人力资产的实际价值不符,对人力资产应按其实际价值入账,该方法称为价值法。  相似文献   

17.
略论企业人力资源及其计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创立人力资源会计。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会计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上明确了人力资源本质内涵和会计学的解释。其次文中探讨了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并提出了我们认为适用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信息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性,并且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的披露是一种趋势。人力资源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源价值标准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是符合人力资源计量标准的一种计量模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人力资源价值的公允性体现为以人力为对象的各类契约约定价值的公允性,本文在此基础构建了人力资源相关价值信息的计量模型,以解决在人力资源计量过程中的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念 《财会通讯》2009,(7):67-68
传统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都是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且没有考虑薪酬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影响,不能直接用于计量高校人力资源价值。本文拟在分析薪酬激励机制与高校人力资源价值关系的基础上,从薪酬激励的视角构建高校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力求达到对高校人力资源价值合理的度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即人力资源按贡献比率分离与计量模型,并将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