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这种现象反映出了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缺失,反映出了极大物质需求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也反映出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损害,而根本反映出的是,森林环境保护与森林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协调,这种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森林资源即将枯竭的前景,这种前景不但是破坏了林业经济,造成数目可观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邸斌珍 《经济师》2000,(2):84-84,58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省份之一。建国初期,全省的森林面积仅有36.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2.4%。50年来,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方足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1.72%,为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全国来讲,山西仍然是一个少林省份,林业基础薄弱,重造轻管,经营粗放,经济危困,在全省219个国营林场中有148个属于贫困林场。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后,省直林…  相似文献   

3.
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的作用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从人类社会产生到现在,地球上已有近2/3的森林消失了。即使今天,全世界每年也有的森林被毁掉。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社会经济条件不断恶化,限制了经济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对经济增长、社会繁荣、改善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经济与生态关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一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认清我国在这方面的真实现状,则有助于正确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决策及各类森林的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4.
媒体     
《经济》2003,(11)
19亿人口的亚洲没有适当的排污措施。在经济发达的香港地区,港口的海面也漂浮着许多白色垃圾;在中国的重庆,市民有很多天日都不见太阳;因为滥伐和火烧,东南亚地区在1990年代期间已失去2300万亩森林,直接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和越来越多的沙尘暴天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停留在人类持续发展的讨论,但因缺乏激励手段而收效甚微。亚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森林是受冻土控制下形成和发展的,保存了大量淡水资源,形成了冷湿生态环境。大兴安岭林业持续发展必须按特殊方式经营,建立生态林业,从而发挥其固有的多种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森林资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测,全世界现有森林面积为34.42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人均占有林地为0.64公顷(对森林的定义为树冠郁闭度不低于10%),除森林外,还有17亿公顷有林地,地面上的木质生物量于重为440.5亿吨,其中70%在热带地区。巴西(占16%)、加拿大(占7%)、美国(占6%)和前苏联(占22%)的森林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51%。  相似文献   

7.
4 生态林业在振兴我国林业中的意义4.1 生态林业有利于把林业纳入科学集约经营的轨道纵观世界林业发展进程,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大致经历了破坏森林、保护和恢复森林以及发展森林三个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第三阶段,即集约经营扩大森林再生产的阶段。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和内涵两种类  相似文献   

8.
一、效益原则应是可持续森林病虫害损失控制的首要原则 首先,在获取最大森林综合效益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林业经营模式,如目的树种、是否混交或混交方式。假若在其他效益和成本都相等的情况下,一种阔叶混交林没有病虫危害,预期年经济收入为1500元hm2;其次,采取适当的、切合实际的森林损害控制手段和管理体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综合效益的损失;这种森林损害的控制,应立足于长期的、整体的综合效益的追求,即可持续控制:化学农药之所以受到许多批评,正是它只满足了人们对短期、局部、单方面利益的迫求,而难以兼顾长期的、整体的综合效益,造成环境污染、病虫恶性循环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林业理论认为:林业应以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为中心、注重森林的显性经济效益。传统林业理论指导下的林业立法可以说给整个人类社会乃至于整个地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林学界、生态学界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使人们对森林生态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形成了整体认识,并推动了林业新概念、新方法和新途径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王东 《经济前沿》2007,(2):97-102
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普遍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一方面全球经济总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失衡导致贫困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且,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初全球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和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此国际社会对发展和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普遍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一方面全球经济总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失衡导致贫困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且,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初全球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和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此国际社会对发展和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张恒 《大陆桥视野》2014,(22):88-88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而服务;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实现森林多效益的市场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为人们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供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效益是森林资源经营的产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属于森林经营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消费的“白搭车”现象导致了其市场选择规律的失灵,这也是森林资源经营进入市场的困难所在。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多效益的实现问题,建立有效的实现森林多效益的市场机制,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森林多效益及其市场化的困难(一)森林的多效益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来源之一。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普遍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一方面全球经济总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失衡导致贫困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且,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初全球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和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此国际社会对发展和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人类诞生以后,森林从陆地纯自然现象走进了人的生产、生活之中,带上了经济的色彩,不断地被人类探索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使这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为林业科学和经济社会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有求于森林的,无非是两类效益,即生态的和经济的。这两类效益,分别产生于森林的两类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但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人类对森林效益目标的追求,对功能的利用,也各自相异。几千年来,我们经历了单纯的需求食物、木材,到同时追求森林的防护效益,以森林为整个人类的益友,并进而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林业生产体系的过程,这些不断膨胀的生态、经济需求欲望,使传统林业难以承受,引发了林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生态危机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通过对我国生态现况的分析,文中指出了由于森林被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的生态危机,提出生态建设必须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且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步入工业革命时代,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与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导致了可采资源濒临枯竭,更重要的是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潜力。不仅引发全球陛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引发了诸如饥饿、贫困、营养不良、疾病等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8.
2l世纪,追求环境与发展的协凋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林业可持续发展己成为全球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升被各国政府视力林业政策的灭要原则。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长期保持森林生产力、可再生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普遍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一方面全球经济总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失衡导致贫困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且,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已成为21世纪初全球所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和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此国际社会对发展和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2014)研究发现:贫困经历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对健康都有持续的负面影响,而长期贫困对健康的影响还存在纵向的暴露时间累积效应。本文通过控制初始健康禀赋、生命历程因素和原生家庭特征等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0~17岁有挨饿经历会显著降低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伴随挨饿时间的延长,抑郁情绪会明显上升,但只有超过12年的贫困状态才会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贫困的发展干扰效应是解释长期贫困影响健康的重要机制,早年长期经历贫困会减少人们受教育和职业地位获得的机会,进而降低成年后的健康福利水平;长期贫困会导致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进而影响老年时医疗服务资源的可获得性。因此,可利用早年贫困经历对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发展干扰的渠道变量,对健康中国战略和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